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特朗普亲临现场执锹铲土,为富士康在美国的工厂举行奠基仪式,并高调宣称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2
到了2025年,这座曾承诺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的宏伟项目,最终以3.75亿美元的价格被挂牌出售,在岗员工尚不足千人,昔日辉煌早已烟消云散。
3
就在郭台铭深陷美国投资困局、无暇顾及企业运营并投身政治竞选之际,京东方与华星光电等中国企业正悄然崛起,彻底重塑了全球显示面板产业的版图。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4
美国豪赌一场空
5
2017年7月26日,白宫东厅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
6
郭台铭站在多位美国政要身旁,身后大屏幕上赫然写着“未来工厂”四个字,气势十足。
7
他当场宣布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高达675亿美元,建设一座10.5代液晶面板制造基地——这不仅是该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外资引入项目,也被寄予厚望成为区域经济振兴的关键引擎。
![]()
8
为了吸引这一重大项目落地,威斯康星州政府迅速推出总值接近30亿美元的激励政策组合包。
9
除了涵盖长期税收减免外,还承诺承担基础设施升级任务,甚至专门为厂区修建了一条连接主干道的新公路。
10
地方政府期盼该项目能快速投产,带动就业增长和产业链发展,为当地注入新的活力。
![]()
11
2018年6月,奠基典礼隆重举行,场面盛大热闹。时任总统特朗普亲自出席并挥动铁锹,称其将成就“人类工业史上的第八个奇迹”。
12
施工现场百余名工人忙碌作业,警戒线外聚集着满怀期待的居民,不少人憧憬着在家门口获得一份稳定工作。
13
然而谁也未曾预料,这场盛况竟成了整个项目最后的高光时刻。
14
原定于2020年实现量产的目标迟迟未能兑现,关键设备始终未完成安装调试。
![]()
15
2019年1月,富士康突然发布战略调整声明。
16
原本规划的10.5代高世代面板生产线被降级为6代线,生产重心从大尺寸电视面板转向中小尺寸产品以及技术研发功能。
17
到2021年双方重新签署协议时,初始投资额由675亿骤减至46亿美元,缩水超过九成。
18
原先许诺的1.3万个职位缩减至仅1454个,当地民众的热情随之冷却。
![]()
19
更令人意外的是,仅仅一年后,项目再度发生根本性转变。
20
富士康彻底放弃面板制造计划,转而将厂区定位为云计算数据中心。
21
2023年,两座已建成的厂房被低价转让出手。
22
当时在厂内工作的人员总数不到一千,与最初描绘的万人规模相去甚远。
![]()
23
2025年8月,富士康再次公开出售其早前收购的俄亥俄州洛兹敦工厂。
24
这座曾意图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通用旧厂区,最终以3.75亿美元成交,价格远低于市场预期。
25
如今,在威斯康星州那片占地3000英亩的土地上,仅有微软接手后规划建设的数据中心仍在推进施工。
26
郭台铭当年许下的“制造业回归美国”的宏大愿景,终究化作一场泡影,沦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讽刺谈资。
![]()
27
这场耗时多年的海外布局失败,并非突发意外,而是早有征兆。
28
2019年,郭台铭正式辞去富士康董事长职务,随即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
29
在此后的五年中,他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政治活动领域。
30
这种高层领导力的缺位不仅导致企业战略方向逐渐偏离市场需求,也让内部管理出现松动。
31
同时,对夏普的整合进程陷入停滞,进一步拖累了富士康在全球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使其海外扩张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
32
国产面板逆袭全球
33
当富士康在美国举步维艰之时,中国本土面板制造商却抓住时机,稳步前行,完成了一次震惊业界的全面超越。
34
京东方无疑是这场产业升级浪潮中最突出的典范。
35
早在2003年,全球显示技术仍由日韩及欧美企业主导之际,京东方便果断决策进军面板行业,立志打破国外垄断。
![]()
36
随后数年间,公司在合肥、成都、武汉等地陆续启动高世代产线建设。
37
其中仅合肥的10.5代TFT-LCD生产线一项,总投资即达400亿元人民币。
38
2017年,这条全球最先进的大尺寸面板产线正式投入运行。
39
依托领先的技术水平和稳定的批量生产能力,京东方一举超越LG Display,跃居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首位。
![]()
40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持续领跑全球市场。
41
统计显示,全球每三块用于电视的大尺寸LCD面板中,就有一块出自京东方之手。
42
从早年饱受质疑“烧钱换份额”,到如今成为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龙头,京东方用整整二十年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
![]()
43
华星光电的发展势头同样强劲。
44
2011年,该公司启动中国首条完全自主设计与建造的11代高世代面板线——深圳t6项目,成功打破外资企业在高端产线领域的长期封锁。
45
2020年,通过并购三星位于苏州的8.5代LCD工厂,华星光电大幅提升了产能规模和技术储备。
![]()
46
