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部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名校实验1个月0作业,结果出人意料

0
分享至

前两天,教育部发布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条措施》,明确提出: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以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



图源网络

消息一出,有家长和孩子很开心:“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每天做作业做到晚上11点,身体都学垮了。”

也有人担心:“少学一天,会不会掉队?”

其实,早在之前,就有一所名小学悄悄进行了一场更为彻底、更为大胆的实验——整整一个月,不留任何家庭作业。

没有作业的一个月,学生会放纵还是自律?成绩会下滑还是提升?这场看似“冒险”的实验,结果究竟如何?



1

一场无作业教育实验

“减负”这个词我们喊了很多年,但真正敢动手去做的学校却不多。

然而,就有一所学校,不仅做了,还格外彻底——他们尝试了整整一个月,不给学生布置任何家庭作业。

NO.1

一场精心准备的“教育留白”

说起来,这场特别的实验,源于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心中一个朴素却根本的疑问:

“我们能不能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学着安排时间?”

“如果完全没有家庭作业,孩子们会变成什么样?”

带着这个问题,一场名为“无作业月”的实验被小心翼翼地设计出来。

时间选在了六月,这个时候,新课基本讲完了,教学进入复习阶段。

复习期往往是“题海战术”的高峰,作业量猛增,但里面充斥着大量孩子已经会了的重复内容。

这时候,孩子们对作业的“抵触感”最强,也最需要自主梳理和查漏补缺的空间。

那该选哪些班级来试点呢?

学校把目光投向了四年级(1)班和五年级(7)班。这个选择有两层考虑:

首先,这两个班的老师配合默契,学生整体成绩在年级里也靠前。

选择他们,能最大程度地缓冲“无作业”可能带来的成绩风险,让实验在一个相对稳妥的环境中进行。

其次,这是关键的“成长窗口期”。

在校长看来,四、五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内心特别渴望“自己做主”,同时又还没直面小升初的巨大压力。





图源网络

此时,正是培养他们时间管理和学习自主能力的“黄金时期”。

所以,这并非一次天马行空、放任自流的冒险,而是一次在安全区内,旨在打破“作业=巩固知识”这单一思维的积极尝试。

它的核心目的,不单是“减负”,更是要把被作业填满的时间“置换”出来,交还到学生手中,看看他们会如何作答这份关于“自我管理”的全新考卷。

NO.2

当“减法”遇上“加法”思维

校长的想法很明确,态度也很坚定,但真正要执行起来的老师们,却最先感到了压力。

五年级(7)班的班主任一语道出了很多老师的共同担忧:

“家长那边要是不同意,我们该怎么办?”

这句话背后,是老师们在家校沟通中积攒下来的真实经验。

更深的顾虑,还来自对教学成绩的担心。



图源网络

一位负责带毕业班的教务主任坦言,原本打算“期末再加把劲,冲个好成绩”。

在她看来,复习阶段多做题,是保住成绩不掉的保险策略。

老师们的担心,很快就在家长那儿得到了印证。

消息一传开,五年级(7)班的一些家长就坐不住了,他们一起找到校长,当面表达了反对意见。

有的家长担心:

“孩子刚养成回家就写作业的习惯,被这一个月给打乱了,以后想扳回来就难了。”

更多家长焦虑的是升学:

“孩子马上六年级,眼看就要升学,一天都耽误不起啊!”

在他们眼中,任何看似“放松”的举动,都可能让孩子在未来掉队。



图源网络

他们还强调,现在班级成绩挺好的,取消作业简直是“冒险”,万一成绩下滑,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而孩子,不知不觉就成了这种集体焦虑的交汇点。

最终,实验能够启动,靠的是校长反复沟通后,与老师、家长达成的那份并不牢固的共识。

2

一个月后,结果令人意外

六月结束了,这场在议论声中开始的实验也悄悄落下了帷幕。

当初的担忧和疑虑,变成了一种带着惊喜的“没想到”。

NO.1

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

最让人欣慰的变化,是孩子们对待学习和时间的态度。

当来自外部的作业压力消失后,他们心里那种“我自己来安排”的劲儿,反而被唤醒了。

有的为了放学后能多玩一会儿,主动在学校见缝插针地完成学习任务;

