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为中篇,请先看同款封面的本文上篇。
魔幻起义
对于佩德罗的出狱,当年的美国民众有什么看法呢?
答:压根妹有看法!
啥?你说波多黎各独立运动?我美国人在地图上连芝加哥在哪都指不出来,你让我了解一个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他死不死谁儿子。
至于美国总统杜鲁门,他倒是知道波多黎各的问题,但也没精力处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二战之后,整个世界烂摊子要杜鲁门来收拾,哪顾得上管波多黎各的事。
所以,当1948年有记者问他对波多黎各问题的态度时,杜鲁门直接表示I don't car,愿意自决就自决,愿意自治就自治,别烦我就行。至于并入美国,这得看美国人民的意愿,我没法做主。
![]()
杜鲁门总统
实际上,杜鲁门的回答确实是真诚的,他根本不在乎波多黎各独立不独立,别给我找事就行,1950年7月,杜鲁门颁布了《波多黎各联邦关系法》,允许波多黎各人自己起草宪法,建立政府,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只要你们提出要独立,美国根本不拦着。为表诚意,他甚至破天荒的任命了一位叫皮涅罗的波多黎各人当总督。
然而,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一切。
在当年,杜鲁门肯定不知道啥叫“皈依者狂热”,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土生土长的波多黎各总督,居然在上任后比历代的美国总督都更忠诚于美国!在上任之后,皮涅罗直接颁布了《禁言法》,规定任何宣扬波多黎各独立的行为都是违法!
本来,在听完杜鲁门的讲话后,佩德罗已经在考虑放弃武装斗争。结果这个新总督上任之后佩德罗才发现,哦,原来这是美国佬在这先君子后小人呢是吧!好啊,那就别怪老子揭竿而起了!
1949年1月,佩德罗将武装起义的总部设在了哈尤亚镇,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制订起义计划。
佩德罗认为,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无法走常规的占领路线,而是应该将部队分散出去,到了约定时间,十几路人马一起发难,直接瘫痪岛上的统治,然后纠合同党,云集首府,一举铲平伪总督府,完成独立大业!
![]()
佩德罗
计划很完善,然后,这个故事就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也许是世界大多数的密谋起义,都免不了提前泄密(黄巾起义,辛亥革命都是这样)1950年10月26日,佩德罗的一个保镖,因开车超速在哈尤亚被警方拦截,警察过去一检查,好家伙!后备箱里全是军火!
这么多家伙肯定不是打猎用的呀,警方立刻通报了总督府,很快包围佩德罗的住所,冲进去后发现,佩德罗不在家!
在那天,佩德罗正好在外地开会,听说自己住所被包围果断跑路,并且立刻宣布,
起义提前发动,日期就定在10月30日!
关于起义双方接下来的一切行为,充分体现了什么叫拉美大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为了搜捕佩德罗,警察在10月27日袭击了一个车队,双方激烈交火,击毙四人,最后发现佩德罗根本不在车上。
随后警方又包围了一个理发店,据信有至少十名民族党武装分子在里面开会,警方动用上百人包围,双方激烈交火足足三小时,最终,里面的武装分子弹尽粮绝,警察冲进去后才发现,里面只有一个理发师。
10月28日,警方全城大索,抓捕无关人员若干,却完全没有佩德罗的影子。
10月29日,一个叫埃里奥·托雷索拉的起义军记错了日子,把原定的起义时间提前了一天,在29日凌晨就带着几个人向本地的警察局发起了进攻。
然后,这群人就真的攻陷了警察局,继而又烧毁了邮局,然而,他们却没有一鼓作气进攻市政厅,而是转进城市广场,在那里大搞行为艺术,又是升国旗,又是唱国歌,并庄严的跟每一个路人宣布波多黎各共和国成立了.....
等这套马兰加般的花活整完,老几位才想起来该去打市政厅了,等赶到的时候,人家连机枪的架上了。一轮冲锋过去了,起义军团灭,埃里奥重伤被捕.....
