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9日,一项最具影响力却又最被低估的发明在纽约市场上横空出世,本月正是其面世80周年。伯罗笔看似平凡无奇,但它迅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彻底改变了沟通方式。
![]()
每年,圆珠笔的销量都大得惊人。仅单一品牌的某一型号,其销售速度就达到每秒57支,到2006年时已累计售出1000亿支。请记住,这并非指所有笔或某一家公司的所有笔,而仅仅是单一品牌的某一型号。若将全球所有品牌的销量加总,难怪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虚构出一个星球,那里丢失的伯罗笔会通过太空中的虫洞迁移,去享受以伯罗笔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这种笔在全球各地名称各异,但主要有两个称谓。一是"圆珠笔",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另一个是"伯罗笔(biro)",得名于发明了第一个实用版本的发明家。
无论叫什么名字,这些笔都如此廉价,以至于成了"一次性时代"的典型代表。当一支笔写不出字时,人们会把它扔掉,因为抽屉里肯定能找到替换品;如果没有,花一杯小份拿铁的钱就能买上好几打。
事实上,我们对此完全习以为常。它们通常触手可及,我们拿起就用,甚至无需思考。它们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如此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它们本身是多么精密的科技产品 —— 直到我们需要却找不到时才会想起。因此,应急物品清单上常常包含笔,也就不足为奇了。
伯罗笔问世之前
但圆珠笔从何而来?它有何特别之处?
在伯罗笔问世之前,用墨水书写的方式自古以来了无新意:人们曾将鹅毛笔削出笔尖,并在尖端开缝以蘸取墨水,再书写到纸张、羊皮纸或纸莎草纸上。几百年前,出现了钢质笔尖的笔;到了19世纪,发明了钢笔,其笔杆内的橡胶储囊可以储存一定量的墨水。
但这些笔都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钢笔也非常昂贵,常被当作纪念重要时刻(如学校毕业)的礼物赠送。此外,还有许多材料是钢笔根本无法书写的。
用一颗在承轴内滚动以蘸取和输送墨水的小金属球来替代笔尖的想法并不新鲜。1888年,美国人约翰·J·劳德就为一种粗糙的圆珠笔申请了专利,这种笔可以在皮革、木材和粗包装纸上书写。但它效果不佳,销量惨淡,最终专利也失效了。多年来,人们进行了许多其他制造圆珠笔的尝试,但这些笔都极为粗糙,常常连写一个清晰可辨的字都困难,要么就是在不堵塞时漏墨得像筛子一样。
拉斯洛·比罗(László Bíró)
然后,到了20世纪30年代,拉斯洛·比罗登场了。在他的祖国匈牙利,他除了担任报社编辑外,还曾尝试过许多其他行当,包括催眠师、赛车手和超现实主义画家。如今,他已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
作为一名记者,比罗工作中感到沮丧的一点是钢笔非常不实用:灌墨速度慢、容易溅墨、留下污迹斑斑的页面,而且墨水干得也慢。相比之下,报社印刷报纸所用的墨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种墨水几乎瞬间干燥且不会弄脏。
在他身为牙医并具备化学背景的兄弟乔治的协助下,比罗开始着手创造一种基于粘稠墨水(类似于新闻印刷用墨)的新型圆珠笔设计。在经历了许多技术性和财务上的错误起步与挫折之后,最终的成果是一支在承轴中装有钢珠、笔芯内填充着不像传统墨水那样容易蒸发的墨水膏的笔。这个简单的描述背后是大量的工作:寻找合适的球体形状、合适的墨水成分,并解决数十个细节问题。但这一切努力最终在1938年获得了一项英国专利。
阿根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比罗的研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政治动荡的时期。匈牙利政府日益公开奉行法西斯主义,作为犹太人,比罗一家受到的威胁与日俱增。幸运的是,比罗在酒店偶遇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奥古斯丁·佩德罗·胡斯托,并受邀到阿根廷设厂。几经耽搁后,比罗和他的家人经法国逃往了阿根廷。
这或许让比罗一家更加安全,但推销这种名为"Biro"的新笔仍然远非易事。由于财务和个人问题,比罗的发明最终卷入了一系列涉及不同国家和不同公司及个人的国际专利和许可协议之中。
伯罗笔似乎永远无法进入大众市场,但战争改变了这家初创公司的命运。当时,这种新笔引起了英国供应部和飞机生产部的注意,他们为英国皇家空军订购了3万支。 RAF的飞行员需要在飞行中填写飞行日志、标记图表和进行计算,因此他们需要一种不会像钢笔在高空那样漏墨,并且能像铅笔一样随意使用的笔。
