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针对中小微企业用地难题,近年来,浏阳市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为抓手,通过精准供地、高效审批等措施,破解集体土地“不能用”“用不好”难题,为浏阳经济发展和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目前,浏阳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已在全市常态化运作。截至2025年1月底,累计完成入市成交541宗、面积11304.98亩、成交价款19.540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200多家。
![]()
(浏阳市城市风貌。浏阳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优化供给 分类入市
地其实一直在那里,关键是怎么用起来。
根据改革试点要求,浏阳市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探索“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
作为试点城市,没有可借鉴的先例,必须主动破局。浏阳创新实施“市镇同步、镇村一体”规划编制模式,同步开展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31个涉农乡镇(街道)国土空间规划和29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化零为整、化闲置为可用、带规划入市。有了规划依据,一块块“沉睡”的集体土地得以和国有土地一样顺利交易。
浏阳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的规划是一级一级地推进,现在是市、镇、村三级同步启动、实施,上下传导、高效衔接,将相关产业用地直接落实到了具体地块,更加实用、好用。”
地能入市了,交易也有章法。浏阳进一步打造“分类入市”机制,同一个地块必须聚焦一个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在产业基础好的乡镇,入市土地主要用于打造工业聚集区。比如,在普迹镇建成以建筑材料、家具、医疗用品为主的产业聚集区,迅速吸引42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200多个,年产值达10亿元。
![]()
(浏阳市永安镇西湖潭村农地入市后引进的产业园区项目。图源新华社)
在宜居宜游的乡镇,入市土地主要用于民宿需求和旅游配套。集中供地以来,吸引了更多高端民宿,浏阳民宿规模和数量与2019年底相比均实现成倍增长,营业收入年增长50%以上。
对于花炮产业链较完备的乡镇,探索花炮企业“定量不定点”用地规划管控模式,有效满足了花炮企业线性用地及安全整扩改用地位移需求,办理规划用地手续减少了费用也更加省时,有力推动了浏阳花炮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动服务 高效审批
“安排专人跟进指导,全程提供‘帮代办’服务,用地手续办理顺畅高效。”贝恩医疗总经理袁格兰告诉记者,项目落地浏阳以来,很快就拿到不动产权证,心里更踏实。
近几年,浏阳制定产业准入和生态环境保护准入要求,对拟入市产业项目进行联合会商把关,与自然资源、花炮、应急、文旅等部门协同,为项目定制个性化、全流程的审批服务清单,全力服务投资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
2024年是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收官年。为帮助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市自然资源局主动靠前服务,为浏阳佳海产业园等17个重点拟入市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所有项目地块在试点结束前完成网上挂牌。
浏阳明确依法入市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同等类型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享有同等权利与责任,创新实践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权实现形式。截至目前已办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登记156宗、抵押金额约85.5亿元,有效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价值,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不动产权证可以用于抵押和转让,为企业扩产提供资金保障。”湖南鑫鸿晖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部分厂房闲置,该公司计划转让以回笼资金,却受制于“整宗转让”规定,无法实施。
浏阳市自然资源局主动了解企业需求,创新推出“按栋分割登记”模式,在确保每栋厂房可独立使用且配套完整的前提下,支持分栋办理登记,不仅帮助企业盘活资产,还助力企业每月节约利息10多万元,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