由于埃里奥的抢跑行为,波多黎各的军警全都有了准备,然后,当30号起义发动时。比埃里奥更离谱的人出现了——是的,就是波多黎各人的导师佩德罗,事实证明,佩德罗搞组织搞宣传也许是把好手,但搞军事完全是外行。也许是为了玩个灯下黑,他居然在30号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几天前被警察包围的住所,果然再次被包围,双方立刻爆发交火。在这场激战之中,双方将人体描边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两边激战深夜,只有佩德罗的文职秘书多丽丝·托雷索拉脖子上中了一枪,还是因为两方交火时她站在门外被当固定靶打....顺便说一下,多丽丝就是抢跑的埃里奥的妹妹,满门忠烈了属于是.....
双方一直打到次日中午,在枪林弹雨却毫发无损的战斗后,佩德罗实在有点累,看警方这枪法一时半会也打不进来,老头就让手下先顶一会,自己先回卧室眯一会(睡眠质量也是够好)。结果,佩德罗刚进去,警察就往里面扔了催泪弹,一阵烟熏火燎后,屋里甩出白毛巾投降,警察冲进去后只看到了佩德罗穿着睡衣走了出来,眼神迷茫的问:“发生甚么事了?”
![]()
1950年被捕的佩德罗
是的,投降命令并非来自佩德罗,而是被熏的受不了的手下们。就这样,这场波澜壮阔却一事无成的波多黎民族党起义失败了,在火线之中大脱大睡的佩德罗更是可以让人唠一辈子,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会有另一个更重量级的人物,用自己的行为,来帮佩德罗挽回了他的名誉。
旅美双雄
在波多黎各起义打响第一枪的1950年10月29日傍晚,在纽约的威利斯大桥上,一个身材不高的青年扒着栏杆,忧心忡忡的看着桥下的河水。
格利塞里奥·托雷索拉·鲁拉,1925年出生于波多黎各哈尤亚,托雷索拉家总共有三个孩子,格利塞里奥排行老二,长兄叫埃里奥,妹妹叫多丽丝,是的,波多黎各起义中受重伤的俩人,就是他的亲哥和亲妹!在这场全程低能的起义中,他们家已经仨瓜俩倒了!
在老家,格利塞里奥有着幸福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个殷实的农场主,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将阅读的习惯传给了孩子们。在父亲的教育下,托雷索拉家族的孩子具有真正的贵族精神——正直,勇敢,坚强,善良。在学校里,格利塞里奥成为了优秀的棒球明星,大量的球队对他抛来了橄榄枝。
![]()
格利塞里奥
在很多人看来,格利塞里奥这样优渥的家庭,似乎不该投入到危险的独立运动之中,然而这显然低估了青年人的热情和高尚,格瓦拉出身大地主家庭,一样成为了著名革命家,从1947年起,格利塞里奥三兄妹都成为了佩德罗的亲随,格利塞里奥本人更是成为了佩德罗的保镖。为了保护导师,格利塞里奥练成了一手好枪法,深得佩德罗的喜爱。
1948年8月,格利塞里奥来到了纽约,关于他来纽约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为了民族党做卧底,有人说他是因为被殖民当局排挤来避难。总之,格利塞里奥在纽约的生活并不顺利,他只能打一点零工养活自己,性格也变得像我一样沉默寡言,自闭内敛。然而,格利塞里奥的心却时刻惦记着家乡的亲人和独立运动,在那个注定让人无眠的夜晚,在桥上站立良久后,格利塞里奥转身对身边的人说:“奥斯卡!我们不能再坐视下去了,必须行动起来!”
奥斯卡·科拉佐·洛佩斯,1914年出生于波多黎各,比格利塞里奥大十一岁。
与格利塞里奥一样,奥斯卡也出生于富裕的农场主家庭,然而,五岁那年,一场飓风毁掉了一切,曾经富裕的家庭瞬间陷入了贫穷。其实,在青年时代,忙于生存的奥斯卡根本顾不上关心政治问题。直到1932年,当在演讲中听到,美国人正在拿波多黎各人做人体实验时(就是罗兹那封信的事件),奥斯卡才真正开始意识到,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在等待着自己!
