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专家给出答案:是这些因素导致的

0
分享至

2022年,我国出现了自1962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形势,所谓人口负增长,就是人口死亡率高于人口生育率。

此后,2023、2024年,我国皆为人口负增长形势,去年全国新出生954万人,而死亡人数高达1093万。



为此,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张震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的李强研究员表示:中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而这死亡高峰则是三个因素造成的。

那么,这三个因素究竟是什么?



“婴儿潮”一代人集体变老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先从几十年前的“婴儿潮”说起。

第一波婴儿潮出现在建国后,那可以说是“报复性生娃”。

从1949年到1958年,打了几十年仗,大家好不容易迎来安定生活,就铆足了劲生孩子。

这10年里,平均每年出生2100万,1954年更是夸张,出生了2232万,堪称“人类幼崽批量生产年”。



第二波婴儿潮是灾后的“补偿性生娃”。

从1962年到1975年,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大家觉得日子好过了,得多生几个孩子帮忙。

这波婴儿潮比第一波还猛,年均出生2600万。



1963年更是直接出生2975万,平均每天出生8.1万人,这个纪录到现在都是中国出生人口的巅峰。

这两波婴儿潮加起来,超过4亿人扎堆出生,这数量相当于现在整个北美洲的人口。



而现在呢,最早的“婴儿潮一代”已经75岁,最晚出生的也有60岁了,他们齐刷刷地迈入了“人生终点站”。

就拿2023年来说,去世的1110万人里,68%都来自这两个“婴儿潮”年代,真可谓是“集体到站下车”。



你或许会好奇,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人均寿命都快80岁了,为啥死亡人数反而增加了呢?

这就好比是把人生游戏的关卡往后拖,但最终还是要通关。



医疗进步的“甜蜜负担”

建国初期,那时候的条件可艰苦了,人均寿命只有35岁。

很多人还没活到30岁,就被传染病、难产、饥荒等带走了生命。

1950年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0%,也就是说每5个孩子里就有1个活不到1岁,在当时,能活到60岁就算是“高寿”了。



那时候医疗水平落后,缺医少药,一场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夺走人的生命,更别说其他严重的疾病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疫苗的出现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这些可怕的传染病,高血压、糖尿病也能靠药物控制,就连癌症都有了靶向治疗。



现在60岁老人的健康状况,比30年前50岁的人还要好。

2023年人均寿命达到了78.6岁 ,8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3600万,比加拿大一个国家的人口还多。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

以前那些早逝的人,现在都活到了高龄,死亡年龄从过去分散在各个阶段,变成了现在集中在70 - 90岁。

就像是堵车的时候,大家都挤在同一个出口。



2023年60岁以上人口存活率比2000年提升了11%,这就意味着有更多人会在老年阶段扎堆离世,直接把死亡高峰的“基数”撑大了。



年轻人越来越少

死亡高峰的第三个推手,是年轻人“不愿生、不敢生”的现实。

先来看一组数据,1963年出生人口近3000万,而2023年出生人口仅902万,还不到1963

年的三分之一。

现在的年轻人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有太多现实因素让他们“生不起”。



在一线城市,把一个娃养到大学毕业,平均要花200万,这差不多是普通家庭10年的收入。

再加上现在996工作制盛行,年轻人白天上班累得像狗,晚上哪还有精力造人。



2023年结婚率跌到5.2‰,创下30年最低纪录,很多人连对象都没有,生孩子就更无从谈起了。

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80后、90后普遍面临着“上有四老,下有一小”的家庭结构。



就拿杭州一位35岁的程序员来说,他父母双方共4个老人,每个老人每月退休金3000元,但光医疗费、护理费每月就要花1万,自己孩子每月奶粉、早教费用又是5000元。

他无奈地说:“工资刚到账,一半就没了,根本不敢失业。”


从社会层面来看,情况更加严峻。



2023年60岁以上人口达到3.1亿,占比22%,差不多每5个人里就有1个老人。

而15 - 59岁的劳动力比2010年减少了1.2亿。

养老金账户也开始“入不敷出”,2023年养老金支出占GDP的10% ,照这个趋势发展,未来可能要靠延迟退休、提高缴费比例来维持养老金的发放。

年轻人“生不动”,导致新生人口补充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人口结构的失衡,让死亡高峰带来的压力更加沉重。