战后
战后,比罗改进了设计,通过毛细作用而非重力使墨水流动,从而使墨水流动更顺畅,这样笔就可以以不同角度握持。与此同时,其他公司对圆珠笔产生了兴趣,它们要么获得了比罗设计的授权,要么通过逆向工程绕开了他的专利。
1945年,伯罗笔在美国和英国大规模上市,结果好坏参半,因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例如,雷诺兹公司与纽约金贝尔百货公司达成协议,销售其版本的圆珠笔 —— "雷诺兹火箭",第一周就卖出了3万支。
不幸的是,各家公司的笔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贵得惊人,雷诺兹笔售价12.50美元,按2021年的美元计算相当于192.00美元。结果,小众市场很快饱和,许多公司倒闭。
然后,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企业家马塞尔·比什获得了比罗设计的授权,并通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对其进行了改进。这就是著名的Bic Cristal,也称为Bic Pen,它由一个简单的圆珠笔头固定在一个透明的塑料储墨管上,储墨管置于六角形塑料笔杆内,笔杆中部有一个神秘的小孔用于平衡气压。它迅速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笔,并很快出现了许多仿制品,销量达数十亿支。
自伯罗笔问世以来,其设计基本保持不变。 然而,多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在极其成功的Bic Cristal上市一年后,派克公司开始销售其Jotter型号,其流线型设计和可靠的伸缩机构成为了半个多世纪的标准。1962年,东京文具公司的霍里谷雄(后为Pentel)发明了现代纤维尖笔,将记号笔变成了一种实用的书写工具。
在太空竞赛的鼎盛时期,保罗·C·费舍尔发明了他的费舍尔太空笔,用加压式墨囊替代了标准墨芯,使其能够在零重力条件下书写,成为阿波罗任务中首次在月球上使用的笔。随之而来的是滚珠笔,然后是中性笔,它们使用新的墨水配方,能以各种鲜艳的色彩实现更顺滑的书写。
伯罗笔的革命
在伯罗笔问世之前,书写是一种仪式。走进任何一家超过百年历史且未经大规模翻修的酒店,你很可能会在大堂甚至客房里看到为客人准备的写字台。
![]()
如果你想写字,可不是从口袋里掏出笔就开始涂写。你需要一个坚固、平坦的桌面。你需要合适等级的纸张、一支好用的笔、擦拭笔尖的布、一个墨水瓶、吸墨纸、吸墨滚台和阿拉伯胶砂(用于吸收多余墨水) —— 更不用说还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墨水变干。如果你家境富裕,可能拥有一支钢笔,这省去了墨水瓶,但并未完全摆脱,因为如果书写量大,钢笔仍需每天灌墨。否则,墨水仍会在储囊中干涸。
除此之外,用这些老式笔书写的方式也与今天大相径庭,远不止需要每隔几个字就得蘸一下墨水。使用圆珠笔时,人们将笔尖压在纸上,墨水就简单地滚到纤维上。然而,使用蘸水笔或钢笔时,墨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或者在更复杂的钢笔中,通过活塞的力量流出。此外,使用它们书写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以避免墨水飞溅或被尖锐的金属笔尖划破纸张。
难怪作家和职员很容易通过他们沾满墨迹的手指和衬衫被辨认出来。
因此,使用老式笔书写时,让笔尖始终贴着纸张并尽可能少抬起,会容易得多。用这种笔书写草书相对快速轻松,结果也清晰可辨。而像如今许多人那样书写方块印刷体,则速度慢、不整洁且难以辨认。
使用圆珠笔,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表面上不假思索地书写,甚至在水下,如果你有这种冲动的话。甚至还有可以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工作的笔。这是一项因其简洁而如此巧妙的技术,直到我们的笔墨用尽,我们甚至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
尽管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因为这一切发生得太缓慢,但伯罗笔确实改变了我们的书写方式。如今,书写方块印刷体越来越普遍,而草书则如此罕见,以至于人们常常质疑是否还有必要教孩子们学习。这是一场自印刷机发明以来未曾见过的书写沟通方式的演变,并将其前身降级到了书法和怀旧的角落。
所以,下次当你在银行柜台草草写下金额并在单据上签名时,不妨花点时间想一想,正是那个颠覆性的故事,让你这个简单的举动成为可能。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