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木白
这件事私信里好几个朋友发来了,说,木白抽空写一下吧。
就是下面这个新闻:甘肃某地一家私企供暖公司,投资三个多亿,获得30年特许经营权,但仅仅运营了5年便被当地主管部门强行接管了。
![]()
无独有偶,山东某地的也是一家私企供暖公司,也是通过招商引资过来,而且很多年都被当地表彰,但自从拒绝担保发债后就是这问题那问题,到现在在将要收取暖气费的时候被强制接管了。
![]()
到这里,先看媒体报道下网络的评论,探讨的多为营商环境和落后的原因。
![]()
至此,几个个人观点:
一是,就这件事,不敢议论,因为一是除了媒体报道的信息之外,其他的不得而知,尤其是这样的事情你说多了,会有极高概率被跨省的风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看看网络上的写作者以及一些活跃的大v都沉默不做声,因为风险确实在这里。
为了还能继续写几年,我也不敢评论。能说的只有一句,流氓流氓一时爽,过了秋天必遭殃。
二是,这件事我感兴趣的点是甘肃的那个人情暖气费收不上来的细节。在媒体的报道上可以看到,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1000多欠费户是人情关系户。一些领导给我们董事长,总经理打招呼不收暖气费,要给个人情,甚至还有一个法院的工作人员直言已经几年没有交过暖气费了。
那么为何这么多的人情,为何法院这么牛逼,用别人的暖气可以不交钱?
暖气公司的一位主任告诉记者说:如果不免除的话,我们做工作可能就会遇到阻碍。
事实就是这样,现实中很多小县城就是这种江湖,你做得好不如人情世故来的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如果家里在这个县城没有很铁的亲戚担当什么局长,科长,县长之类的,那么可以说,你的工作就会遇到阻碍。像这两家供暖公司就属于头铁的投资者,显然在当地没有亲戚,还砸钱投资了,尽管忍气吞声,法院啥的,政府部门都落下了人情暖不去收,依旧是做不下去。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个小县城,是一个富饶的矿区,有几个外地头铁的投资者便想着在野蛮增长的时候大捞一笔,然后投资建矿,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局哪个长热情奔放,勾肩搭背,像是亲兄弟。在这个亲兄弟的氛围下,附近的那些镇民是不会找麻烦的,因为一旦找麻烦就会有来自上面的权力之手打击,但矿建好了,运营一两年后,老实巴交的镇民便会在一些“黑手”的挑唆下找麻烦了。譬如说你的矿噪音大,那么OK,停产几天,投资者赶紧上上下下疏通关系,再过几天,你送货的车不能走这个镇的路,因为会给当地居民造成安全隐患,那么OK,再停产几天去疏通关系,到了最后,投资者发现这玩意是个无底洞,你赚的这些是没有办法填满这些洞的,最后将投资款全部扔进去,还撇下一大波外债就连夜灰溜溜逃走了。
其中一个投资者和我关系还不错,当年意气风发也算年少有为,与我几次一起吃饭,到后来某一天我去市区办事,结果发现这个当初身价几千万的矿老板正落魄的在小破街头蹲着和几个老年人玩斗地主。是那种很憔悴,一眼就可以见到的贫穷落魄。当时我都不敢认了,确定后拉着他去附近的小饭馆吃饭,然后就是寒暄叹息,也了解了很多的内幕。
也是在那次之后,他的所有都没了,豪车,漂亮的媳妇,连手上几万块的表都没了。自此一蹶不振。他说他失败就失败在太相信那群XX,也恨自己没有生在那样的XX家庭。当然现在那些不文明的人在前些年也被绳之以法了,但这是后话。
三是,从这则新闻,到上面我所说的两个观点,大家看到的是什么?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在一些负面不断,可以一手遮天的小地方,如果你是生存在这个地区,很不幸又是普通人的身份,那么为了自己也好为了下一代也罢,尽快逃离,如果说你是个想要做一番事业的人,也要对这些不文明的地区有所保留,可以的话就是看都不要看一眼。
还要说什么?
曾仕强说了一句话:“从现在开始,遇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东西进来,第一个把嘴闭起来,养成习惯。”
也所以,曾仕强作为文化人生存的有滋有味。
现在的环境下事实上遵循曾仕强老师理念的写作者已经越来越多,包括我也在找寻新的出路,因为实话实说的写作无法生存下去了。没有广告,全依赖读友打赏是不现实的。
我最近写随笔,但随笔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写作方向。最近我也是焦虑。
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