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经中国气象局批准,重庆歌乐山将建设国家气候观象台,进一步提升气候系统多圈层观测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协同合作。这也是国家气候观象台首次落户重庆。
新设立的国家气候观象台具体情况如何?未来有何计划?
国家气候观象台是中国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及其相互作用开展长期、连续、立体观测的国家级地面综合气象观测站,兼具科学研究、开放合作和人才培养功能。观测任务包括地面基准气候观测等7项基本任务和水文观测等5项拓展任务,覆盖人类活动环境、农业生态、海洋特征、陆面特征四大重点观测区。
市气象局相关人士介绍,重庆地处青藏高原向中国东部平原过渡的关键地带,属于四川盆地环境综合观测区东部边缘、华西秋雨区,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征。
而重庆中心城区位于重庆中西部川东平行岭谷区域,呈现青山纵隔、江峡相拥的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开发强度大、建筑高耸密集,依附地形呈独特的“上下半城”结构,堪称大城市中罕见的山地样板。地理区位、复杂地形与高强度人类活动共同导致气象要素时空差异显著,塑造出独特的山地城市气候,是开展山地城市气候及气候变化特征观测和研究的天然实验场。
![]()
重庆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沙坪坝区气象局供图
根据规划,歌乐山国家气候观象台将以沙坪坝国家基本气象站和重庆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为主站,开展山地城市冠层监测、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监测等,构建“山地-河网-城市”多圈层一体化观测网。深入研究山地城市的气候效应,研发精细化气候治理技术,持续提升在山地城市规划辅助、城市天气气候监测及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气候治理精细化能力,为增强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助力重庆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韧性城市和美丽城市建设,推动重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前,我国已建设完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持续开展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长期、连续、立体、综合观测,获取涵盖全部基本气候变量的长序列、全方位、高精度、无缝隙观测数据,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
原标题:重庆首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落户歌乐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