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将围绕 “德育工作涵养五气” 展开,从正气、骨气、大气、锐气、朝气五个维度,结合教育理念与实例,撰写一篇贴合校长身份的德育工作大会讲话稿。
正文:(全文约2800字)
![]()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德育工作大会,既是对过去德育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更是对未来育人方向的校准与明确。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德育工作,就是为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打底上色”的关键。我始终认为,优秀的德育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像春风化雨般,在日常点滴中涵养学生的精神气质。具体而言,就是要着力涵养学生的“五气”——正气、骨气、大气、锐气、朝气。这“五气”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石,让他们成长为有品格、有担当、有格局的时代新人。
一、涵养“正气”:植德于心,坚守做人的“定盘星”
“正气”是做人的根本,是对真善美的坚守,对是非曲直的明辨。正如古人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涵养一身正气,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一)以榜样引领正气生长
我们要充分挖掘古今中外的正气典范,将他们的故事融入德育课堂。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到身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普通劳动者,这些榜样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学生的心灵。同时,要注重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美德少年”“校园文明标兵”等评选活动,让学生看到正气就在身边,从而主动向榜样看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二)以规则涵养正气品格
正气的养成离不开规则的约束。我们要通过制定和践行校规校纪、班级公约等,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培养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比如,在校园里,引导学生自觉爱护公物、尊重他人;在生活中,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诚实守信。当学生将规则内化为行为习惯,正气就会成为他们做人的“定盘星”,指引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涵养“骨气”:砺志于行,挺起精神的“脊梁骨”
“骨气”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诱惑不动摇的坚韧品格。爱因斯坦说:“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德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骨气,让他们在成长路上不畏风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
(一)在挫折教育中锤炼骨气
我们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败和挫折,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契机。通过开展“挫折体验”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学会直面困难。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输赢,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学习中,鼓励学生遇到难题不放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攻克难关。当学生在挫折中学会坚韧,骨气就会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他们拥有直面人生风雨的勇气。
(二)在文化浸润中厚植骨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骨气思想,我们要将其融入德育工作。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感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体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当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就能在精神上挺起“脊梁骨”,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
三、涵养“大气”:胸怀天下,拓展人生的“格局观”
“大气”是一种宽广的胸怀,是对他人的包容,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担当。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独善其身”的人,更是要培养“兼济天下”的人。德育工作要引导学生涵养大气,让他们跳出个人的小圈子,拥有更广阔的人生格局。
(一)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包容之心
集体是涵养大气的重要场所。我们要通过组织团队合作、集体活动等,让学生学会尊重差异、包容他人。比如,在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观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班级活动中,鼓励学生为集体荣誉贡献力量,懂得“独木不成林,单弦难成曲”的道理。当学生在集体中学会包容与合作,他们的胸怀就会变得更加宽广。
(二)在社会责任中提升担当意识
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拓展格局。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百态,体会奉献的快乐。比如,组织学生参与环保行动,清理社区垃圾;开展“关爱老人”活动,为养老院的老人送去温暖。当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就能涵养“胸怀天下”的大气,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四、涵养“锐气”:创新于思,点燃进取的“发动机”
“锐气”是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具备锐气,才能不断适应变化,开拓新的未来。德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锐气,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突破自我、大胆创新。
(一)在探究学习中激发创新思维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行探究式、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比如,在科学课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寻找答案;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发表独特的见解。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举办科技发明大赛、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让学生的创新想法有机会付诸实践。
(二)在鼓励尝试中呵护锐气锋芒
创新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包容他们的失败。当学生提出新奇的想法时,要给予肯定和引导;当学生在创新实践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明白,没有尝试就没有突破,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锐气才能得到呵护和激发,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发动机”。
五、涵养“朝气”:活力于身,展现青春的“精气神”
“朝气”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是青春的象征,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正如李大钊所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德育工作要培养学生的朝气,让他们充满活力、乐观向上,展现出青少年应有的“精气神”。
(一)在体育锻炼中焕发身体活力
健康的身体是朝气的基础。我们要重视体育教育,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跑步、跳绳等基础运动,到篮球、足球等团队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体质、释放活力。当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二)在多彩活动中培育阳光心态
我们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比如,举办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特长、收获快乐;成立音乐、美术、科技等社团,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当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成长的快乐,就能培育出阳光乐观的心态,始终保持青春的朝气。
老师们,涵养学生的“五气”,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引导,用爱去浇灌,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默默耕耘。让我们携手并肩,以“五气”涵养为抓手,不断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德育的阳光下,涵养一身正气、骨气、大气、锐气、朝气,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