没过多久,奥斯卡也加入了波多黎各民族党,之后的他来到了纽约打工,在纽约,奥斯卡工作的勤奋认真,终于在1940年成为了一名冶金工人,很快迎娶了妻子罗莎·科尔特斯,靠着辛劳工作,俩人过上了美国普通工人的生活,对于一个波多黎各人来说,这种命运似乎已经算是成功。
然而,1943年的某天,下楼购物的奥斯卡却遇到了一个眼熟的人——佩德罗!
几次揉眼睛确定没看错后,奥斯卡赶紧上前:“导师!是您吗!天啊!我居然会在这里看见您!”
佩德罗被吓一跳,知道对方是波多黎各人才放下心来:“是我!在监狱里心脏病犯了,现在算保外就医,住院实在太贵了,刚在这租了房子。”
就这样,命运让奥斯卡和佩德罗成为了邻居,俩人很快变成好友,直到1947年佩德罗出狱回波多黎各,依然有书信往来,在结识佩德罗之后,奥斯卡开始为初到美国的同胞充当翻译和向导,虽然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但奥斯卡却总愿意拿出钱来接济一些困难的同胞,1948年,在纽约机场,奥斯卡又结识了一位家乡来的新青年——格利塞里奥。
在那个忧心忡忡的夜晚,得以波多黎各的起义已经发动,两人沉默着一起散步了很久。直到在威利斯大桥上,格利塞里奥说出——我们该做点什么。
听了这句话,奥斯卡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格利塞里奥想了一会:“或许....我们回去,参加战斗.....”
奥斯卡点点头:“那样的话,我可能需要武器。”
格利塞里奥说:“这事能解决!去年我就发现一家黑枪店,买过一把鲁格手枪,但是我手里没有多少钱,可能不够再买枪.....”
奥斯卡点了点头:“我来出钱,放心吧!”
几分钟后,奥斯卡从自己的银行账户中将全部的一千多美元都提了出来,那本是他和妻子买房子的经费,他将一张50美元的纸币递给格利塞里奥:“够吗?”
格利塞里奥连连点头:“够了!明天傍晚7点,还在桥上,我把枪和找零给你,然后咱们再讨论如何回去!”
第二天,两人准时在桥上碰头,格利塞里奥递过去一把德国瓦尔特P38半自动手枪:“这枪结构紧凑,操作比鲁格简单不少,喏!这是找零。”
奥斯卡接了过来,忧心忡忡的开口:“看新闻报道了吗?好像来不及了,起义军全都撞上铁板,导师也被围困,我们失败了......”
格利塞里奥暴躁的抓了抓头发:“我知道的更多,我哥哥和妹妹都受了重伤,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啊!”
奥斯卡叹气:“远隔千里,能做什么呢?白天我打听了一下,航班取消了,回去得坐船,至少3天.....”
格利塞里奥恶狠狠的说:“看了今天的报纸了吗?杜鲁门说起义是波多黎各人自相残杀,他不发表意见,这个混蛋!这真是莫大的羞辱!”
奥斯卡说:“其实,绝大多数美国人对波多黎各根本不关心,他们甚至不知道波多黎各在哪,我们的死活无关紧要,对总统来说也不例外。”
这时,奥斯卡似乎想到了什么:“如果暂时回不去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去一次华盛顿,组织一次游行示威?起码让他们正视波多黎各的问题!”
格利塞里奥沉默了几秒,突然冷笑一声:“我有个办法比游行更能让美国人正视!不正视都不行!”
奥斯卡挑眉:“什么?”
格利塞里奥指了指华盛顿方向:“既然要去那边,我们何不干脆杀了他们的总统?没有什么比这更引人关注了吧?如果能够获得全世界的关注,我们的诉求就会被正视!”
奥斯卡沉默了许久:“那样的话,我们两个都会死......”
格利塞里奥一字一句的说:“死就死,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奥斯卡沉默了很久后,抬起头说:“今天我们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中午火车站集合,咱们一起去华盛顿!”
