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1月7日)
我们将迎来立冬节气
“立”为始,“冬”为终
这是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朔风起,万物藏
大自然将迎来新一轮枯荣
冬天来了!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
图片为AI生成
此时节,天转寒凉,秋意却未散尽,橙黄橘绿,霜叶缤纷,各种色彩“碰撞”交织,晕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是一种纯粹而浪漫的欢喜。
明天,天津降温+下雨+大风
今天夜间我市仍以多云为主,市区最低气温在10℃,后半夜到明天早晨有轻雾,能见度较差,驾车的朋友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
预计明天开始,气温还将继续下降,明天最高气温在12℃上下,体感阴冷,大家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谨防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除了气温下降,明天我市下午到夜间有小雨天气,大风也将来扰,大家外出注意随身携带雨具,雨天道路湿滑,出行注意安全。
周末(8-9日)大风天气还将上线,有偏北风4-5级,阵风可达6级,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注意提前做好防风措施。
又要吃饺子了?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人喜爱在立冬这天 吃饺子。
在南方各地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比如江西人喜食鸡和白萝卜炖煮的汤品,温补养生。在江苏南京,人们偏爱 吃葱,以抵抗冬季湿寒,潮汕地区则有“立冬 食蔗 不会齿痛”的说法。
立冬养生,注意这些事
今天,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冬)有关情况。
![]()
立冬之后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觉得“冬补就得大补”,担心不补就会抵抗力下降,民间流行用“膏方”进补,膏方是否人人适用?
发布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齐文升表示:冬季进补是古人的传统智慧,但是冬补不等于蛮补,膏方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补剂。
齐文升介绍,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服用膏方,一个是体质湿热的,第二是存在急性感染的一些患者,比如像感冒发烧,或者有肺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这些急性感染的,第三,膏方一般是含糖的,所以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要尽量不吃,它对血糖的控制很不好。
![]()
立冬时节,天气寒冷干燥,肺部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对于慢阻肺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中医保健方法呢?齐文升介绍,慢阻肺的病人平常一活动就气喘,吸气吸不深,中医认为,除了和肺本身有关系以外,肾不纳气也是原因之一。立冬以后天气慢慢寒冷了,在这个时期,中医认为是“寒伤肾阳”的。如果冬季日常生活中用食疗,或者外治的方法,温阳补肾,也会帮助慢阻肺患者平稳过冬。
第一个方法,就是食疗的方法。中医认为,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比如像熟地、黄精、人参、枸杞子等等这些中药,有温肾补肾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使用,熬粥或者煲汤。
第二,冬季寒冷,所以还要固护人体阳气,可以采取一些外治的方法,比如艾灸关元穴。另外可以选择艾叶、干姜、肉桂煎水泡脚,或者把这些中药装入布袋,用水打湿,微波炉加热,用它热敷肚脐,这些方法都可以起到温肾保肾的作用。
第三点,对肺有保健作用的一些穴位,也可以选择按摩。
第四点,冬季天气寒冷,但是还要适当运动锻炼。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今夜
多云转阴,后半夜有轻雾
微风,最 低10℃
11月7日 星期五
上午:阴,早晨有轻雾
下午到夜间:小雨转阴
微风,12到9℃
体感温度11到8℃
11月8日 星期六
白天:阴转多云
夜间:多云转晴
微风转偏北风4-5级
15到7℃
体感温度15到5℃
11月9日 星期日
晴间多云
偏北风4-5级阵风6级转微风
14到4℃
体感温度13到2℃
11月10日 星期一
晴转多云
微风,14 到4 ℃
体感温度14 到2 ℃
11月11日 星期二
多云转晴
微风,15 到5 ℃
体感温度14 到5 ℃
11月12日 星期三
晴间多云
微风转西北风3-4级
16 到6℃
体感温度15到4℃
11月13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微风, 14 到4℃
体感温度14到3℃
来源:天津交通广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