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成了网上在逃人员
妻子急得团团转
一位“民警”说能“花钱捞人”
可15万花出去后
他却没了踪影
![]()
![]()
近日,思明区检察院办理了
一起假冒民警的诈骗案
为大家敲响警钟!

案件回顾
2023年7月,小丽的生活因一场突发变故陷入混乱——其丈夫小明(化名)被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焦急之下,她四处探听能够解决此事的途径。在此期间,一位朋友向她介绍了许某某,并称其“有门路”。
双方见面时,许某某身着类似警服的服装,并且声称能够查询到小明的案件办理进度,还一再表示可以“帮忙运作”。
![]()
图片为AI生成
面对许某某表现出的“胸有成竹”的态度,小丽完全相信了他的说辞。2023年8月,她按照许某某的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13万元;同年8月29日,又当面交予其2万元现金,并再三嘱托“一定要尽快办理”。
![]()
图片为AI生成
然而款项支付后,许某某的态度迅速转变。每当小丽致电询问进展,他要么以“正在走流程,别催”为由搪塞,要么拒接电话,直至最终彻底失联。
![]()
图片为AI生成
至此,小丽才逐渐意识到
自己可能已陷入骗局!
她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核实后发现
许某某并非警察身份
其所声称的
“疏通关系、插手办案”等
均属虚构
![]()
经查,许某某骗来的15万元
早就被他用来日常挥霍
买新衣服、请朋友吃饭、
还信用卡......
![]()
2024年11月,被告人许某某主动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检察机关积极敦促被告人赔偿被害人损失,被告人家属代为退赃,取得被害人谅解。
公诉机关认为,许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人民警察,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金额为人民币15万元,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采纳公诉机关建议,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许某某有期徒刑。
检察官提醒
当亲属涉嫌违法犯罪时,请务必保持理智,通过正规法律途径寻求解决。切勿轻信“花钱能疏通关系”“找人能摆平”的承诺,避免落入骗局,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审:戴锦霞、洪萱茹
二审:董文静、陈少伟
三审:李晓龙、戴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