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到100%再拔?多数人搞错!正确方法让电池更耐用
屏保上的裂痕,和老伴眼角的皱纹有点像,都是时光走过的路。
但奇怪,这部用了三年的老手机,电池却比邻居家小伙新买的还顶用。
晚上十点,老陈又一次起身去看手机。
“别动,还差2%才满。”他拦住正要拔掉充电线的老伴。
“维修店的小刘不是说了嘛,不一定要充到100%。”
“他们年轻人懂个啥,满格电,心里才踏实。”老陈摆摆手。
这样的对话,在这个家里重复了不知道多少回。
![]()
一、维修台前的发现
巷子口维修手机的小刘,见过太多“生病”的手机。
他那个总散着焊锡味的抽屉里,躺着不少后盖被撑开、电池鼓包的机器。
“好多都是充得太‘饱’了。”他拿起一部后盖已经明显翘起的手机。
“就像人一样,顿顿吃撑,胃总要坏。”
小刘有个习惯,修完手机爱记两笔。
这两年修过的两百多块电池里,他摸出个规律:那些习惯充到100%才拔的电,电池寿命平均要短上不少。
反倒是那些电池还硬朗的,习惯都差不多:不让电量掉到太低,也懒得每次都等它充满。
“电池里头是离子在来回跑,充满了还接着充,离子就得硬挤,时间长了,电池就‘累’了。”
他说完觉得太专业,又补了句家常的,“就像拉皮筋,总绷着最紧,很快就没劲了。”
二、儿子家的充电法
老陈真正把这当回事,是去年过年时发现的。
儿子的手机用了两年,电池还挺好,他自己的却已经不太行了。
“爸,我从来不等它100%,也尽量不把它用光。”
儿子说着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功能,“你看这个 ‘优化充电’ ,它会学着你的作息,算好时间让你起床时刚好满电,平时充到八九十就够了。”
儿子又说,电池最怕其实是热,边充边玩大型游戏,手机烫手,最伤电池。
老陈想起自己经常插着电看戏,手机后背烘得暖暖和和,一时没接上话。
三、老陈的“电池经”
那之后,老陈悄悄变了。
他不再守着100%那个数字。
充电器也从床头挪到了客厅电视柜上,晚上看电视时顺便充一会儿,睡觉前就拔掉。
他发现,这样充的电,足够第二天用。
他还学会了几个小法子:充电时把那个花哨的手机壳摘下来,让手机透透气。
路边买的便宜充电宝也不用了,老老实实用原装的。
手机里那个“电池健康”的开关,他也让儿子给打开了。
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给自己定了条规矩:每三个月,让手机彻底没电关机一次,再一次充满。
他说这叫“校准”,像给手表上弦,能让手机心里“有数”。
四、手机之外
有意思的是,因为这块电池,老陈和老伴的话反而多了起来。
以前老伴总怪他,眼睛老盯着那个绿色图标。
现在倒过来,有时是老伴提醒他:“充了半天了,够了吧?拔了吧。”
老陈后来有一次闲聊时说:“以前总觉得电不满心就慌,怕不够用。现在想想,怕是越担心什么,什么就溜得越快。”
他的手机电池健康度,稳稳停在了85%以上,甚至比半年前还好了点。
但他好像不在意那个数字了。
老伴笑着打趣:“以前是他操心手机,现在手机倒像是咱俩的又一个孩子,得细心照顾,但不能惯着。”
前两天,社区活动中心里,几个老伙计围着他问手机的事。
老陈不紧不慢地说:“就跟咱们吃饭一样,八分饱,不冷不热,最舒服。”
几位老友听了,都摸出手机,学着关掉了那个“充满100%”的选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