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
光明日报刊发
《城市“边角料”,巧变“金角银边”》文章
关注我区1969创意工场
创新探索城市“边角料”
让工业遗存融合年轻潮流的经验做法
内容如下
![]()
老旧厂房变文化地标:一场工业与青春的对话
讲述人:江苏无锡市1969创意工场负责人 张建强
![]()
南方不锈钢市场,曾经赫赫有名。它坐落于无锡新吴区太湖大道与江海南路交叉口,是全国第一家采用“前店后厂、前店后库”模式进行经营的专业市场,不锈钢交易总量曾占全国的40%。可近些年来,伴随城市更新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这片工业热土逐渐沉寂。大批厂房搬离、商户迁徙,只剩下斑驳的红砖墙、空旷的仓库和车间沉默于城市一隅。
![]()
如何把这片闲置的空间用起来?我们的答案是让浓厚的工业遗存与鲜活的文化气息碰撞融合,在旧肌理中植入新生命。
设计之初,我们就参考重庆、深圳等地的文化园区,将场地规划为六大板块:文化艺术、运动健身、设计美学、餐饮娱乐、时尚潮玩、创意办公。通过引入专业的运营团队,强化商业服务与招商机制,一众网红买手店、家装设计公司、体育健身场所、咖啡厅、酒吧陆续进驻。
![]()
我们瞄准“Z世代”,以青春力量重塑园区面貌。墙绘涂鸦、复古插画跃上老墙;与江溪街道共同举办“新吴引力 凝聚1969”开园仪式,邀请网络达人拍摄“游玩攻略”视频;策划创意拍照打卡比赛、“雪中有你 新春看雪”“寻味美食 味蕾盛宴”“机车秀NPC巡游”等活动,形成“日间创作+夜间消费”全时段活力圈。与此同时,我们还精心打造美术馆,将新与旧的对话融入艺术氛围,与无锡多所高校共同推出“梦想+”计划,为青年创意提供资金、场地与项目孵化支持。
![]()
经过多年精雕细琢,如今的1969创意工场逐渐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文艺气息的文创园,也成了江溪街道独一无二的地标性建筑。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超200家,日均客流量超7000人次。
![]()
当文化空间真正读懂年轻人,创意便不再是点缀,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今年国庆期间,我们在园区推出长三角最大室内夜市——南方夜市,不仅集结各地代表性小吃,更融入多元地方文艺表演,如东北二人转、无锡二胡、苏州评弹、新疆维吾尔族舞……
城市的边角地、闲置地,看似不起眼,实则潜力巨大。1969创意工场不是个例,在江溪,这样的创新探索还有很多。期待更多城市剩余空间能被点亮,以“创意流”激活“新经济”,实现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 | 李幼优
来源 | 光明日报
![]()

![]()
感谢这个有无锡队的夏天,以热爱之名,新吴记得!
这里,正在加速“开店”
无锡高新“质”造,惊艳亮相广交会!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