有的自己画了“晚间计划表”,读书、运动、复习、发展爱好,安排得头头是道。

班里甚至流行起交流“省时小妙招”,大家互相学习怎么才能效率更高。

一种 “为了玩,得先高效地学” 的良性循环,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图源网络

学生的变化,也推着老师调整教学。

既然不能再靠课后大量的练习来“补锅”,那就必须把课堂每一分钟都用好。

老师们备课更用心了,讲课更精炼,也更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想尽办法在课堂上就把知识讲透、把兴趣点燃。

课堂效率提高了,孩子们当堂消化得更好,回家自学也就更轻松。

就这样,教学不再是老师单向的“灌输”,而是变成了 “老师高效引导 + 学生主动吸收 + 自己规划巩固” 。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这个转变的价值,远比一次考试得高分来得重要。

当我们敢于松开“作业”这根习惯的拐杖,孩子或许能学会走得更稳,甚至跑得更远。

NO.2

成绩没掉,还带来了惊喜

实验结束后,最牵动人心的考试成绩公布了,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甚至有些惊喜。

这两个“无作业”班级的整体成绩,和其他班相比并没有明显波动,依然保持在年级的中上游。

也就是说,作业的数量和最终的成绩,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简单的“越多越好”。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几个后进生的变化。

五年级(7)班有个男生,以前语数外经常只有十几、二十分,这次考试,他每门课都考到了70分以上。

还有好几个平时学习吃力的孩子,这次都超常发挥。

五年级(7)班的英语老师表示:

“因为不用批改那么多作业了,省下的时间,我就用来和这些学习困难的孩子聊聊天、说说话。”

她也在想,是不是这份额外的关注和真诚的交流,悄悄点燃了孩子心里的那团火?

这恰恰点出了传统作业模式下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老师的时间被堆成山的作业本绑住了,反而没有精力去关注最需要帮助的孩子。



图源网络

当统一的作业取消后,老师从“批改机器”中解放出来,能把精力转向更有温度的交流和个性化辅导。

这种 “被看见”、“被关心”的感觉,或许比重复做十道题更能唤醒一个孩子想要学习的心。

同时,当后进生不再每天被繁重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他们反而能以更轻松、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从而进入了“学得进去 → 获得信心 → 更想学”的良性循环。

3

“作业”的逻辑早该变了

这场为期一个月的实验,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成绩单上的数字。

它让我们看清了那些习以为常、却未必合理的教育逻辑。

NO.1

作业太多,反而会“烧苗”

在实验总结会上,校长用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点出了问题要害:

“农民种地,肥料施得太多,苗反而会被‘烧’坏——有些苗长不好,不是因为肥料不够,恰恰是给得太多了。”

我们的教育,不也常常在“过度施肥”吗?

那些我们深信不疑的“题海战术”、超量作业,就像过量的肥料。

我们总以为,作业布置得越多,就是对孩子越负责、越关心,却很少去想,这会不会也在“烧”坏孩子学习的秧苗?

看看那些在题海中渐渐失去光彩的眼睛,那些被重复训练磨灭的好奇心,那些在无休止抄写中消耗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在“烧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乔颖医生认为,“无作业日”的价值在于“留白”。

这份留白,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给孩子腾出呼吸的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创造力、学习与人相处、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找到自己内在的生命力。



图源网络

当时间被作业塞得一点不剩,生命的根系就无法自由伸展,最后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感到窒息,成长也因此停滞。

实验中那些后进生的进步,就是原本快要萎靡的“小苗”,重新获得了复苏和成长的空间。

因为对有些孩子来说,问题可能不是我们给得“不够”,而是我们给得“不对”。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简单粗暴地“越多越好”,而在于读懂每一株小苗真正需要什么,然后恰到好处地给予。

NO.2

从“听安排”到“学做主”

实验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很多孩子不是天生不会管理自己,而是我们从来就没给过他们机会。

当作业这个“外部指令”突然消失,一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是开心,而是茫然和不知所措。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每一天都被学校和家长安排得明明白白,一旦需要自己拿主意,反而一下子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我们习惯塞满孩子的每一分钟空闲,却忘了教孩子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而只有当孩子从“你们要我怎么做”变成“我自己想怎么做”时,他们才会真正感到被尊重,那种主动规划的内在动力才会被点燃。



图源网络

而将无作业日安排在中小学,其实是因为这阶段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绝佳时期。

小学课业压力还不算太大,有意识地“松手”,即使一开始真的落后了,再补起来也不困难。



图源网络

而孩子通过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自己负责获得的成长,远比被动接受任何现成知识,更能帮助他们在未来复杂的世界里,走得更稳、更远。

