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日本半导体封锁110家中企,涉及几乎全部领域,制裁远比美国猛烈

0
分享至



日本官方悄然更新了一份出口管制清单,一口气把110家中国企业列入限制对象。

日本以维护高技术出口为由,决定对中国企业收紧供给。可细看被列入清单的企业名单,再看被限制的产品项目,什么光刻胶、电子特气、甚至连冷却器都上了封锁对象,这哪是维护?

日本这次出手,比美国还狠。美国此前的制裁大多集中在高端芯片设计和先进制程设备,而日本直接从原材料、零部件、工艺配件一路封到辅助设备,几乎把中国半导体从设计端到制造端的所有关键依赖点都打包拉黑。



主动出击,盘算越来越明显

日本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下手,并不是一时冲动。

从22月开始,日本经济产业省就已经在试探性地扩大出口管制范围,最初的清单里只有42家中企,涵盖范围也相对有限。到了9月,这份名单直接扩充到110家,涵盖范围几乎等于整条中国半导体产业链。

能想到的关键环节,几乎都在限制中:芯片制造用的高纯度硅片、光刻胶、特种气体、湿法清洗化学品、超高精度冷却器件……连制造车间的温控系统都没放过。

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因为日本在半导体材料和高端设备的全球市场里,确实占有极高比重。

比如光刻胶,日本企业控制着全球超过80%的高端产品市场;高纯度硅片,占比超过60%;电子气体也有三分之一的产能集中在日本。



但问题来了:日本这么干,是为了什么?真的是为了配合美国所谓“科技脱钩”的大旗?还是本身就想借机重塑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从目前的动作来看,后者的成分越来越明显。日本在先进芯片制造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台积电和三星,甚至连Intel都甩它几条街。

既然在制程上没优势,那就死守材料和设备端,把这块地盘武器化,变成“谈判筹码”。一句话——我不能领先,但我能决定你能不能跑。

日本政府高调封锁,中国企业当然不好受。但别只看到表面的“技术封锁”,背后真正埋单的,其实是日本本土的半导体企业。

最典型的就是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这家公司原本是全球第三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2024年对中国的营收占比高达35%。



政策一出台,半年不到,对华销售比例就掉到了22%。而东京电子的市值也随之蒸发了15%。这种跌幅,对一个长期稳定增长的硬科技企业来说,不是“震荡”,而是“断层”。

2025年1月,日本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同比下滑6.2%。全年预估损失可能达到1.2万亿日元。要知道,中国原本是日本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最大买家之一,这么一封锁,市场份额直接拱手让给了韩国、新加坡甚至马来西亚的厂商。

半导体产业链对精度、稳定性、供应节奏的要求都极高,客户关系不是“今天断你,明天复原”这么简单。一旦客户开始寻找替代供应商,哪怕是临时性的,未来也不再可能百分百回流。

110家中企被制裁



别看日本封锁清单列得密密麻麻,涵盖了几乎所有能封的技术点,但中国企业的反应速度也不是吃素的。甚至可以说,日本这次举动,反倒成了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进程中最具推动力的加速器。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已经从2020年的15%,提升至38%。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企业在过去几年里拼命投入、持续研发的结果。

而日本这次封锁,恰好成了逼上梁山的最后一脚。

更重要的是,一些长期被美国垄断的关键领域也开始出现国产突破。比如EDA软件,这类用于芯片设计的核心工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芯片行业的最大软肋。



但2025年10月,启云方发布的两款国产EDA工具,已经支持15万管脚级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而且整体设计周期缩短了40%。这不是“小进步”,而是“质变”。

材料端的突破也不容忽视。上海新阳的光刻胶产品已经通过了中芯国际的工艺验证,江化微的电子特气也成功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

这些产品虽然在部分参数上还不及国际顶尖水平,但已经足够保证生产线不被卡死。

看似是日本对中国的一次“精准打击”,但从全球视角来看,这更像是日本在对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动刀。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安世半导体事件。荷兰政府在2025年配合西方对华政策,冻结了安世在欧洲的部分资产。安世是闻泰科技的欧洲子公司,同时也是欧系车企的重要芯片供应商。



结果是,大众、宝马等车企的供应链立刻出问题,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甚至一度面临停工。

中国随后展开反制,对安世实施出口管制。后果显而易见:整个欧洲汽车行业的芯片库存,只够维持三周左右的生产。这不是“策略损失”,而是实打实的经济损失。

可以封一家、封十家、封一百家,但永远封不住产业本身的流动性。尤其是,当全球都开始寻找“去风险”路径时,单边制裁只会让更多国家思考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而在真正的前沿领域,比如量子芯片、AI芯片等方向,技术壁垒本身就处于快速演进阶段。

2025年,中科院的“量子芯片九条”项目实现了256位量子比特的稳定运行,华为的昇腾芯片在功耗密度和算力效率上已经超越了英伟达H100。这些领域,日本目前根本插不上手,封锁也封不住。



日本这次封锁,确实打得很狠,打得也很精准。但从结果来看,它更像是一个“政策豪赌”:赌中国短期内无法突破,赌全球其他国家站在自己身后,赌自己还能靠材料和设备优势稳住全球技术话语权。

但现实是,中国没有崩,日本企业先伤。全球市场也没有一边倒,反而在快速寻找替代和替补。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在挤压中反而加速成长,从被动应对变成了主动布局。

参考资料:
今日俄罗斯RTW
【安世半导体不供货#大众汽车因芯片短缺将暂停部分生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boss外传 incentive-icons
boss外传
天下人物多,且听楚楚说
5134文章数 342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