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答案就三个字!

0
分享至

公元 234 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着落叶,带走了诸葛亮的生命。这位一生为 “兴复汉室” 鞠躬尽瘁的蜀汉丞相,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军中。消息传到司马懿大营,将士们纷纷请战:“孔明已死,蜀地无主,可趁机伐蜀,一举平定西南!”

司马懿却摆了摆手,下令班师回朝。此后余生,这位曾与诸葛亮斗智斗勇、数次化解蜀汉北伐危机的魏国名将,再也没有提过攻打蜀国的事。

世人对此百思不解:诸葛亮一死,蜀汉再无能与司马懿抗衡的统帅,此时伐蜀胜算最大,他为何偏偏放弃?其实答案很简单,就三个字 ——“没时间”。

这三个字背后,藏着司马懿对曹魏政局的精准判断,对权力斗争的隐忍布局,更藏着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一、孔明死后:蜀汉暂无威胁,优先级靠后

诸葛亮去世时,司马懿已经 56 岁。半生戎马的他,比谁都清楚蜀汉的真实实力 —— 经过六次北伐,蜀汉国力早已空虚,兵力不足十万,且失去了灵魂人物诸葛亮,短期内根本无力再对魏国构成威胁。


接替诸葛亮执政的蒋琬、费祎,都是稳健派。蒋琬主张 “休养生息,暂缓北伐”,将蜀汉的战略重心从进攻转为防御;费祎更是严格控制兵力调动,每次出兵都不超过万人。《三国志・蒋琬费祎传》记载,这一时期的蜀汉,“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完全没有主动出击的意图。

对司马懿而言,一个被动防御、实力衰减的蜀汉,远不如东边的吴国危险。当时,吴国在孙权的统治下,仍保持着较强的军事实力,多次出兵攻打魏国的淮南地区。就在诸葛亮去世的次年(235 年),吴国将领朱然率军攻打江夏,司马懿奉命率军驰援,成功击退吴军。

此后几年,司马懿的军事重心一直放在东南防线。237 年,辽东公孙渊反叛,自立为燕王,严重威胁魏国北方边境。魏明帝曹叡急召司马懿率军讨伐,这场战事持续了一年多,直到 238 年才平定辽东,斩杀公孙渊。

一边是东吴的持续侵扰,一边是辽东的叛乱危机,偏居西南、暂无动作的蜀汉,自然成了司马懿最不需要优先处理的目标。他不是不想伐蜀,而是实在抽不出时间 —— 魏国的边境线太长,需要他坐镇的地方太多。

二、内忧更烈:权力漩涡中的生存之战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司马懿是魏国不可或缺的 “救火队长”。每当蜀汉北伐,魏明帝都会毫不犹豫地启用司马懿,甚至赋予他 “假节钺” 的大权,让他节制诸军。因为此时的司马懿,是抵御蜀汉的唯一屏障,魏明帝就算对他心存猜忌,也不得不倚重他。

可诸葛亮一死,司马懿的 “利用价值” 瞬间下降,魏国内部的猜忌与打压,立刻汹涌而来。这才是他 “没时间” 伐蜀的核心原因 —— 比起攻打远方的蜀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权力,才是当务之急。

当时的魏国朝堂,宗室势力与士族势力矛盾尖锐。魏明帝曹叡虽然信任司马懿,但朝中以曹爽为首的宗室大臣,早已对司马懿的权势虎视眈眈。曹爽是大将军曹真之子,凭借宗室身份,位列三公之上,一直想排挤司马懿,独掌朝政。

诸葛亮去世后,曹爽开始处处针对司马懿。他先是建议魏明帝,将司马懿从大将军调任太尉,明升暗降,剥夺其兵权;接着又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禁军,监视司马懿的动向。《三国志・曹爽传》记载,曹爽 “专擅朝政,多树亲党,屡改制度”,一步步压缩司马懿的生存空间。

司马懿深知 “功高震主” 的道理,更明白诸葛亮一死,自己就成了宗室集团的眼中钉。他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开始装病蛰伏,表面上不问政事,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等待反击的时机。

在这样的权力斗争中,司马懿连自保都需要全力以赴,哪里还有精力谋划伐蜀?对他而言,伐蜀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魏国内部的漩涡中活下去 —— 一旦离开中枢,率军远征,曹爽必然会趁机夺权,甚至可能在他背后下黑手。

三、帝王猜忌:防 “内贼” 重于防 “外寇”

魏明帝曹叡的态度,也让司马懿不敢轻易离京伐蜀。曹叡虽然算不上昏君,但生性多疑,对司马懿这样手握重兵的权臣,始终保持着警惕。诸葛亮活着时,他需要司马懿抵御外敌,不得不放权;诸葛亮一死,他就开始收回权力,平衡朝堂势力。


