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土木还要惨的职业出现了。它不是那种起早贪黑的农民工,也不是外卖员,而是曾经引以为傲的人民教师。
过去人人羡慕的教师岗位,如今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职业地震。曾经羡煞旁人的铁饭碗,如今正在变成瓷饭碗,这场席卷全国的教育行业变革,来的比想象中更猛烈。
咱们先看几个信号,今年秋季还没开学,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三桥小学就引发了外界关注啊,因为这所小学只有22名学生,而老师却有23名。尽管学校表示,就算只剩一名学生也会坚守,但在今年开学报道的前一天,这所百年小学还是宣布关闭,成为时代的一个注脚。
还有江西、湖南等地陆续推出教师分流计划,牵涉上万人,山东率先打破编制神话,全面转向合同制。最让人震惊的是,其实已经有在编教师,因为教学质量不达标而被直接开除。
这一切不是突然发生的,背后是一道简单却残酷的算术题。7年间,新生儿数量从1883万跌到902万,近乎腰斩。那幼儿园呢已经最先感受到寒意。三年时间,全国在园幼儿少了1220万,这个缺口正向推导如多米诺骨牌,一步步向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传导。北师大研究预测,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将过剩150万,初中多出37万。如果算上高中阶段,接近200万老师将面临被清退的命运。
我们可以通过江西省近5年的教师招聘数据,就可以一窥端倪。比如特岗教师2021年招了6020人,2023年招了3100人,2024年招了1011人,然后到了2025年只招32人。很多老师很气愤,为啥总跟老师过不去?其实最近几年你可能感受不到,就是教师的编制规模是最庞大的。
教师规模到底有多大呢?数据显示,全国教师队伍总数接近1892万。而医疗队伍约1110万,狭义公务员约717万,义务教育阶段的专任老师就超过1073万,这个规模已经抵得上整个医疗系统人数。
现在因为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那教师队伍明显过于饱和,所以未来十年教师行业的主旋律很明确,控制新人进入,然后优化现有队伍,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有意思的是,学生变少,老师并没有更轻松。中国教师健康白皮书揭露90%的老师体检异常,一半人查出结节,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比普通人高了6%。不光健康亮红灯,职业流动其实也很大。深圳有个区教师离职率都超过12%了,教培行业差不多就四成人都转行了。
老师的日常工作,除了备教案、批作业,应付各种检查,还要跟家长打交道,每天的工作状态简直就跟渡劫没啥两样。
这场景似曾相识,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这场危机早有预兆。上世纪80年代,日本教师同样享受着公务员待遇,工资高出普通职场人20%。
然而,90年代少子化来袭,幼儿园首先出现教师比学生多的窘境,招聘名额从42万骤降至18万。随后,日本政府将教师移出公务员序列,工资暴跌30%,稳定工作沦为临时岗位。
不过,和日本的急转弯不同,国内的调整更倾向分步走,先控招聘再清编外人员,接着分流在编人员,最后建立退出机制。目前各地进度不一,但方向一致,更灵活,更高效,也更残酷。
面对变局,老师们也在寻找出路,有的从语数外转向音体美,有的从小学跳到中学,有的从乡镇挤进城市,还有一些人被调到了行政岗。
但即便保住编制,也不代表安枕无忧。部分地区已明确控制编制,停止招新。
对于打算考教师编制的年轻人,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这个职业了,盲目跟风不可取,需要理性评估行业前景,然后做好职业规划。对于在职教师,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适应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才是应对变化的根本之道。
日本的经验教训就像一面镜子,警示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这场教育行业的大变革中,唯有以变应变,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才能在未来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