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窗口”折叠进一枚小小的二维码,把“档案室”搬进云端,把“房产证”写进信息卡片……10月3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河北雄安新区获悉,雄安新区企业码创新应用系统29日正式上线。公众通过扫描营业执照右上角的二维码,就可通览企业登记、股东情况、许可证、荣誉证书、监管等涉企信息。所有信息可实现48小时动态刷新。
![]()
“企业码”是企业的“数字身份证”,也是政府的“服务入口”,更是政企互动的“统一母语”。
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局长高立春介绍,“扫码即画像、指尖即办事、数据即信用”的背后是“1+3+N”硬核架构:1个数字底座、3大品牌服务(码上查、码上办、码上享)、N个高频场景,48小时动态更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目前,17万卷企业档案已被装进手机。
当天,首批1000家试点企业“自己的企业码”正式亮相。“不用跑政务大厅,也不用复印材料,一张图抵千言万语。”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刘桂轩需核实企业名下房产信息,他只需扫码,通过“不动产信息”卡片,就可看到企业名下宗地、房产、抵押状态秒级跳出,所有信息与登记系统同步。刘桂轩直接把截图写进风控报告。他笑称:“这感觉就像把房产证放进了电子钱包。”华能招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主管张裕武对准营业执照右上角“滴”一声,登录企业码,电子营业执照自动唤起“档案云柜”,该企业设立以来的全部企业档案按时间轴排列,勾选、打包、带水印、防篡改PDF一键生成,微信发送完毕——全程47秒。
当天,“企业码”还上线了手机上的“信用急救室”——信用修复、公共服务、经营范围“自主秀”——经营范围自主公示等特色专区。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还将通过“企业码”迭代上线更多“享、查、办”业务场景,力争让“扫码办事”成为雄安企业的肌肉记忆,让更多创新故事从“码”上开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