风萧萧兮
跟格利塞里奥分开后,奥斯卡步行来到一家百货商店,既然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决心,那总要走得体面些,他给自己挑了一套蓝色西装,还搭配了三件新衬衫,一件出行、一件赴死,一件下葬。
想着家里还缺些什么,奥斯卡开始集中采购,在走之前将家里缺的杂物买齐。哦!也不能全花光,妻子还要继续生活,除了必要的盘缠,其他的钱都交给她吧。
抱着一大堆东西回到家中,奥斯卡决定跟妻子罗莎坦白,罗莎也是支持独立的波多黎各人,没必要隐瞒,避开女儿后,奥斯卡悄悄告诉妻子:“我要去华盛顿做一件事,可能回不来了。”
罗莎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含泪拥抱了奥斯卡后说:“我去给你收拾行李!”
一夜过后,奥斯卡拎着行李箱走出房门,罗莎在身边默默陪伴,在上车之前,奥斯卡转身拥抱妻子:“再见!为我祈祷!”
![]()
奥斯卡和罗莎
在另一边,格利塞里奥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西装,打好领带,和奥斯卡同时抵达了车站。
在炽热的阳光下,两人相视一笑,一起买下了两张前往华盛顿的单程车票。为了国家独立,两人决定共同赴死。
然而,壮烈的剧情就此结束,接下来你会知道,魔幻现实主义诞生在拉美,确实是有原因的。
1950年10月31日晚上7点半,两人在华盛顿车站下了火车。此时天已经黑了,当年也没什么线上预定,俩人只能拉着行李箱寻找住处,在足足走了一公里多后,哥俩才找到一家小酒店。
进门以后,面对着前台接待员,出于谨慎考虑,奥斯卡决定,和格利塞里奥装作不认识各自办理入住,防止让人怀疑。
几分钟后,奥斯卡拿到了房间的钥匙,提着箱子走进电梯厅,送走奥斯卡后,前台继续用看傻子的眼神招呼格利塞里奥,没办法,俩人穿的跟哼哈二将似的,明明一起进门还偏要装不认识,实在装的太不像了。
上楼之后,俩人赶紧开始研究如何弄死杜鲁门,格利塞里奥觉得,这事其实不难,美国总统不是都在白宫工作吗?咱们明天白天就冲进白宫,除虫射日!
按理说,但凡攻读过幼儿园的人,都不会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因为经常刺杀总统的朋友都知道,白宫是有安保的,只要有人在附近掏枪,立刻就得被打成筛子。
然而,面对如此没溜的计划,奥斯卡却并没有提出反对,只是讲了一个小瑕疵,他说:“那个……其实我还不太会使枪……”
听完这句话,格利塞里奥感觉天都塌了,大哥!人都到华盛顿,明天要去杀总统了你告诉我你不会使枪?秦舞阳跟你一比都算是专业团队啊!好在还剩一点时间,格利塞里奥赶紧对奥斯卡展开突击训练,手把手教对方使用手枪,足足教到了后半夜。
1950年11月1日上午9点,刺杀小队终于走出了酒店,俩人溜达了一会后,叫了辆出租车,直奔白宫!
大约每个国家首都的出租车司机都是话痨,在那天的出租车上,司机一看这哥俩衣冠禽兽的样子,立马得出结论——这肯定是火车站门口卖榴莲——臭外地的,估计来华盛顿旅游的!
于是,司机开始没话找话:“瞅这意思,您不是美国人吧?来旅游?说实话,华盛顿这地儿没啥好玩的,死气沉沉,想长见识您得去纽约!”
格利塞里奥听完笑笑,顺着话茬说:“好不容易来美国一趟,想逛逛白宫啊,也想看看总统长啥样。”
司机听后立马来了精神:“嘿!得亏您今天坐了我的车,不然就白跑一趟吗您说说!咱们那位总统,今儿不在白宫!”
奥斯卡大惊:“啊?”
司机嘿嘿一笑:“您不知道,白宫那破房子都一百多年了,总得大修,这段时间正好在施工,总统搬出去了!”