235 年,司马懿平定辽东后班师回朝,曹叡表面上对他加官进爵,封他为 “舞阳侯”,实则暗中削弱他的兵权,将他的军队调由宗室将领统领。有一次,司马懿建议趁机攻打蜀国,曹叡却以 “蜀地艰险,粮草难运” 为由拒绝了 —— 并非他不想伐蜀,而是不想让司马懿再立战功,进一步扩大权势。

曹叡的心思,司马懿看得一清二楚。他知道,帝王最忌惮的不是外敌,而是身边手握兵权、功高震主的 “内贼”。如果他执意伐蜀,就算成功,也只会让曹叡和曹爽对他更加猜忌,最终可能落得 “鸟尽弓藏” 的下场。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韩信帮刘邦平定天下,最终被吕后诛杀;白起为秦国攻城略地,却被秦昭襄王赐死。司马懿熟读史书,绝不会重蹈覆辙。他选择主动放弃伐蜀,正是为了向曹叡表明:自己没有野心,只想安度晚年。

这种 “示弱”,是司马懿的生存智慧。他用 “不问军事” 的姿态,暂时化解了帝王的猜忌,也让曹爽放松了警惕,为后来的反击埋下伏笔。

四、时间紧迫:蛰伏等待中的权力布局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的人生进入了 “倒计时” 式的蛰伏期。他看似清闲,实则每一刻都在为权力斗争做准备,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考虑伐蜀。

239 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临终前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让他们共同辅佐年仅 8 岁的曹芳。曹叡的这一安排,本意是让两人相互制衡,却没想到加剧了矛盾。曹爽趁机独揽朝政,将司马懿升为太傅,彻底剥夺了他的兵权。

此后几年,司马懿过着 “被软禁” 般的生活。曹爽派亲信监视他的府第,甚至在他生病时派人探望,试探他的虚实。司马懿干脆装起了重病,连路都走不稳,吃饭需要人喂,以此麻痹曹爽。

《资治通鉴》记载,司马懿装病期间,曾偷偷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谋划,培养死士,联络朝中不满曹爽的大臣。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秘密整合力量,等待最佳的反击时机。

249 年,司马懿终于等到了机会。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扫,司马懿发动政变,控制洛阳城,以 “谋反” 罪名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独掌曹魏朝政。这场政变,耗尽了司马懿晚年的全部心血 —— 从 234 年诸葛亮去世到 249 年高平陵政变,整整 15 年时间,他都在与曹爽集团斗智斗勇,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攻打蜀国。

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已经 71 岁高龄。此时的他,虽然掌控了朝政,却已是风烛残年,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两年后的 251 年,司马懿病逝,至死都没有再提及伐蜀。

五、后人评价:“没时间” 是战略选择,更是生存智慧

后世史学家对司马懿 “终生不攻蜀” 的行为,有着深刻的解读。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写道:“司马懿之不伐蜀,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孔明既死,蜀不足虑,而魏之内部,隐患更大。仲达之智,在于知轻重缓急。”

在司马懿看来,伐蜀只是 “外事”,而魏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帝王猜忌,才是关乎生死的 “内事”。外事再重要,也比不上内事紧急。他选择放弃伐蜀,并非怯懦,而是一种精准的战略判断 —— 先安内,再攘外,可惜他最终没能等到 “攘外” 的时机。


司马懿的 “没时间”,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智慧。他深知,在封建王朝中,权臣的命运往往取决于帝王的信任和朝堂的平衡。诸葛亮活着时,他是 “护国功臣”;诸葛亮死后,他就成了 “潜在威胁”。唯有隐忍蛰伏,化解内忧,才能保住性命,甚至掌控全局。

对比同时期的蜀汉,蒋琬、费祎虽然维持了稳定,却始终没能恢复诸葛亮时期的国力;而司马懿通过 15 年的布局,为司马家族篡魏建晋奠定了基础。从个人命运和家族利益来看,司马懿的选择无疑是成功的。

六、历史的巧合:司马懿不伐蜀,蜀汉仍难逃灭亡

司马懿终生不攻蜀,并不意味着蜀汉能长久存续。他虽然没动手,却为后人铺好了伐蜀的道路。司马懿去世后,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继续巩固曹魏政权,积蓄伐蜀力量。

公元 263 年,距离诸葛亮去世 29 年,距离司马懿去世 12 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率军伐蜀。此时的蜀汉,早已不是蒋琬、费祎执政时的稳定局面,姜维的频繁北伐耗尽了国力,内部宦官专权,民心涣散。邓艾率军偷渡阴平,直逼成都,刘禅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如果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执意伐蜀,以当时蜀汉的防御能力和魏国的内部矛盾,未必能成功,甚至可能让他身陷险境。而他选择 “先安内后攘外”,虽然自己没能亲手平定蜀地,却让司马家族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结语:三个字的答案,藏着权臣的生存之道

