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台售价上亿欧元的机器,竟能让整个荷兰陷入集体焦虑?阿斯麦CEO彼得·温宁克最近放话要"重新评估投资布局"的潜台词,相当于把荷兰政府的军令状撕得粉碎——这个贡献全国GDP1.5%的巨头,正用脚投票对抗政治绑架。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芯片战争下的民生地震
荷兰议会去年11月那场紧急会议记录显示,阿斯麦直接关联着10.3万个工作岗位,相当于每17个荷兰家庭就有1个靠光刻机吃饭。当2023年9月出口管制生效后,埃因霍温市的酒吧老板马克发现,常客里那些阿斯麦供应商的工程师们,突然开始讨论"中国订单取消后的B计划"。这种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右翼政党自由党趁机在民调中飙升8个百分点,其党首维尔德斯在电视辩论中怒吼:"我们凭什么要为华盛顿的妄想症买单?"
政府慌忙推出的25亿欧元"贝多芬计划"堪称当代黑色幽默——用古典乐圣命名产业救济金,却治不好高科技企业的内伤。这笔钱号称要完善基建留住阿斯麦,但民众算账发现,光2023年阿斯麦对华销售额就达52亿欧元,财政补贴连零头都补不回来。更讽刺的是,补贴款里竟有3亿欧元用于"员工心理疏导",被网友嘲讽为"精神损失费"。
![]()
小国的两难抉择
中国外交部那句"别把经贸政治化"的声明,在荷兰民间引发超乎预期的共鸣。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学生在市政厅前悬挂中荷双语横幅:"芯片没有国籍,但失业者有家庭"。这种情绪源于残酷的现实对比:当阿斯麦2023年对中国销售占比升至26%时,荷兰政府却在2024年元旦突击撤销三台设备的出口许可,直接导致某中国客户14纳米产线停摆。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5月访欧时的吃相更难看了。她要求荷兰"必须立即停止所有敏感设备维护服务",相当于逼着阿斯麦对已售出的机器断供。这种霸道条款连荷兰经济事务部长阿德曼斯都忍不住在议会吐槽:"我们理解安全关切,但企业不是外交棋子。"话音未落,阿斯麦股价应声暴跌7%,养老金账户缩水的荷兰退休教师集体上街抗议。
![]()
技术民族主义的代价
阿斯麦2024年二季度报告里藏着个微妙变化:中国市场份额降至22%,但成熟制程设备销量反增15%。这印证了业内人士的判断——管制越狠,中国自主化越快。当荷兰还在纠结NXT:2000i型号的出口许可时,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进入量产倒计时。
最扎心的对比发生在2024年圣诞夜:阿斯麦美国康州新厂张灯结彩招工千人,荷兰总部却宣布裁员900人。那些被裁工程师的抗议牌上写着:"我们造得出最精密的机器,却算不清政治账。"正如俄罗斯《生意人报》的犀利评论:"荷兰现在就像个被迫典当传家宝的破落贵族——既舍不得美国给的安保承诺,又放不下中国给的真金白银。"
这场光刻机博弈撕掉了技术全球化的温情面纱。当阿斯麦生产线上的精密透镜反射出政客嘴脸时,荷兰普通人才突然清醒:大国角力中,最先牺牲的永远是小镇工人的房贷和孩子学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