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说了,今天的A股必然让人很搞心态,而面对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消息,究竟该如何解读呢?本篇将从三方面给大家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另外本文最后一部分的提示很重要,大家不要忘记。
一,为什么会跌?
今天的下跌和TMT这边业绩不及预期有直接关系,大家光看美股涨得好,但是这背后是一份份靓丽的财报,虽然我们说牛市不看估值就看流动性,但凡事都有度,一旦超过了那个临界点,也就会引发市场的连锁反馈。另一方面,券商的研报显示,三季度的解套的基金开始增多,这意味着赎回压力陡增。一般来说,解套的位置也是大量赎回的时间。
![]()
至于说中美之间,我想很多人是为了下跌找理由,什么休战一年不解决问题,要知道中美之间的底色是竞争关系,你指望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有多热络呢?现在台面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整个蓝星,如今只有东大可以坐在桌子上和老美谈要什么不要什么,这就是胜利,至于说对股市的影响,我想就是让资金抱团更加紧密一些,毕竟我们一直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习惯,产业之间必然不会雨露均沾。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没有预期的问题。
二,没有了预期该怎么办?
股市是讲预期的,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做三个大的预期:
其一,中美摩擦会导致更多的政策释放;
其二,美联储持续降息;
其三,国产Ai突破
如今可以说三样都没了,中美现在休战,那么就不用指望更多的超额政策,美联储突然宣布要暂缓降息,DeepSeek的更新换代又没有跟上,那么短期市场就要从交易预期过渡到交易基本面,值得一提的是,下个月即将开启一年一度的公募市值大比拼,主打一个「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更值得注意的基金的年终业绩大战即将开始,截至 9 月 30日,主动管理型的权益类基金(普通+偏股+灵活)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中位值是+30.95%,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业绩 TOP10 的业绩均值+124.51%,这意味着今年的排名基本就尘埃落定,要想变动,就不能正向拉市值,而是要反向降市值,比如做消费股的,可能也配置了一些科技,如果这时候卖就有肯能引发连锁反应,自己因为比重不大,所以影响不大,但 那些配置多的就受不了了,不仅如此,因为净值下降,还可能引发赎回潮,所以卖掉一些可谓是一举多得。
![]()
所以,这种时候,盯住机构的各种小动作就变得很重要!
要知道牛市中的震荡可一点都不少,2019年,在横盘两个月后,创业板突然出现一根近8%的大阴线,2020年,创业板三根阴线就是10%的跌幅,这都是牛市过程中的调整。相比于熊市,牛市中的调整往往来的很激烈,这很容易导致大多数人产生恐惧心理,本质上这是因为人天生厌恶损失,所以一看到调整就容易匆忙出局,但往往又因为市场不久之后就开始反弹又懊恼不已。牛市中的暴跌既不是简单的出清也不是简单的洗盘,而是兼而有之,如果你看不清楚这背后主力的真实意图,那么多半是要做反的。
三,机构的选择
对于牛市中的调整,在我看来,一部分是资金的确有出清的打算,放在熊市里面,巨量抛盘根本没有人接手,但是牛市流动性好,市场氛围也好,所以有些资金就会选择用巨量抛盘来选择快速切换。不过大多数人相信急跌不构成威胁,结果就被主力轻易逃脱。
但更多的时候是主力想要洗出跟风盘,故而采取打压股价的做法,但是因为牛市多少都有点赚,就算不赚钱,看到市场氛围这么好,大家也不容易被波动不大的震荡给吓到,所以只有用更加剧烈的震荡来进行恐吓,当然这种调整往往都会持续上好几天,直到大家的意志被摧毁为止。
比如下面这只股票,回头看这股票涨得真不错,但是放在当时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一路上可太坎坷了,就像绿色框内所圈出来的那样,大大小小的调整有五六次,这样的走势要想一路拿住,难度不小。
![]()
从这张K线图不难看出,用数字①②标注的区域,实际上考验是很大的,一方面,此前股价已经涨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区域①和②的调整时间远远超过前面几次,已经不能用短调去形容了,可以说考验很大,这也是牛市当中最常见的一种走势,虽然我们都知道牛市机会多,个股涨得好,但是牛市中的调整从来都是雷霆万钧。
但是我前面就说了,走势的价值在于掩盖真实的交易意图,而真实的交易意图当然隐藏在交易行为当中,所以只有看清楚交易行为,才不会出现这种反向错误。可能有的人会说,交易行为哪里有这么容易给你看到呢?但事实上,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现在的确已经有相应手段可以看到机构行为了。
要知道资金的交易行为可不是随机的,尤其是那些机构大资金,他们的交易行为不仅有规律,而且有很高的重复性,否则对于这些机构资金来说,股市赚钱就不能称之为生意。但凡生意,就是有稳定盈利模式的业务,做投资当然不例外。看下图:
![]()
从这张交易行为数据图就可以看到更多的交易细节,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大数据系统提供的,图中橙色柱体就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走势跌宕起伏,但从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来看,却是波澜不惊,「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活跃,说明机构资金持续参与交易,而且这个持续的时间是好几个月,很明显,只有机构资金看得上的个股才能得到持续参与的可能性,否则早就不玩了。如果说机构一直参与交易,我们有什么理由比机构胆子还小呢?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有啥稀奇,牛市,我什么也不用看,闭眼持有就好了,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尤其过去几年当中,很多个股都是行情没结束但已经开始走弱了,所以你会发现,牛市中很多人照样赚的不多。比如下面这只股票,就很明显:
![]()
现在看到的这是一个反面教材图,和上面的股票一样,看着前面一段时间和上一只股票也差不多,都是震荡向上,结果最后一次调整之后不再向上了,原因何在?从交易数据上去看,就是「机构库存」数据局消失了,说明机构资金不再参与交易,结果股价就此一路向下,所以,有没有机构资金参与才是重点,而不是说,行情好就一定会涨……
所以,看清楚机构的动向,再来决定自己的动向,这很重要!
真相很残酷,但不知道真相会更残酷。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老概,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