中国的人口死亡高峰,本质上是“爷爷辈扎堆出生,孙子辈扎堆送终”的特殊现象。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要提前规划养老生活,多关注父母的健康,理性考虑生育问题。

对社会而言,要不断完善医疗和养老体系,积极接纳人口结构的变化。

毕竟,死亡并不是终点,如何让每个生命阶段都活得有尊严,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事情。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中国有权在日本驻军,高市早苗闯了大祸,日方意识到大事不妙!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2 12:42:25
评分最高的10部犯罪悬疑剧:《沉默的真相》第3,第1名霸榜10年

评分最高的10部犯罪悬疑剧:《沉默的真相》第3,第1名霸榜10年

电影聚焦
2025-11-07 09:56:59
男子持刀与警方对峙,被路虎一脚油撞飞,网友喊话车企“接流量”,品牌方称“会表示”

男子持刀与警方对峙,被路虎一脚油撞飞,网友喊话车企“接流量”,品牌方称“会表示”

极目新闻
2025-11-13 21:51:21
数名中国公民入境普吉国际机场时被拒绝入境并遣返,中领馆提醒

数名中国公民入境普吉国际机场时被拒绝入境并遣返,中领馆提醒

界面新闻
2025-11-13 21:14:58
热搜!“取4万元现金遭银行盘问并报警”,网友炸锅!上海情况如何

热搜!“取4万元现金遭银行盘问并报警”,网友炸锅!上海情况如何

新民晚报
2025-11-13 15:12:53
开拓者对阵鹈鹕,杨瀚森替补出战

开拓者对阵鹈鹕,杨瀚森替补出战

清风品历史
2025-11-13 09:33:19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六旬大叔相亲后提同居,女方:行,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兰姐说故事
2025-08-28 17:05:06
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被查

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被查

新京报
2025-11-13 17:15:03
董璇“孕肚”遮不住了?张维伊大手搂腰疑似打掩护,酒窝手臂受伤

董璇“孕肚”遮不住了?张维伊大手搂腰疑似打掩护,酒窝手臂受伤

心静物娱
2025-11-13 11:21:39
恶心,外资批量“撤离”,又开始政治战队了?

恶心,外资批量“撤离”,又开始政治战队了?

公子麦少
2025-11-13 14:58:00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犀利辣椒
2025-11-13 06:22:35
卷!移动策反联通电信用户的套餐来了,49元包140G流量还送千兆宽带

卷!移动策反联通电信用户的套餐来了,49元包140G流量还送千兆宽带

通信老柳
2025-11-13 07:55:19
谋划70余年,“超级工程”要来了!

谋划70余年,“超级工程”要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3 11:08:56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家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青梅侃史啊
2025-11-13 19:30:00
日本挑衅升级,普京重拳出击,中俄达成一致,不许高市越雷池一步

日本挑衅升级,普京重拳出击,中俄达成一致,不许高市越雷池一步

墨兰史书
2025-11-13 22:00:03
暴跌99%!保时捷为挽回中国销量,价格跌破35万,大家会买账吗?

暴跌99%!保时捷为挽回中国销量,价格跌破35万,大家会买账吗?

体育小柚
2025-11-11 16:00:57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玉兰油女神”的彪悍情史

“玉兰油女神”的彪悍情史

素衣读史
2025-11-07 15:43:03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日本驱逐中国总领事,遭中美“混合双打”,特朗普这次下手太狠

阿天爱旅行
2025-11-13 09:47:58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又暴雷!48小时卷走129亿,200万会员血本无归,“传销巨头”凉了

大鱼简科
2025-11-13 21:54:19
2025-11-13 23:12:49
春秋论娱 incentive-icons
春秋论娱
站在高山之巅,更能领略河流的奔腾
4696文章数 3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网红博主称从柬飞北京丢失350万元手镯手表 警方介入

头条要闻

网红博主称从柬飞北京丢失350万元手镯手表 警方介入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游戏
数码
教育
亲子

手机要闻

曝 vivo旗舰电池升级,还有超大电池机型

PS5发布五年仍有潜力!最畅销的游戏还没发售呢!

数码要闻

TCL电视双11全周期霸榜销量第一,SQD技术站稳顶级画质地位

教育要闻

那些初中没发力的孩子,后来都赢在了后劲

亲子要闻

“60天长高30%”,儿童奶粉营销不能搞数字游戏 | 新京报快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