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5月,在英国士兵的监视下,德国士兵正从丹麦有序撤离。
![]()
1945年5月,欧洲大陆的硝烟逐渐散去,德国军队开始从占领多年的土地上撤离。丹麦,这个被纳粹德国占领了五年的国家,终于迎来了自由的曙光。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这位来自《LIFE》杂志的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
德国军队的撤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复杂情感的过程。1940年4月9日,德国军队发动“威悉演习行动”,迅速占领了丹麦。丹麦政府选择了不抵抗政策,使得国家在形式上保持了独立,但实际上完全处于德国的控制之下。五年的占领期间,丹麦人民经历了物资短缺、言论受限的艰难岁月,但抵抗运动也从未停止。随着盟军在东西两线的推进,德国的败局已定。1945年5月4日,德国驻丹麦军队司令冯·汉内肯(Von Hanneken)在弗伦斯堡签署了投降书,标志着德国对丹麦占领的正式结束。
![]()
乔治·罗杰的镜头捕捉到了德国军队撤离时的场景。士兵们神情疲惫,许多人低着头,默默收拾行装。他们的制服已经破旧,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这些士兵中的许多人并非狂热的纳粹分子,而是被战争机器裹挟的普通人。罗杰的照片没有刻意渲染胜利者的喜悦或失败者的颓丧,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结束时的真实氛围。
![]()
与此同时,丹麦人民的表现也令人深思。在德国军队撤离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报复行为。相反,许多丹麦人选择以沉默或克制的态度面对这些曾经的占领者。这种反应或许源于丹麦人在战争期间形成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们对德国的占领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五年的共同生活(尽管是不平等的)也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纯粹的敌我界限。
![]()
![]()
![]()
![]()
![]()
![]()
![]()
![]()
![]()
德国军队离开丹麦是欧洲战后秩序重建的一个缩影。1945年5月不仅是丹麦的解放时刻,也是整个欧洲从战争转向和平的关键节点。随着德国的投降,欧洲各国开始面对战争留下的巨大创伤:城市的废墟、经济的崩溃、人口的流离失所,以及更为深重的道德和心理阴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