“没时间”,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道尽了司马懿晚年的处境与智慧。诸葛亮去世后,他不是不想伐蜀,而是真的没时间 —— 一边是东吴、辽东的边境危机,一边是魏国内部的权力漩涡,一边是帝王的猜忌提防,他分身乏术,只能优先解决最紧急、最致命的问题。


司马懿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有攻坚克难的能力,更要有判断轻重缓急的智慧。在复杂的局势中,懂得放弃次要目标,专注于核心矛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丈原的秋风带走了诸葛亮的生命,也改变了司马懿的人生轨迹。他用 “没时间” 的选择,避开了鸟尽弓藏的悲剧,成就了司马家族的霸业,也为三国历史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权谋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白百何好友下场了!揭露争奖细节,放话大不了鱼死网破电影不上了

白百何好友下场了!揭露争奖细节,放话大不了鱼死网破电影不上了

萌神木木
2025-11-05 22:10:00
女子医院遇丈夫产检后续:男子刚升职不久,上海航空评论区沦陷

女子医院遇丈夫产检后续:男子刚升职不久,上海航空评论区沦陷

阿纂看事
2025-11-03 08:23:33
抵制行业百草枯!多名网友评论要求山姆开除阿某系的两个高管

抵制行业百草枯!多名网友评论要求山姆开除阿某系的两个高管

星河也灿烂
2025-11-05 16:10:13
康熙驾崩当夜,贴身太监揭露:龙椅上坐着的是洪承畴与孝庄的骨肉!

康熙驾崩当夜,贴身太监揭露:龙椅上坐着的是洪承畴与孝庄的骨肉!

张道陵秘话
2025-11-04 18:38:12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11-03 10:56:11
社评:别让安世事件成为欧洲市场经济的污点

社评:别让安世事件成为欧洲市场经济的污点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23:33:02
刺激:穆帅率队4连败,切尔西2-2,巴萨3-3,国米2-1,曼城4-1

刺激:穆帅率队4连败,切尔西2-2,巴萨3-3,国米2-1,曼城4-1

侧身凌空斩
2025-11-06 06:24:06
TVB资深演员林尚武昨日因病离世,享年75岁,曾演出94年版《射雕英雄传》的丘处机被大众所喜爱

TVB资深演员林尚武昨日因病离世,享年75岁,曾演出94年版《射雕英雄传》的丘处机被大众所喜爱

极目新闻
2025-11-05 11:53:54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郭汝槐回忆:吴石潜伏台湾10月牺牲,失在侥幸

优趣纪史记
2025-10-26 12:24:12
分手传闻仅7月,关晓彤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分手传闻仅7月,关晓彤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银河史记
2025-11-05 14:11:59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张柏芝被厨子气出隐疾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4 21:11:14
大结局要来,荷兰体面认输,或恢复中方CEO职位,特朗普弃卒保帅

大结局要来,荷兰体面认输,或恢复中方CEO职位,特朗普弃卒保帅

云鹏叙事
2025-11-05 16:30:52
快船惨败雷霆惊现资深卧底,保罗两项数据辣眼睛,难怪哈登很生气

快船惨败雷霆惊现资深卧底,保罗两项数据辣眼睛,难怪哈登很生气

姜大叔侃球
2025-11-05 16:01:08
3:0!中国女排晋级四强,大胜对手47分,双喜临门,接应新星5发

3:0!中国女排晋级四强,大胜对手47分,双喜临门,接应新星5发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05 23:54:00
拔出萝卜带出泥!释永信被抓后,实名举报的释延鲁也被抓到小辫

拔出萝卜带出泥!释永信被抓后,实名举报的释延鲁也被抓到小辫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05 11:56:29
他俩官宣结婚,朋友圈都炸了!!!

他俩官宣结婚,朋友圈都炸了!!!

美芽
2025-11-05 19:01:55
发型奇怪、不讲卫生、又装又尴尬,他来《你好星期六》是谁邀请的

发型奇怪、不讲卫生、又装又尴尬,他来《你好星期六》是谁邀请的

老汆古装影视解说
2025-11-03 22:24:00
医生叮嘱:一旦吃上倍他乐克,这3件事就不要再做了,别害了自己

医生叮嘱:一旦吃上倍他乐克,这3件事就不要再做了,别害了自己

健身狂人
2025-11-05 07:35:24
要价5000万!曝曼联相中巴萨弃将 拉什福德无缘回归

要价5000万!曝曼联相中巴萨弃将 拉什福德无缘回归

球事百科吖
2025-11-05 01:39:04
朝鲜专列进京有多离谱?金正恩来中国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朝鲜专列进京有多离谱?金正恩来中国为何坐火车不坐飞机?

诗意世界
2025-09-17 13:19:48
2025-11-06 06:36:49
小豫讲故事 incentive-icons
小豫讲故事
谈奇闻野史,做杂牌作者。
1701文章数 7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教育要闻

科教融合 四川越西举办青少年机器人比赛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