教育,其实是一场关于“舍得”的智慧:

舍得省下那些重复低效的练习,孩子才有机会去发展更重要的能力;

舍得放下对分数和排名的焦虑,我们才能看见孩子自己奔跑起来的力量。

当我们愿意在时间表中留出空白,也许恰恰是给了孩子书写未来的可能。

参考资料:

[1]人民教育-一个月没有家庭作业会怎样?看这所小学的实验

[2]小迷妈碎碎念-上海无作业日——这场教育实验中的“暂停狂欢”你怎么看?

[3]少年日报-上海重磅新规:中小学生每周一天“无作业”!各方反响如此强烈……

[4]去你的牛蛙-中小学的无作业日,还能持续多久?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河南14岁自闭症少年离世捐献器官和眼角膜,母亲:儿子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回报大家的爱

河南14岁自闭症少年离世捐献器官和眼角膜,母亲:儿子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回报大家的爱

极目新闻
2025-11-03 11:39:29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军事 |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行之际,国防部长董军对小泉进次郎怎么说?

新民周刊
2025-11-03 09:06:39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争议!全红婵与王伟莹第2跳明显不在同一节奏 裁判打出8分同步分

风过乡
2025-11-03 08:22:39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0-2与2-3落后逆转!王艺迪领奖与小莫开心大笑 世排反超蒯曼升第4

0-2与2-3落后逆转!王艺迪领奖与小莫开心大笑 世排反超蒯曼升第4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3 04:43:45
争议!全红婵第2跳明显不同步,和陈芋汐同分,网友:东道主优势

争议!全红婵第2跳明显不同步,和陈芋汐同分,网友:东道主优势

念洲
2025-11-03 10:29:14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美军再度遭遇耻辱时刻:中国海军6艘战舰包围,815舰插入南海演习

美军再度遭遇耻辱时刻:中国海军6艘战舰包围,815舰插入南海演习

松林看世界
2025-11-03 07:08:25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2 15:31:49
西安一女护士遭男友杀害案今日开庭 家属称死者生前被多次殴打,诉求判男方死刑

西安一女护士遭男友杀害案今日开庭 家属称死者生前被多次殴打,诉求判男方死刑

红星新闻
2025-11-03 08:37:28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退休后3年必办3个证,少1个可能少拿万元

白浅娱乐聊
2025-11-01 12:22:04
美防长涉华言论自相矛盾,军事专家:典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美防长涉华言论自相矛盾,军事专家:典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6:47:47
现在,压力给到了上海

现在,压力给到了上海

梳子姐
2025-11-03 11:52:51
央视力荐却遭全民抵制!《澎湖海战》因历史观争议,60亿票房梦碎

央视力荐却遭全民抵制!《澎湖海战》因历史观争议,60亿票房梦碎

麦大人
2025-11-01 22:53:33
萝卜快跑披露周单量超25万单

萝卜快跑披露周单量超25万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2:40:21
天涯神贴:普通人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天涯神贴:普通人家孩子的最好出路

前沿天地
2025-11-03 07:42:49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震惊!李连杰贴了假皮肤?豪宅泳池光膀子自证清白,引发网友质疑

火山诗话
2025-11-02 11:19:05
泪目!王艺迪夺冠后直言将胜利送给中国队 扛巨大压力只字不提

泪目!王艺迪夺冠后直言将胜利送给中国队 扛巨大压力只字不提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3 04:28:29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亮剑》20年后,两位演员遗憾离世,漂亮的“秀芹”低调嫁人

三楼的猫头鹰
2025-11-02 15:31:48
李春平268亿财产遭哄抢?孩子生母首发声,晒一家3口合影公开内情

李春平268亿财产遭哄抢?孩子生母首发声,晒一家3口合影公开内情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3 09:27:06
2025-11-03 13:55:00
新东方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
新东方,旨在提供有文化价值的教育、生活、文旅服务。
1181文章数 1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AI时代应该培训小朋友什么能力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亲子
时尚
健康
数码
手机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数码要闻

梦幻跨界产品:微波炉改造成PC整机!门作为显示屏、主板置于转盘

手机要闻

vivo X300 系列手机行业首发全新摇一摇群组分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