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强降雨影响,
邛崃市多条河道
及灌溉渠道出现不同程度水毁。
今年以来,
全市科学规划、统筹兼顾,
抢抓施工黄金期,
加快推进2024年
河渠洪灾水毁民生修复治理项目建设。
![]()
![]()
![]()
![]()

10月30日,记者在桑园镇和乐村水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搅拌机不停运转,工人们紧密配合,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崃岭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主要进行混凝土面板浇筑,20多名工作人员同时在岗,“我们全程监督项目实施,确保安全、质量和进度。”
水毁修复治理项目
作为邛崃市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此次水毁修复治理项目是对灾害影响的系统性回应。
![]()
项目涵盖三大核心板块:
在文君、临邛等13个镇(街道)的23个点位,修复渠道近5000米、新建及修复护岸1300米;
对南宝山、天台山等5个乡镇的文井江、䢺江河等河流,实施近2000米堤防修复;
针对平乐、临济段石头河的15个水毁点,完成2100多米护岸修复。
![]()
结合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多点位同步开工。同时,为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严格按相关标准规范作业,加强现场管理监督,并定期检查验收工程质量。
市水务局防汛抗旱科负责人游浩然表示:
“今年民生水毁项目下设3个子项目,河道水毁项目已完成4个点位,剩余4个在建;石头河项目已完成11个点位,剩余4个在建;灌溉沟渠项目已完成8个点位,其余在建。整体进度达60%,预计11月底完成主体工程,12月全面完工。”
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一次针对汛期水毁的“应急修补”,更是构建现代化防洪减灾体系的关键举措。
![]()
下一步,邛崃市将持续通过系统性工程构建防洪安全网,同步保障农田灌溉与河道生态,实现“防洪安全、农业稳产、生态修复”三重效益,筑牢民生防洪屏障。
记者丨王生荣 冉定立
编辑丨阮馨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