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纸承诺寄信任
在北京房山区的老城区里,年近七旬的张老太守着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这是她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的家当,市值440多万,更是她晚年安身立命的依靠。
唯一的女儿秦岚常年忙于家庭,张老太看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琢磨着提前把房产安排妥当,既能让女儿安心,也能让自己的养老有份保障。
2021 年 2 月的一天,张老太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承诺书》递给女儿秦岚。
纸上清晰写着:房产无偿赠与秦岚,但自己要保留有生之年在这房子里的永久居住权,同时秦岚得承担起赡养义务,照顾她的生老病死。
为了让这份承诺更有分量,张老太还特意请了女儿的姑姑和姑父做见证人,在承诺书上签了字。秦岚接过承诺书,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母女俩之后又顺利办完了房产过户手续。
那时的张老太满心欢喜,以为有了这份承诺,自己就能在熟悉的房子里安安稳稳度过晚年。可她没想到,这份没额外办理居住权登记的承诺,后来竟成了一场风波的导火索。
![]()
2
意外变故起裂痕
过户后的两个月里,张老太的生活有了新变化。她在社区活动中认识了同样丧偶的李大爷,两人兴趣相投,聊得十分投机,渐渐有了相伴晚年的想法。
可当张老太把这事告诉女儿时,秦岚的反应却异常激烈。
秦岚觉得李大爷接近母亲一定是别有用心,怕母亲的房产被外人分走,更觉得母亲这样做是对已故父亲的背叛。
从那以后,母女俩几乎天天争吵,秦岚每次都情绪激动地指责母亲 “老糊涂”,甚至直言不讳地说李大爷是 “骗子”。
张老太看着曾经孝顺的女儿变得如此陌生,心里又委屈又心寒,母女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争吵最激烈的一次过后,秦岚越想越不放心,她觉得必须尽快掌控房产,于是偷偷联系了房产中介,把母亲赠与的房子挂了出去。
没过几天,她就以 443 万的价格和买家朱某签了房屋买卖合同,还盘算着等房子卖了,拿钱换套大房子。
![]()
3
果断维权护家园
当张老太从邻居口中得知房子被卖掉的消息时,整个人都懵了。
她找到女儿家质问,秦岚却轻描淡写地说:“我这是为了你好,卖了房换套郊区别墅,你能住得更舒服,还能帮我带孩子。” 张老太看着女儿冷漠的脸,彻底心凉了。
她知道,不能再退让,必须保住自己的家。
于是,张老太急忙赶到不动产登记机构,把她的情况讲给工作人员听,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二十条的规定,提交了房产异议登记申请。
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很快受理了申请,这一举动就像给房产过户按下了 “暂停键”,秦岚和买家的过户流程彻底停了下来。
紧接着,张老太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之前的赠与合同。
![]()
法庭上,秦岚还在辩解,说卖房是为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可当张老太拿出那份有见证人签名的《承诺书》,又引用《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一条 “赠与附义务,受赠人需按约定履行义务” 的条款时,秦岚的辩解变得苍白无力。
法院审理后认为,张老太的赠与附带明确义务,秦岚擅自卖房的行为违反了承诺,最终判决撤销赠与合同,要求秦岚在十日内将房产变更登记回张老太名下,并腾退房屋。
这场官司不仅让张老太保住了房子,更让这个案例成为了最高人民法院推广的典型案例,为更多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参考。
如今,张老太依旧住在熟悉的房子里,闲暇时和李大爷一起散步、聊天。她常说:“不是不相信亲情,只是养老的保障,得靠法律把底线守住。”
*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 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