最近,中美在韩国釜山的会谈结果已经出炉,美方决定在港口服务费、相关管控和加征关税问题上,都延后一年。也就是说美方给了中方一年的宝贵窗口期,虽然采取了一个拖字决,但对双方来说,在这一年期内时间对自己都有利,但没想到特朗普刚回国,就收到一个噩耗。
超预期成果背后的战略考量
此次釜山中美会谈的核心议题聚焦于贸易摩擦的缓和,美方提出的“一年窗口期”方案成为最大亮点。根据会谈公报,双方同意在未来12个月内暂停实施新的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现有港口服务费标准及相关技术管控政策进行重新评估。这一决定打破了此前中美贸易谈判陷入的僵局,也让市场对全球供应链稳定重燃期待。
![]()
特朗普对会谈成果的高度认可,源于其对国内政治与经济形势的现实考量。当前美国正面临多重困境:穆迪评级机构已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通胀压力虽有缓解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联邦政府因两党预算分歧曾短暂停摆。
在这样的背景下,暂停对华关税既能降低国内消费品价格,缓解通胀焦虑,又能为美国农业、能源等出口行业争取更多中国市场份额,为2026年大选积累民意基础。
![]()
中方对窗口期的接受,同样基于自身发展需求。一年的缓冲期为国内产业链升级提供了更稳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攻关可减少外部干扰。同时,暂停关税也有利于稳定中美能源、农产品等领域的贸易规模,为国内市场供给提供保障。会谈期间,双方还就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长期争议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同意建立定期磋商机制,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会谈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是特朗普访华时间的敲定。据美方透露,2026年4月的访华行程将重点推进农产品采购、能源合作等具体项目落地,同时探讨建立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效管控机制。特朗普团队希望通过高层互访进一步巩固会谈成果,将“窗口期”转化为实质性的贸易突破。
![]()
意想不到的“后院起火”
就在特朗普为釜山会谈成果沾沾自喜时,参议院的关税终止决议成为突如其来的“噩耗”。此次投票结果显示,有4名共和党议员“反水”支持该决议,使得原本在参议院占据多数的共和党未能阻止决议通过。这一结果暴露了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严重分歧,也反映出美国商界对关税政策的长期不满。
推动决议通过的跨党派联盟主要由两部分力量构成:代表零售、科技行业的议员认为,对华关税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企业利润被压缩,同时引发中方反制,损害了美国出口企业利益;部分农业州议员则对中方因关税减少美国大豆、玉米采购表示不满,担心影响选民支持率。
![]()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罗恩·怀登在决议通过后表示,“全面关税政策已经证明是失败的,它伤害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却没能达到预期的谈判目标”。
更让特朗普团队担忧的是,此次参议院并非孤立行动。本周内,参议院还先后通过了取消对加拿大软木、巴西钢铁关税的决议,且均有共和党议员投下赞成票。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共和党内部对“美国优先”贸易政策的质疑正在扩大,越来越多的议员开始倾向于通过多边协商而非单边制裁解决贸易分歧。
![]()
通过后,美国财长贝森特紧急发声,警告若该政策最终在最高法院被裁定终止,美国可能面临巨额赔偿。据财政部内部测算,若中方依据世界贸易组织裁决向美方索赔,加上国内企业因关税造成的损失补偿,总金额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对于财政赤字高企的美国政府而言,这样的赔偿规模无疑是“雪上加霜”。
政策博弈:决议落地的多重阻力
尽管参议院通过了终止关税的决议,但从法律程序来看,其最终落地仍面临多重阻碍,象征意义目前大于实际效力。根据美国立法流程,该决议需提交众议院进行表决,而当前众议院由共和党主导,且此前多次阻挠类似的关税放松法案。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已明确表示,“参议院的决议忽视了对华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问题,众议院不会轻易放行”。
![]()
众议院意外通过决议,特朗普仍拥有总统否决权。要推翻总统否决,国会参众两院均需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绝对多数支持,这在两党分歧严重的当下几乎难以实现。特朗普团队已明确表示,若决议提交至总统层面,将毫不犹豫地行使否决权。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关税是对华谈判的重要筹码,放弃这一工具将让美国在后续磋商中陷入被动”。
除了立法层面的阻力,司法程序的进展也为特朗普保留了翻盘空间。此前,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裁定特朗普政府对部分国家加征的关税违反国际法,相关案件已提交最高法院审理。最高法院大法官们预计将在2026年才会做出最终裁决,这意味着在“窗口期”内,关税政策仍能维持现状,为特朗普团队争取了游说调整的时间。
![]()
特朗普团队已迅速启动应对措施,一方面由白宫办公厅主任牵头与“反水”的共和党议员沟通,承诺通过其他政策补偿其选区利益;另一方面联合农业、能源等受益于关税的行业协会,向众议院施压,阻止决议推进。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计划在未来两周内召开共和党议员闭门会议,通过调整党内预算分配等方式弥合分歧。
连锁反应:全球贸易格局的暗流涌动
美国国内的关税政策博弈,已引发全球贸易格局的连锁反应。欧盟与英国率先行动,在釜山会谈结束后不久便宣布强化双方在渔业、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贸易合作,同时与中国就中欧投资协定的重启磋商达成共识。欧盟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已成为全球贸易风险的主要来源,欧盟需要通过多元化合作对冲风险”。
![]()
印度、日本等国则采取了更直接的反制措施。两国已联合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申请,要求对美国的钢铝关税实施反制,涉及金额超过500亿美元。印度 Commerce 部长戈亚尔表示,“美国的单边关税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各国有权维护自身利益”。与此同时,东盟各国加快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落地执行,通过内部贸易自由化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从美国国内产业反应来看,不同行业呈现两极分化。零售巨头沃尔玛、亚马逊等企业对参议院决议表示欢迎,认为取消关税将降低进口商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而钢铁、纺织等受关税保护的行业则强烈反对,担心中国低价产品涌入冲击国内市场。美国钢铁协会已发起游说活动,要求众议院否决该决议,保护国内产业安全。
![]()
金融市场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做出反应。纽约股市的消费板块在决议通过后上涨2.3%,而钢铁、制造业板块则下跌1.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报告中警告,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将加剧全球经济波动,建议美方采取更稳定的贸易政策,避免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连锁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