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大爷已经65岁,退休后本该享受悠闲时光。但最近,小区里的两位老友却让他有些警惕。
王叔,隔三差五邀他来牌桌“乐呵乐呵”,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顺便点心、熏鸡一桌子;而李阿姨更是宅在家追剧,手不离遥控,每天只靠一壶浓茶和零食度日。
![]()
起先林大爷觉得朋友们都挺滋润,可没想到,王叔半年体检发现血脂飙升,李阿姨体重半年劲增8斤,小毛病频发。一时间,“家门不出”的安逸生活,成了饭后议论话题。
不少邻居问:“上年纪,真有必要出门吗?难道在家享福还有错?”其实,日常的两个习惯,比你想象中更影响中老年健康。
医生多次提醒,宁可遛弯晒太阳、泡一杯清茶,也不要在家随便做这2件“小事”——其中第2件,很多人还在误区里。
到底是哪两个动作,“伤身”到让医生反复劝诫?家中看似平常的放松与惬意,可能正在悄悄透支你的身体。原因何在?一起来看看。
很多中老年朋友喜欢在家久坐,打麻将、看电视、刷短视频,有时一坐就是2-3个小时,期间几乎不挪地方。
![]()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白皮书》明确指出:每日久坐超过6小时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上升38%,糖尿病发病率提高26%。
久坐时,血流速度减慢,如同堵塞的水管,脂质在血管壁堆积,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更可怕的是,长时间不站立、腿部血液循环差,还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国外一项包含7350名老年人的队列研究显示,平时常久坐者,5年后心梗与中风的发病率比活跃者高19%。
除了久坐,另一个“家中杀手”就是迷恋零食与高能量小吃。很多老年人边看电视边来点小零嘴,尤其擅长“顺手吃点饼干、带点坚果、添杯奶茶”。
但你或许不知道,每天摄入额外200千卡零食(相当于一小袋薯片+两块蛋糕),一个月就可能胖1公斤!
![]()
体重增加、血糖反复波动,高油高盐更催生“三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达到51.7%,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家庭小零嘴”有关。
看似简单的两种惯常行为,实际上已成为慢病高发幕后推手。
面对宅家诱惑,医生建议,“宁愿出门遛弯,泡杯淡茶”,这一点真不是危言耸听。
坚持每日快步走30分钟,相当于消耗120-150千卡能量,能有效预防血脂、血糖升高。
北京协和医院循证医学中心汇总27项国内外研究后发现,中老年人每周坚持5次散步,1年后血压平均下降8.6毫米汞柱,体重降低2.3公斤,糖尿病风险减少18%。
![]()
遛弯还可以晒到温和阳光,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预防骨质疏松,让关节更柔韧。
喝清淡绿茶。可谓“天然抗氧化剂”。江苏营养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经常饮茶的老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非饮茶者低21%。
特别值得注意,出门活动还能增进邻里交流,提升幸福感。哈佛大学的研究也验证,中老年人保持社会活动,抑郁发生率较宅家者低34%。健康和快乐,其实可以一举两得。
医生建议,中老年人调整日常习惯,不妨从3个关键步骤入手。
坚持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5-10分钟,哪怕是站起来倒水、简单做做拉伸运动。甚至在屋内“原地踏步走”,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隐患。
![]()
零食选择上要“控量+换种”。尽量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的膨化食品,不妨自制杂粮粥、凉拌蔬菜、坚果拌酸奶等健康小食,既满足口腹之欲,又不“添堵”血管。
把“社交”安排进每日清单。约邻居一起散步、参加小区兴趣班、喝茶聊天,哪怕短短半小时,都远比宅家伤身强。医学界普遍意见认为,“开门见人气、人动则血通”,即是给健康上了双保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