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郓城县举办的“人生定向 青翼助航”活动现场,小亮(化名)攥着妈妈的手坚定地说:“妈,我想继续去上学。”这个曾因家庭变故整日把自己关在屋里的少年,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不远处的小程正认真填写实习申请表,他说:“我想试试靠自己挣钱。”这两个曾迷失方向的孩子,如今都在共青团郓城县委“引航计划”的精准帮扶下,慢慢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标。
“每个孩子都是块独特的璞玉,暂时蒙尘不代表失去光彩。”共青团郓城县委负责人告诉记者。“引航计划”的目标,就是用最实的行动、最暖的陪伴,为这些孩子指引方向,让曾经暂时蒙尘的璞玉焕发出本真的光彩。2025年以来,共青团郓城县委联合县委政法委、县教体局、县民政局等13个部门单位,制定《“引航计划”——“郓育阳光 青翼助航”重点未成年人群体关爱项目实施方案》,同时持续深化“12355”青少年自护教育品牌和“‘郓’育阳光·070勇敢者行动”工作品牌,通过双轮驱动,有效推动预防未成年人辍学、失学和违法犯罪工作关口前移,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学校里讲法治课,社区里搞实践活动,家庭里做亲子沟通指导,从发现到精准帮扶到持续陪伴,织起了一张未成年人的关爱网。
为了找准需要帮助的孩子,共青团郓城县委发动团干部、村干部挨家走访,再结合大数据筛查,摸清了全县200多户辍学的青少年家庭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基层团干部都会到这些特殊家庭了解情况。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按照“3+2+N”的精细办法,给孩子贴上“绿、橙、红”三色标签,对喜欢摆弄机械的“绿标”孩子,就联系职业学校的老师带其体验实训课;对有点叛逆的“橙标”孩子,安排心理咨询师每周陪聊一次;对曾有不良行为的“红标”孩子,由法官、检察官定期来讲法治课,再配上志愿者一对一陪伴。
帮扶的力量来自四面八方,机关干部、青联委员、企业老板、心理老师……首批遴选出的35名有爱心又有专长的人组成5个“引航小组”,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与“引航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结对关系。郓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毕月每周三都会给结对的小宇打电话,从聊动漫开始,慢慢聊到“遇到麻烦该找谁说”;做汽修的张磊师傅带着几个对机械感兴趣的孩子在车间里实践”;“人生定向”生涯规划课上,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下“想当护士”“想开汽修店”的心愿;“法护未来”课堂里,法官用真实案例告诉他们“什么底线不能碰”;“启思铸魂”活动中,乡村好青年分享的奋斗故事让孩子们眼里闪着光,那些曾经迷茫的孩子正在“引航计划”的陪伴下,重新起航。
菏泽日报记者 马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