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与化学组成
中文名称:DOTA-DBCO;DOTA-二苯并环辛炔;DOTA-二苯并环辛炔衍生物
英文名称:DOTA-DBCO (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1,4,7,10-tetraacetic acid-dibenzocyclooctyne)
CAS号:1374865-01-6
结构式:
![]()
分子结构简介:
DOTA-DBCO 是一种将放射性金属螯合配体 DOT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 与生物正交反应单元 DBCO(二苯并环辛炔) 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双功能化合物。
该结构同时具备:
DOTA部分:强金属螯合能力,可结合放射性金属离子(如Lu³⁺、Ga³⁺、Cu²⁺、Y³⁺等)。
DBCO部分:具有应变环炔结构,能够在无铜条件下与叠氮基(–N₃)化合物进行“应变促进环加成反应(SPAAC)”。
二、结构与理化特性
结构特征:
DOTA核心由12元四氮杂环构成,环上带有四个乙酸臂提供八齿螯合点,可牢固配位多种金属离子。
DBCO部分含有张力较高的环炔结构(八元环),其环内张力使其无需铜催化即可与叠氮基反应。
两部分通过稳定的酰胺键或短链连接臂结合,既保持DOTA的金属结合活性,也保留DBCO的环炔反应位点。
三、反应机制与偶联特性
生物正交反应(SPAAC):
DBCO 是铜自由的“点击化学”反应单元,可与生物大分子(如肽、抗体、聚合物)上预先引入的叠氮基团(–N₃)进行高效反应。
无需金属催化剂,避免铜离子对生物体系的毒性。
反应条件温和(室温、水相中进行),兼容性高。
生成产物为三唑键,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较高。
金属螯合反应:
DOTA部分可螯合放射性金属离子,如:
⁶⁸Ga → PET显像
⁶⁴Cu → PET/治疗双功能探针
¹⁷⁷Lu、⁹⁰Y → 放射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螯合效率高,通常在pH 4–5、加热条件下几分钟即可完成。
用途:科研
状态:固体/粉末/溶液
保存:冷藏
供应:西安齐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资料由西安齐岳生物小编whl提供,仅用于科研
同系列:
PBA-PEG-cRGD
Biotin-PEG-NH2,生物素聚乙二醇氨基
NOTA环状RGDyK,NOTA-C(RGDyK)
Dibenzocyclooctyne-PEG-FITC
DBCO-PEG-DBCO,二苯并环辛炔-PEG-二苯并环辛炔
1,2-二肉豆蔻酰-rac-甘油-3-聚乙二醇马来酰亚胺
PBA-PEG-Cyanine5
生物素-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
Biotin-PEG-Streptavidin
Biotin-PEG-RG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