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小少年的风雨淬炼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首届中小学生国防技能运动会侧记
深秋时节,寒意正浓,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砂山体育场人声鼎沸。近日,由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人武部、区教育局、区体育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小学生国防技能运动会拉开帷幕。这场赛事不仅是青少年体育能力的比拼,更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实践课。
早上8点,体育场已成迷彩的海洋。细雨淅沥,气温骤降,各校代表队早已集结完毕。场地东侧,一排排低桩网缀满雨珠,一个个模拟弹药箱整齐摆放……
“这次运动会是对我们此前开展的‘百团带百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集中展示。”人武部工作人员介绍,“半年前,许多学生匍匐姿势还不标准,如今他们已能熟练穿越障碍,并掌握战场救护基本动作要领。”
今年以来,区人武部与教育局密切协作,持续推动国防教育向校园延伸,开展“百团带百校”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协调多家团以上部队单位与全区中小学结对共建;组织军地代表走进国防教育示范校观摩,召开军地资源整合座谈会;邀请警备区“红色启航”老干部宣讲团开讲“开学第一课”,通过拓展“军营+校园”国防教育新路径,形成“军地协同、全民参与”的国防教育生动局面。
9时整,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比赛正式开始。在“团队负重弹药运输”项目中,两名女生肩扛模拟弹药箱,在湿滑的场地上快速前行。“左转!注意掩护!”队长的指令简短有力。雨水与汗水交织,顺着脸颊滑落,但参赛选手的眼神中都透着坚毅。
在“障碍挑战”项目中,五年级选手张紫依曾在军训中因磨破膝盖而落泪。此刻,她正灵活穿越低桩网,与半年前判若两人;“紧急集合”项目中,骤降的气温让选手的手指变得僵硬,五年级选手黄熙皓迅速调整状态,利落地打好了背包;“急救包扎”项目中,六年级选手周朔跪在湿漉漉的地面上为“伤员”包扎,手法娴熟、神情专注……
雨越下越大。看台上,家长和师生热情不减,掌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学生家长王女士撑着伞紧盯赛场,眼里满是关切。“你看,赛场右边搬运‘伤员’的是我儿子,他爸爸是军医。”王女士言语中满是自豪。赛场边,老兵张大爷身着老式军装前来“观战”。“看到娃娃们在雨中比拼,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他指着正在打背包的选手们说,“这手法,当过兵的人永远忘不了。”
夕阳西下,雨势渐歇,赛事接近尾声。颁奖典礼上,师生齐唱《强军战歌》。激昂的旋律中,比赛的结果似乎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强军报国之志已点燃。
(刘 港)
![]()
(中国国防报 2025年10月30日第二版)
责任编辑:宋 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