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一直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中国AI走向世界。”2016年,曹旭东与几位清华同窗共同创办了Momenta。彼时的自动驾驶,在中国尚属初期阶段,标准不清晰、技术不统一,热度与泡沫并存,机遇与挑战共舞。
10年后,在全球TOP 10车企中,已有7家世界巨头与Momenta建立了合作。此时的Momenta,累计合作车型超160款,国内城市NOA市占率达60.1%,稳居榜首。
正如大家所见,Momenta已成长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驾驶头部力量。但这一领域从不缺乏独⻆兽企业和行业黑马,守擂比打擂更加不易。在快速迭代的智驾竞赛中,Momenta如何持续激发研发活⼒,维持自身龙头地位?
10月,曹旭东在出席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期间,接受《汽车观察》采访,就产业趋势、行业竞争、技术出海、安全框架、AI驱动和L4技术迭代等话题分享见解。
胜仗基因:从规模效应到技术信仰
“智能驾驶具备很强的规模效应,主要体现在数据、体验和成本上,而Momenta对此拥有先发优势。”曹旭东对《汽车观察》解释道,更大的规模会产生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数据会令大模型学到更多的行为,从而带来更好的体验,以此形成闭环。
自2022年首次实现量产搭载后,Momenta凭借更早的规模化布局成为行业先行者。曹旭东强调:“对人工智能的信仰和对技术创新的热爱同样重要。一家好的公司来自好的业务,好的业务来自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来自好的技术,好的技术来自好的团队和好的文化。”
![]()
Momenta创始团队80%都有着技术背景,且技术背景全都与深度学习相关。这些来自清华、中科大、MIT和CMU等高校的技术人才,时刻冲在人工智能第一线,依靠严谨的科学思维与工程素养,不仅塑造了Momenta的研发节奏,还构成了Momenta能打胜仗的独特技术基因。
凭借对AI技术演进方向的直觉以及对数据驱动算法模式的信仰,Momenta很快就确立了“一个飞轮,两条腿”的产品战略。其中,“一个飞轮”是指依靠数据飞轮,包括三个关键因素——数据驱动、海量数据和闭环自动化;“两条腿”是指量产辅助驾驶(Mass Production)与自动驾驶(Scalable Robo)。
例如,基于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实现了5-10倍的提升,充分体现了Momenta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德系三强集体投票,Momenta成关键变量
作为行业首个量产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的企业,Momenta正快速实现量产辅助驾驶的规模化落地。截至目前,搭载Moment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规模已超50万辆。尤其是在今年下半年,宝马、奥迪和奔驰相继与Momenta达成合作。
7月,宝马集团宣布与Momenta达成合作,双方将聚焦智能驾驶辅助前沿领域,合力打造基于飞轮大模型的中国专属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应用在包含国产新世代在内的多款车型上。
9月上旬,AUDI首款豪华电动车型奥迪E5 Sportback正式上市,该车搭载了由奥迪和Momenta联合打造的行业首个具有专属“驾驭感”的辅助驾驶方案。
9月下旬,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基于Momenta飞轮大模型,双方联合研发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即将发布,并率先搭载于今秋上市的国产全新纯电CLA车型上。
![]()
越来越多的案例与实践证明,Momenta正在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以及左右汽车新时代发展方向的关键角色,甚至是跨国车企参与“下半场”竞逐的胜负手。
曹旭东指出:“智驾成本在下降的同时,智驾体验却在快速增长,这将导致智能驾驶会成为行业的标配。而产品安全性和体验正以每两年十倍的速度提升,预计未来4-6年,有望达到甚至超越人类水平。”
相比早期大模型只会模仿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很多初分布的长尾场景中可能不安全;强化学习的好处是在环境中去探索,当环境覆盖率足够高、云端使用模型足够多、算力足够大时,是有机会达到甚至超过人类驾驶水平的。
快与慢的博弈:中外车企殊途同归
2025年,被视为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年。Momenta因而成为不只⾃主品牌、新势⼒品牌、国际品牌,还包括主流合资品牌首选的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尤其是成为后者新品爆款密码。
数据显示,广汽丰田携手Momenta实现年内最大规模OTA,8月销量创历史新高,高达66060辆。其中,率先搭载Momenta 5.0智能驾驶辅助及首批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的铂智3X,8月交付量为7324辆,实现环比四连涨。
![]()
同样是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的上汽通用别克至境L7,大定破1.2万辆,七成用户选择了智行版;东风日产N7(参数丨图片)则搭载了与Momenta深度合作定制的基于一段式端到端飞轮大模型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8月交付量破万辆,成为行业交付速度最快的合资纯电车型。
⾯对不同客户,国内外车企与Momenta合作诉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有一种声音认为,合资车企智能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中国本土科技公司,Momenta成了合资车企的救星。
![]()
曹旭东如何看待这一观点?首先,他高度肯定了合资车企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贡献,“中国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合资车企之中,标志着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高速发展,并将走向全球。”
其次,他认为两边合作诉求既有不同,也有趋同,“目前来看,两边逐渐趋同。中国车企因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做规划和决策时,考虑得更周全了;而外资车企在看到中国电动化和智能化飞速发展后,也认识到想清楚再干的模式可能跟不上中国发展速度,所以,他们也开始边想边干、边干边想,最终殊途同归。”
智驾平衡术:统一安全与个性体验
一方面,搭载华为、Momenta等主流智驾⽅案的合作车企和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对于车企来说,智驾方案过于集中且统一。这是否会造成整个汽车产业智能化水平同质化加剧?面对不同客户,Momenta如何解决智驾方案差异化与统一性的问题?
![]()
曹旭东对《汽车观察》表示:“首先,统一性可能更重要。比如在安全上,只有好与更好,没有差异,Momenta要做的就是在硬件配置不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安全拉到同一水平;其次,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驾驶体验上,Momenta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车型,去适配不同的驾驶风格,大模型能够输出多条驾驶轨迹,可以通过配置化的方式去实现差异化。”
不难看出,Momenta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并非简单的供应商关系,而是“供应商+战略伙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是合作一代并且规划一代或预研一代。
预见超级玩家,迎产业最严“过滤器”
如果说自动驾驶的上半场是高阶辅助驾驶,那么下半场则是走向无人驾驶。在曹旭东看来,无人驾驶也分上下半场,甚至会有一些新的超级玩家进入,“到时候中国市场可能就剩下2-3家头部企业,全球市场可能也就剩下3-4家。”
与此同时,安全也为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在迈向高阶智驾过程中,Momenta最需要补齐的安全短板是什么?“安全确实是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据曹旭东透露。
![]()
2025年9月17日,工信部宣布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按照时间表,该标准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15日,预计202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这是国内首次针对L2级辅助驾驶制定的强制性国标,意味着给处于风口的辅助驾驶画下一条标准线,如达不到标准,就不能称之为L2级辅助驾驶。
“一旦强标落地,并且能有效执行,中国的智能辅助标准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先进、最严格的标准,弥补了行业重大短板,有利于整个智能辅助驾驶在安全上的持续发展。”在曹旭东看来,Momenta持续穿越技术周期的要义来自以客户价值为中心,不光是OEM,还包括汽车用户。所以,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整个公司的技术体系也是围绕着安全价值去构建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