格利塞里奥赶紧问司机:“师傅!您知道现在总统哪吗?我俩想看看去!”
司机点头:“嘿!您算是问着了,如果不是老华盛顿,谁都不知道,总统现在住在国宾馆,就是白宫西北的布莱尔宫!要不咱直接去?”
格利塞里奥毫不迟疑:“去,就去布莱尔宫!”
实际上,作为一个老华盛顿,这名司机虽然说对了一部分,但不全对。白宫确实在大修,但杜鲁门只是把住所搬到了布莱尔宫,白天依然在白宫里工作。所以,哥俩大白天如果去布莱尔宫,大概率还是见不到杜鲁门的。
![]()
布莱尔宫
很快,在内乱帮助罪的司机带领下,哥俩抵达了布莱尔宫,俩人下车后决定先侦查一圈,然后他俩就笑出了声来。
所谓的布莱尔宫,其实只是一座四层的小楼,正门朝南,紧紧挨着大道,基本谈不上什么外围防护。至于建筑内部,由于总体面积不大,一楼又被工作人员使用,基本可以判断,总统只会在二三楼,加起来也就是十几个房间,不难找。
虽然硬件有些简陋,但布莱尔宫的软件还是十分寒酸的。在大门外,特勤局在东西各布置了一个相向而视的固定岗亭,岗亭里各有一名警察守卫?在岗亭之外,还有两组流动哨,当时是一组两人,一组一人。
格利塞里奥怀疑,本来应该每组两人,当天应该是有人请假,这个猜测非常准确,当天外围的警卫里有个人去给布莱尔宫买菜了,临时脱岗了一阵子。反正总统白天也不在,没必要太紧张。
围绕着布莱尔宫侦查完毕后,格利塞里奥表示既然计划有变,那咱们先回酒店,商量好战术,再过来杀杜鲁门,奥斯卡连连点头,好!
就这样,哥俩又打车回了酒店,此时时间接近中午,哥俩碰见了一个真正的难题——快到退房时间了!
一般来说,酒店都是中午12点退房,但由于哥俩压根没打算活着回去,因此预算卡的非常死,钱根本不够续住!
此时哥俩也顾不上装不认识,走到前台好说歹说,才争取到了延迟退房两小时的福利。时间紧迫,两人冲进房间就开始研究,格利塞里奥很快拿出了一个方案——目前已知,外围警卫为五人,两个固定岗三个巡逻哨,硬拼胜算很低,想要成功,只能发动偷袭!
好在两个固定岗相向而立,这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可以在布莱尔宫后面集合,从东西方向分头靠近固定哨,到时候,咱也用不着摔杯为号,看到机会合适,就直接发动偷袭!两个固定岗被解决后,不管谁先开枪,三个流动哨必然被吸引,那就给了另一个人背后打黑枪的机会,同样不难解决!
门外所有警卫都被搞定后,咱俩在大门口集合,到时候咱俩直接进门,挨屋搜索,找到杜鲁门就乱枪打死!
当方案完成后,时间已经接近两点,哥俩赶紧最后时限离开了酒店,打车来到布莱尔宫附近,此时已经是2点10分了,他们俩根本不知道,杜鲁门此时大概率是不会在布莱尔宫的!
然而,在通辽宇宙里,大概率的事情大概率是不会发生的。
11月1号这天,杜鲁门如常来到白宫工作,这天上午的事情特别多,又是开会又是授勋。下午一点半,杜鲁门也累坏了,看看还有一些时间,他决定回到布莱尔宫沿街的卧室了,睡个午觉!
一点五十分,总统回到了卧室。跟佩德罗一样,杜鲁门也准备大脱大睡,他把裤衩都脱了换上了睡衣,当刺杀二人组下车时,总统睡得正香。
下车以后,奥斯卡和格利塞里奥绕着大楼走了一圈,确定情况没变化后,俩人对视一眼,分头行动,杜鲁门,你死定了!
接下来这哥俩的行动二人组会有怎样的境遇,请看同款封面的本文下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