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汽车产业迈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浪潮中,智能座舱已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领域。它不仅是信息娱乐系统的中枢,更是整合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多屏互动、驾驶辅助等功能的关键载体。决定了整车的人机交互体验、系统响应速度与功能扩展能力。
去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已达到73%,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一数字更是突破80%,这表明消费者对智能化出行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无论是中控大屏上的导航信息、多媒体娱乐内容,还是副驾显示屏的个性化设置,都能在座舱域控芯片的协调下实现流畅、稳定的显示效果,为用户带来无缝衔接的视觉体验。
![]()
在中国乘用车市场,座舱域控芯片的供应商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根据2025年1月至8月的市场数据显示,头部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第二梯队厂商虽有所布局,但市场份额仍相对有限。
排名6-10的供应商分别为芯驰科技、联发科、三星半导体、德州仪器和英特尔。这些厂商在市场中各自占据一定的份额,但整体市占率均在2%以下。联发科凭借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试图在汽车座舱域控芯片市场分得一杯羹。三星半导体和德州仪器则是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商,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广泛的客户群体,但在华汽车市场的本土化适配方面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排名1-5名的供应商则是市场的主导力量,分别是高通、超威半导体、华为技术、芯擎科技和瑞萨电子。其中,高通的表现尤为突出,一家就占据了7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2025 年1-8 月市占率更是达到了约74.1%。
![]()
高通不只是在手机芯片领域长期占据领跑地位,在座舱域控芯片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的成功之道和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其在芯片架构设计、制程工艺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能够不断推出性能卓越、功耗优化的座舱域控芯片产品。其次,高通具备完善的生态系统。它与全球众多软件开发商、汽车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丰富的软件应用生态。这意味着基于高通座舱域控芯片的智能座舱系统,能够快速集成各种优质的软件应用。
此外,高通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使得消费者对其品牌产生了高度的信任和认可。汽车厂商在选择座舱域控芯片供应商时,也倾向于选择具有良好品牌口碑和技术实力的厂商,高通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
当前,高通凭借技术、生态与规模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竞争远未结束。随着技术路线变革、中国本土企业崛起与供应链重构,座舱芯片市场有望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态势。对车企而言,选择合适的芯片合作伙伴,不仅关乎产品竞争力,更影响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战略主动权。未来几年,座舱域控芯片领域的创新与竞争将更加精彩,值得持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