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岁的张芯瑞怀着“不影响开学”的期待走进河南省人民医院,家属递出的是对河南省级三甲医院的全然信任;当孩子术后缺氧35分钟,抢救过来后成植物人躺回病床,医院返还的却是系统性篡改伪造的病历与消失的监控。这场从“介入治疗”到“生命垂危”的剧变背后,暴露的不是医疗技术的局限,而是医疗诚信的彻底崩塌。
![]()
病历是医疗行为的法定记录,更是纠纷中还原真相的核心依据。但在张芯瑞事件中,血管瘤科、手术室、AICU、PICU等多科室医生护士竟集体参与篡改,在出现医疗纠纷后仍篡改伪造“已告知家属气切且遭拒绝”等内容。这种有组织的造假,绝非个别医生的失德,而是医院管理体系的系统性溃败——当医疗过错发生后,内部纠错机制未启动,反而启动了“掩盖程序”,让救死扶伤的场所沦为谎言制造工厂。
![]()
更令人发指的是监控的“蹊跷失踪”。家属要求封存监控时,院方以“没有监控、监控坏了”搪塞,直到卫健部门调查时,才发现PICU的监控已被拆除,墙面新刷的腻子粉都未干透;答应警方封存的手术室很AICU监控,在律师介入调取时,被告知“已覆盖”。监控作为重症监护室的“第三只眼睛”,其核心价值就是记录诊疗全程、保障患者安全。刻意拆除监控的行为,本质上是主动销毁关键证据,这比医疗失误本身更具危害性,直接堵死了真相大白的可能。
![]()
郑州市卫健委已认定医院存在篡改病历行为,但这份结论远不能抚平伤痛。当省级标杆医院都敢在病历和监控上动手脚,普通患者的生命安全又能依托什么保障?这场悲剧敲响的警钟是:医疗质量的底线在于诚信,一旦病历失真、监控失效,再先进的设备、再资深的专家,都撑不起“三甲医院”的招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