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公布“旅居云南”宜居城镇建设试点名单,本次试点共涵盖全省33个县(市、区),大理市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日趋完善的旅居服务体系成功入选试点名单,标志着大理在推动全域旅居高质量发展、构建“宜居宜游宜养”新型城镇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资源优势突出
发展旅居产业基础坚实
大理市坐落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与文化“双遗产”。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大理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于一体,拥有崇圣寺三塔5A级景区、大理古城等多个高等级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白族文化特色。
![]()
近年来,大理持续推进“绿美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更新、洱海保护治理、历史建筑修缮活化等工程,建成一批口袋公园、绿美街区,城市功能与生态品质同步提升,为旅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定位清晰明确
构建“1+7+N”旅居产品体系
围绕“漫步苍洱”世界级多元旅居生活体验核的定位,大理市正加快构建以环洱海旅居圈为核心,涵盖乡村旅居、创业旅居、置业旅居、度假旅居、康养旅居、文化艺术旅居、体育运动旅居七大产品体系的“1+7+N”旅居发展格局。目前已形成大理镇中和村、双廊镇、凤阳邑村等一批旅居典型案例,推动“旅居大理·品味乡愁”品牌持续深化。
![]()
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大理市已接待旅居人口19.34万人,占全州旅居人口的73.24%,旅居产业正成为拉动本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全域推动宜居建设
塑造旅居融合新样本
以此次入选省级试点为契机,大理市将围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宜居城镇建设:
⭐优化旅居产业布局,依托苍洱资源禀赋,引进高端酒店品牌和精品文旅项目,推动旅居地产向“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升级,计划引进4家龙头企业,落地5个亿元级项目。
⭐强化服务设施配套,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建设综合公园、林荫大道,完善教育、医疗、康养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与居民生活品质。
⭐推动文化保护活化利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推动周城扎染、凤阳邑“有风”IP等文化元素与旅居业态深度融合,增强旅居体验的文化厚度。
⭐加强宣传推广精准营销,通过专题专栏、融媒体产品、文旅推介会等多渠道,持续扩大“旅居大理”品牌影响力,拓展省内外客源市场,提升旅居消费比重。
![]()
未来,大理市将以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高品质旅居目的地为目标,努力让“诗和远方”成为更多人留得下、住得惯的日常选择,为“旅居云南”贡献大理样本。
![]()
完整名单如下:
![]()
来源:大理州人民政府网
图片:“大理文旅”微信公众号
编辑:陈丝华
值周:胡亚玲 张辉
主编:李胜
生态环保普法宣传小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
(一)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未按照规定对工业噪声开展自行监测,未保存原始监测记录,或者未向社会公开监测结果的;
(二)噪声重点排污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安装、使用、维护噪声自动监测设备,或者未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的。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暂停施工:
(一)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的;
(二)未按照规定取得证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