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近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吉林长春、重庆歌乐山将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进一步提升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协同合作。
10月20日,长春国家气候观象台正式获批建设,这将填补吉林省在国家气候观测体系中的空白。
吉林是我国重要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东北冷涡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设立长春国家气候观象台,不仅能填补松辽区气候观测空白,提升松辽区气候风险抵御能力,还为护航“黑土粮仓”、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精准性、掌握流域气候趋势、优化能源转型发展、畅通东北亚交通运转等提供可靠数据基础。
![]()
长春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示意图。吉林省气象局供图
目前,东北地区有3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其主要观测方向分别为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及海洋气象观测、草原生态及牧业观测。长春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重点为平原和大城市气候观测、黑土地及山地林区气候观测、湿地生态气候观测等,形成覆盖“城市-农田-湿地-森林”多生态系统的协同观测网络。
根据规划,长春国家气候观象台将在2025年至2030年分步实施,重点建设九台主站、绿园分站和查干湖分站三个观测基地,构建完善的观测体系和科研平台。围绕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协同机制、黑土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东北冷涡等开展研究型业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共建共享的气候观测与研究中心;发挥百年气象站资源优势,构建集科研、教育、科普于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另外,10月23日,中国气象局批准在重庆建设歌乐山国家气候观象台。
重庆地处青藏高原向中国东部平原过渡的关键地带,地理区位、复杂地形与高强度人类活动共同导致当地气象要素时空差异显著,塑造出独特的山地城市气候,是开展山地城市气候及气候变化特征观测和研究的天然实验场。
设立歌乐山国家气候观象台,有助于重庆构建山地城市多圈层天地空一体化观测网,形成具有辐射带动效应的山地城市气候研究成果。该观象台将助力重庆探索山地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气候安全等国家战略提供支撑。
![]()
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沙坪坝区气象局供图
歌乐山国家气候观象台将以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和重庆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为主站,开展山地城市冠层监测、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监测等,构建“山地-河网-城市”多圈层一体化观测网;研究山地城市的气候效应,研发精细化气候治理技术,持续提升在山地城市规划辅助、城市天气气候监测及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气候治理精细化能力,助力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韧性城市和美丽城市建设。
此前,我国已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持续开展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长期、连续、立体、综合观测,获取涵盖全部基本气候变量的长序列、全方位、高精度、无缝隙观测数据,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编辑 刘梦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