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华战略彻底变天,从第一任期内的单打独斗变成如今的拉帮结派。
美日韩加上澳大利亚、菲律宾,一个个包围圈正在收紧,中国的四面八方,到底藏着多少美国的棋子?
![]()
这场中美大国博弈的终局,最终会走向何方?
在美国和它盟友的重重包围之下,中国究竟还有没有必胜的把握?
四面包抄的阴谋
当特朗普今年年初再次入主白宫时,华盛顿的智库圈早已为他准备好了一整套对华剧本。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把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这四个邻近中国的亚太国家,“对美价值”逐一量化打分。
报告的结论是:日本得分最高,因为它不仅军事技术过硬,更关键的是“听话”!
从地缘版图上看,日本卡住东海出口,韩国扼守黄海咽喉,澳大利亚坐镇南太平洋,菲律宾则在南海虎视眈眈。
这四个国家恰好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南、西南四个方向,构成了一个标准的包围态势。
![]()
而美国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散落的棋子串成一条线,变成一张网,让中国在每一个方向上都感受到压力!
特朗普上台前半年在华盛顿其实走得并不顺。他试图延续第一任期的强硬路线,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在半导体领域加码封锁,甚至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关税。
但中国的回应让他始料未及,今年10月,中国宣布对稀土等关键矿产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直接卡住了美国军工产业和高科技制造业的命门!
在单打独斗发现拿不下中国的情况下,华盛顿的战略重心悄然转向,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频繁穿梭于东京、首尔、堪培拉之间,推动各种小多边机制的实质化运作。
QUAD四方安全对话,这个2007年就提出、2017年复活、2021年拜登任内才真正机制化的框架,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内被赋予了更加具体的任务清单。
2025年前三季度,四国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次数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40%,演习科目也从最初的人道主义救援、反恐演练,升级到了反潜作战、两栖登陆、空中打击等高烈度军事行动。
![]()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港和西部的珀斯扩建军事基地,部署B-52战略轰炸机和F-35隐形战斗机,形成对中国南部海域的战略威慑。
而在南海,美国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也在快速升温,2025年前三季度,菲律宾海军和海岸警卫队在南海累计执行了234次海上任务,是2024年同期的3倍。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在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进行常态化训练,演练的科目包括夺岛作战和近岸防御,矛头直指台海!
这张网越织越密,节点越来越多,美国不仅在双边关系上加大投入,更在小多边机制上做文章。
美日澳三边、美日菲三边、美日印三边等各种组合轮番登场,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联盟网络。
这些机制看似各自独立,实际上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在军事、经济、技术等领域对中国形成全方位的围堵。
![]()
华盛顿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这些密集的网络节点,把中国锁死在第一岛链以内,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扩展,最终维持美国在亚太的霸权地位!
但美国真的算盘打得响吗?这些所谓的盟友,真的会心甘情愿为美国火中取栗吗?
小弟出大力
美国构建的这张包围网看起来气势汹汹,但细看之下却漏洞百出。
这些所谓的盟友,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在美国的战略意图和自身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日本确实是美国最忠实的跟班,今年10月,刚刚上台不到一个月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就飞到华盛顿与特朗普会面,双方签署了美日稀土合作协议,承诺共同开发美国本土和第三国的稀土资源,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但高市早苗能走多远?
这位以强硬著称的右翼政客,在日本国内的支持率其实并不稳固。
她上任后不久就因为要求民众“像牛马一样工作”的言论引发众怒,与在野党的关系也搞得水火不容。
![]()
日本经济界对她的对华政策更是忧心忡忡,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日本贸然因为美日同盟与中国翻脸,这些产业链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日本经团联的会长在私下场合多次表达担忧,认为高市的激进路线会把日本经济推入深渊。
韩国的情况更加微妙,李在明政府确实在安全议题上向美国靠拢,但韩国国内的分歧异常激烈。
更让李在明头疼的是,韩国民众对美日韩三边合作的态度非常复杂,历史问题、领土争端让韩日关系始终存在隔阂。
许多韩国激进派认为,如果李在明为了讨好美国而向日本妥协,那就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澳大利亚表面上在AUKUS框架内积极配合美国,但堪培拉的算盘也非常精明。澳大利亚是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中国是其最大的铁矿石、煤炭和天然气买家,虽然近年来澳中关系因为一系列政治事件陷入低谷,但经贸联系从未真正切断。
![]()
2025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一边在安全议题上配合美国,一边又积极修复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恢复了葡萄酒、煤炭等产品的对华出口。
澳大利亚精英阶层的共识是,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但这种两头下注的策略能维持多久?
一旦美国要求澳大利亚在经济上也与中国脱钩,堪培拉将面临艰难选择!
菲律宾是四个国家中对华立场最激进的,但小马科斯政府的底气其实并不足。
菲律宾经济实力有限,军事力量薄弱,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很大程度上是在借助美国的势力给自己壮胆。
但菲律宾国内对过度依赖美国也存在质疑,许多人担心菲律宾会成为美中冲突的炮灰!
![]()
因此,美国精心编织的这张网,每一个节点都不牢靠,这些小弟虽然表面上在给美国出力,但真到了摊牌的时刻,有几个会真正为美国冲锋陷阵?
华盛顿的如意算盘,可能从一开始就错了!
中国如何破围
面对美国四面包抄的态势,中国并没有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恰恰相反,中国正在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的姿态,用一套组合拳逐一瓦解美国的围堵网络!
经济纽带是中国手中最有力的武器,美国可以拉拢盟友搞军事演习,但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在内绝大多数亚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面实施,让亚太地区形成了一个覆盖22亿人口、GDP总量达26万亿美元的超大规模市场,而中国是这个市场的核心。美国可以要求盟友在安全上站队,但无法让它们放弃中国市场。
当华盛顿要求韩国企业减少对华供应链依赖时,韩国企业算的是账本——退出中国市场意味着每年损失数百亿美元的收入,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划算。
日本企业更是用脚投票,即便在高市早苗政府高喊对华强硬的时候,丰田、索尼、松下等日本巨头依然在扩大对华投资。
因为它们清楚,离开中国市场就等于自断财路!
在技术领域,中国同样在积极打破美国的封锁,虽然美国对华实施了严格的半导体出口管制,禁止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和光刻机,但中国的反应是加速自主创新。
华为在芯片被全面封锁的情况下,依然推出了麒麟9000S芯片和Mate 60系列手机,让美国商务部目瞪口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更是让美欧传统汽车巨头感到窒息。
![]()
比亚迪、宁德时代、蔚来等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美国想要在新能源赛道上遏制中国,如今怕是已经为时已晚!
因此,美国的包围圈看似严密,实则处处是破绽。
经济利益让美国的盟友无法真正与中国脱钩,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给了中国广阔的战略纵深,技术自主创新让美国的封锁失去效果,全球南方的支持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底气十足。
这场大国博弈,比的不是谁的嗓门大,而是谁的实力强、谁的战略更高明、谁能笑到最后。
![]()
美国想要用冷战思维遏制中国崛起,注定是一场不可能成功的豪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想要阻挡的力量,最终都会被碾得粉碎!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1-08-02:美在中国周边搞“遏华包围圈”可耻又可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