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前国内豆粕市场正置身于一个典型的“三角博弈”困局之中:“高供应”的确定性现实、“低需求”的持续性压力,与 “进口成本”的潜在支撑相互角力。这使得市场既缺乏单边上涨的驱动力,也因成本锚定而难以深度下跌。后期行情走势,取决于三方力量博弈情况。
一 供应端:大豆到港充足,油厂压榨活跃(空)
近期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持续处于高位,目前大豆基本为南美大豆来源于巴西,巴西的高产量成果保障了国内大豆原料供应,10月国内大豆到港量在950万吨左右,据Mysteel农产品团队对国内各港口到船预估初步统计,预计11月国内到港量将上升至969万吨左右,12月大豆到港量出现转折预计下降至700万吨左右。由于短期大豆原料供应充足,且油厂压榨利润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部分地区仍有盈利),国内主要油厂的开机率和压榨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高开机率意味着豆粕的产量十分可观,市场现货供应极为宽松,目前国内豆粕库存在百万吨以上,11月的国内大豆高到港,油厂高开机,下游消化疲软,预计豆粕库存居高难下,压制豆粕现货价格。
二 需求端:养殖需求低迷,饲企豆粕库存充足(空)
生猪价格长期在成本线以下徘徊,养殖端陷入疲软状态,一方面削弱终端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影响饲料需求,另一方面为控制养殖成本,部分养殖户会寻求低成本其他粕类对豆粕进行替代,最终都会影响豆粕需求,叠加,目前国内下游饲料企业库存充足,大部分豆粕头寸建在30-40天左右,继续追加库存的积极性不高,采购策略极为谨慎,目前多执行合同提货为主,现货逢低补货,观望情绪强,滚动补库为主。
三 CBOT大豆期货走强,带动连粕主力(多)
截至10月30日,CBOT大豆主力报收于1076.28美分/蒲式耳,近期美豆期货不断上涨,前期高点至1108美分/蒲式耳,国内连粕主力01合约跟随外盘上涨报收于2994元/吨。国内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因此CBOT美豆价格是连盘豆粕期货的“定价之锚”。即便国内供需再弱,当豆粕价格跌至接近甚至跌破进口大豆的压榨成本线时,油厂就会产生强烈的挺价意愿,因为亏损性销售不可持续。10月30日中美在韩会晤释放高度乐观情绪,较好的美豆出口前景支撑美盘,由于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市场无法获得美豆出口和收割进度等关键数据,但收割期间天气炒作情绪对美豆盘面走势有较大影响,后期仍是一个关键点。
总而言之,豆粕市场正处多空拉锯战中。小编认为,短期豆粕现货价格受高供应,弱需求格局影响上涨动力不足,震荡为主,中长期随着大豆到港量减少及进口成本支撑豆粕现货价格震荡偏强。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