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放假了,你家孩子作业多吗?大宝的作业,在学校就完成了,假期写了一点“妈妈牌”作业,再加上在家练习编程题,每天学习2~3小时,其他时间就是嗨玩了。
二宝作业多一些,他虽然刚上二年级,但作业也不少,每天要写1~2小时。说真的,我觉得他们作业安排得挺有趣,有些孩子是不需要完成很多作业,分成了几个梯队,梯队高的,作业少一些。
看到一位初中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引起了轩然大波,家长们觉得,这事儿太不合适了!
![]()
除了订正,还有一份国情作业,有的孩子只用做一页,有的孩子需要做3页。也就相当于,有的同学只完成四分之一,有的需要完成二分之一,还有的需要完成四分之三。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需要全部完成。
老师的说法是,针对每周练习优秀的同学,适当减免作业。看起来很人性化啊!
我认真看了下,作业难度应该是递增的,所以平时表现优秀的孩子,只做最难的部分,那些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表现一般的,则需要全部完成。也就是说,不用盲目搞题海战术,已经掌握好的,可以跳过去了。这种分层作业方式,我认为是很科学的。
![]()
就像我家孩子在学编程,老师也是建议,有的题一看就知道,写的意义不大,就直接跳过去。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不必要反复刷啊!
可还是有家长不满意,8天就这么一点作业,也太少了!还有的家长觉得,为啥我家孩子要全走做完?不公平啊!
你看,作业多了,家长投诉孩子没玩的时间,作业少了,又嫌太少了!即使老师按照学习情况设置分层作业,还是被投诉,真的太难了啊!
现在的老师有多难当?
有位小学英语老师跟我说,现在做老师,只要不被家长投诉,就成功了!教得好不好,根本无所谓!
我说不至于吧?她说,你不知道,现在的家长多难伺候,一点小事情,也要找老师。孩子小测一次下滑两分,都得找老师理论下:你是怎么教的?我家孩子怎么没考好?
好像孩子一旦交给老师,学习成绩就得扶摇直上,一下滑,就是老师没教好,没关注到。
还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在学校跟其他孩子闹矛盾了,拉着老师聊半天,从孩子出生聊到现在,中心思想是,我娃是好孩子,对方不行,你要好好管教。
说真的,现在当老师,太难了,不仅要备课、开研讨会,还得随时应对家长的各种盘问。
有的家长都晚上10点多了,还发信息找老师,说孩子有不懂的,能不能打视频教一教?第二天早上6点多就要起床,晚上10点刚睡着啊!
你如果不回复,就打电话过来,所以现在我都是晚上9点半以后静音,尽量减少这种打扰。但有时候还要看下手机,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的消息,反正睡觉前整个人是“待机状态”。
作业分层合理吗?
关于作业分层,我查阅了资料,2011年贵州省教育厅首次提出“作业分层”的概念,要求在作业设计上区分层次,控制作业量。
![]()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意见》,明确鼓励“分层、灵活、个性化作业”。
也就是说,从1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作业分层了,4年前的“双减”政策中,也明确鼓励分层、个性化作业了。
![]()
分层一般是分三层: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安排。
这样的安排,其实非常合理,避免了盲目刷题,还能让成绩优秀的孩子拓展一下思维,往上拔一拔高度。
![]()
现在升入中学后,就开始按分数分班,也是这样的缘故。有位家长说,孩子擦最低分进入重点班,结果老师讲课都听不懂,每天努力学到半夜,一个月后才勉强跟上。
重点班和普通班学习进度不一样,老师的教学风格也不同,主要是抓孩子的成绩提升,讲得也更快一些。这样做,对学习好的孩子来说,不用浪费时间在基础题上,重点学自己不太懂的,学习效率也提上来了。
我认为,这和分层作业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当下教育的新改革,因材施教,挺好的。
家长和孩子都要有“向师性”
收录在《教育学名词》第一版的一个名词叫“向师性”,是说学生具有模仿、接近、趋向教师的自然心理倾向。“向师性”有三层核心表现:学生感、求师倾向、求助心理。
可再看看当下的教育,有些老师的师德师风辣眼睛,有些家长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
我想说,老师不是圣人,我们也不应该有太多要求,更应该培养自己的“向师性”。
老师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布置作业,一定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点上,家长和孩子都是外行人,有发言权但也要尊重老师的职业操守。
如果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合理,先看看自家娃学习情况,再私信找老师讨论下,是可以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必质疑老师的专业性,因为老师就算再不专业,教师资格证也是自己考的,教学经验也是自己积累的,换作你去讲课、教学生,你可以吗?
![]()
也有人说,可能是因为,义务教育免费,家长就觉得,免费的能有多好?可即使是免费的义务教育,老师也都是通过层层考核,最后才上岗教学的啊!
枕边育儿寄语:
我家俩孩子都是小学生,我每次跟老师留言,都是毕恭毕敬的,因为觉得,这个角色不光要有专业性,还得有大爱。我们家长每天面对一个、两个孩子,已经头疼得不行,一个班上四五十个孩子,每天朝夕相处,还要传授知识,换我们,能做到哪样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