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领里,有个挺特别的人。他三次戴上少将军衔,却曾被开除党军籍,拉着行李去了北大荒种地;后来平反了,中央要给他安排职务,他却摆摆手说“不用”,天天拎着个旧药箱,走街串巷给老百姓看病。
这人是谁?放着好好的官不当,偏要当“赤脚医生”?
![]()
他叫童陆生,1901年生在湖北黄陂。他爹童云程不简单,早年留洋日本学军事,跟着孙中山闹革命,后来成了广州大元帅府的少将参议。打小在这样的家里长大,童陆生耳濡目染,十几岁就跟恽代英、林育南这些共产党人来往,心里早早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9岁那年,他考进云南讲武堂韶州分校,才算真正穿上军装。22岁入团,25岁入党,跟着部队参加北伐,在吉安、南京打了好几场恶仗,从普通参谋干到了团参谋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没跟着走,反而偷偷跟着李富春在鄂西发展力量,还牵头策划了公安暴动,差点把当地反动派搅个天翻地覆。
1932年,组织派他去杨虎城的17路军。他没声张,悄悄拉拢基层军官,给后来的西安事变攒了不少“人脉”。1936年事变爆发,他白天传消息,晚上协调各方,虽说没站在台前,却帮着把事情往和平解决的方向推了不少。抗战爆发后,他又去了山东,一边跟国民党官员搞统战,一边秘密联络抗日队伍,在夹缝里为八路军争取了不少物资。
![]()
最特别的,是他曾三获少将军衔。
1941年,八路军成立高参室,要跟国民党方面对接。朱德总司令点了他的名,为了方便沟通,临时授了他少将军衔——这是第一次。可没过多久,整风运动里有人说他“跟国民党走得近”,还扣了“特务”的帽子,军衔职务全没了。好在查来查去没查出问题,朱老总又把他请了回去。
抗战胜利后,周恩来要跟国民党谈判,彭德怀推荐了他。为了在谈判桌上有对等身份,他第二次戴上少将军衔,跟着周总理在重庆、南京连轴转,白天开会七八个小时,晚上还要搜集情报画地图。有次国民党偷偷调兵打解放区,他连夜手绘了兵力部署图,记者会上一摆,国民党立马没了话说,乖乖回到谈判桌前。
![]()
1949年建国,他先后在训练总监部、军事科学院当副部长。1955年首次授衔,他第三次拿到少将军衔,还得了一级解放勋章。
三次获少将衔,这样的经历在军中少见。但是安稳日子没持续太久。1959 年,生性耿直的他被误会,开除党、军籍,下放到了北大荒。
北大荒的冬天能冻到零下几十度,医疗条件更差——老百姓感冒腹泻都没人治,只能硬扛。童陆生看着心里不是滋味。他想:“我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得做点啥。”
没有医书,他就托人从北京买;没有老师,他就对着书一点点啃。中药的药性、汤头歌诀,他一句句背,五个月就熟记了300多味中药的用途。一年后,他居然学会了“望闻问切”,开始给农场职工和老百姓看病。
![]()
有人不方便出门,他就背着药箱上门;缺常用药,他就写信找老战友帮忙调。时间一长,附近的人都知道“有个童干部会看病”,找他的人排起了队。1963年组织调他回北京,临走时老百姓都来送,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放。
回了北京,童陆生没恢复职务,就在军事学院大院里义务行医。连毛主席听说后,都夸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后来的特殊时期,童陆生又受了不少苦,党籍军籍都被开除了。可他没怨过,还是偷偷给人看病。直到1978年,组织为他平反,恢复了名誉。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中央要给安排工作,他却选择继续行医。有人问他为啥,他说:“我年纪大了,机关里的事帮不上忙了。给老百姓看病,能看见他们好起来,我心里踏实。”
![]()
此后的二十多年,童陆生一直在光明中医院当医学顾问,每天坐诊、看药方,忙得不亦乐乎。2001年2月,这位百岁将军在北京逝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