进入2025年,华星光电已稳居全球面板厂商前三甲,年度营收同比增长14%。
47
尤其在86英寸与75英寸等超大尺寸产品线上,其全球销量位居前列,成为不可忽视的竞争力量。
![]()
48
目前,中国在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产能中的占比已超过90%,TCL华星等相关企业占据全球六成以上市场份额。
49
三星与LG均已退出传统LCD生产领域,而中国企业在OLED面板领域的合计市场份额已达38%。
50
在技术层面,国内厂商不仅掌握了IGZO氧化物半导体技术,还自主研发出更高性能的氧化物背板方案。
![]()
51
在MicroLED这一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上,中国企业也位列全球第一梯队,真正实现了从技术跟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角色转换。
52
如今,就连三星自家的高端电视产品,也有高达61%的面板依赖中国供应商提供。
![]()
53
一败一逆袭
54
富士康在美国八年折戟沉沙,与此同时中国面板企业强势崛起,这一鲜明对比并非偶然现象,而是产业规律与企业战略选择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55
将两者置于同一坐标系下审视,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本质逻辑变得清晰可见。
![]()
56
富士康的溃败,根源在于违背了重资产制造业的基本法则。
57
这类产业高度依赖长期稳定的战略延续性和精细化运营管理,但企业掌舵人在关键时刻选择退出管理层,投身政治舞台,造成决策真空。
![]()
58
项目本身也经历多次战略反复:从最初的10.5代面板厂,到降级为6代线,再到彻底转型为数据中心,发展方向频繁变更,错失了最关键的窗口期。
59
再加上美国本地缺乏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体系,熟练技工稀缺且人工成本高昂,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综合成本失控。
60
三大因素叠加,使得这场675亿美元的投资盛宴最终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
61
反观中国面板企业的成功,则建立在三大坚实基础之上。
62
首先是依托本土优势,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
63
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工业体系,从玻璃基板、驱动IC到模组组装、物流配送,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
64
企业在境内设厂,既能显著降低供应链成本,又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波动,实现敏捷生产调度。
![]()
65
其次是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掌握自主核心技术。
66
京东方、华星光电多年来始终保持研发支出占营收比重超8%,累计申请专利数万项。
67
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关键材料与工艺上的封锁,还率先推出诸如Mini-LED、喷墨打印OLED等创新技术路径,建立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
68
第三是保持战略定力,拒绝盲目多元化。
69
这些企业始终聚焦显示主业,即便在行业寒冬期也坚持投资高世代产线,不因短期亏损动摇长期布局。
70
正是这份专注,让它们在周期性波动中积蓄能量,最终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
![]()
71
当前全球面板产业格局趋于固化,但随着OLED、QD-OLED、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速演进,新一轮洗牌正在酝酿。
72
富士康的经历警示所有制造型企业:
73
脱离成熟产业链支撑的跨区域扩张、因领导者分心导致的战略漂移,都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隐患。
![]()
74
而中国面板企业的崛起则证明:唯有扎根本土资源、聚焦核心业务、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才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道。
75
真正的制造竞争力,从来不靠口号式宣传或资本炒作,而源于扎实的产业根基、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持之以恒的技术积累。
76
展望未来,只要中国制造业继续坚守这份理性与专注,不断深化技术革新与产业链协同。
77
就能够在每一次技术变革中抢占先机,让“中国制造”这张名片在全球舞台上更加熠熠生辉。
![]()
78
结语
79
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坚定的战略方向与深厚的本土产业土壤。只有脚踏实地、拒绝浮躁扩张,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80
参考文献:1.北晚在线:《郭台铭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表态:极度遗憾!》2023-08-28 2.经济日报:《[中国制造新观察]理性看待富士康的出与进》2024-08-16
![]()
81
![]()
8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