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北美大陆的边界地带,美国与加拿大这对长期合作的邻国,其经贸往来曾如精密咬合的机械齿轮般顺畅运转。来自加拿大的原油持续注入美国能源体系,支撑着取暖、交通与工业运行;而美国生产的玉米、大豆和肉类,则沿着高效物流网络,源源不断进入加拿大各地商超货架,成为民众餐桌上的日常所需。
2
然而刚迈入2025年10月,这份维系多年的经济默契骤然破裂: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目前没有计划”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并随即宣布对所有加拿大输美商品追加10%的额外关税,同时单方面中止两国正在进行的所有双边贸易磋商进程。这一连串举措如同投下重磅炸弹,瞬间打破区域稳定预期。
3
原本被视为缓和契机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即将于10月29日在韩国首尔拉开帷幕,外界普遍期待借此平台促成两位领导人面对面交流,以缓解紧张气氛。毕竟,在国际政治中,直接对话往往比隔空喊话更易建立互信、推动问题解决。
![]()
4
但就在特朗普搭乘“空军一号”飞往日本途中,面对随行记者关于“APEC期间是否会晤卡尼”的提问,他给出了明确否定答复——不仅暂无会面打算,还直言“加拿大现在是美国最难应付的贸易伙伴之一”,语气强硬,不留余地。
5
话锋稍转,他在后续发言中补充称,自己始终尊重加拿大这个国家及其人民,情感上仍保有深厚好感,言语间透露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态度,仿佛是在划清政策立场与民间情谊之间的界限。
6
事实上,美加之间早已形成深度依赖的经济共生关系。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加拿大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自然资源。数据显示,美国每进口五桶原油,其中就有一桶以上源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油砂项目;反观加拿大方面,其约75%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为美国市场,无论是小麦粉、牛肉还是枫糖浆,几乎都贴上了通往美国仓库的标签。
![]()
7
此次美方加征10%附加关税,直接影响范围广泛且深远。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安大略省众多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将面临成本飙升压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木材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大西洋沿岸依赖龙虾和雪蟹出口的渔业社区,则可能遭遇订单锐减甚至供应链断裂的风险,牵连数万个家庭的生计与地方经济稳定。
8
特朗普选择在此时采取高压手段,除既有贸易分歧外,一个重要导火索源于加拿大近期发布的一则反关税宣传广告。该广告巧妙运用了已故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形象与演讲片段,强调公平贸易的重要性,并暗示单边关税最终将反噬美国自身利益。
![]()
9
此举激怒了特朗普,他认为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不当借用,更是传播“严重失实信息”的行为,构成对美国前领导人的不敬。在他看来,这种做法逾越了外交沟通的基本底线,因而必须予以强硬回应。
10
在美国施压的同时,加拿大国内舆论却呈现出明显分化。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正是那则争议广告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态度坚决地表示:“我对此毫无悔意。”
11
他解释称,投放广告的核心目的并非挑衅,而是希望让美国普通选民和地方议员意识到,不公平的关税政策不会只伤害加拿大一方。美国中西部依赖加拿大铝材、木材和电力的制造业岗位同样脆弱,一旦供应链中断,失业风险将同步上升。
![]()
12
在他看来,当前局势恰恰证明广告达到了预期效果——它成功引发了全国性讨论,也让华盛顿重新关注到边境贸易的真实影响。“我们不是要制造对立,只是想把被忽略的事实摆上台面。”
13
相较之下,加拿大总理卡尼选择了更为克制与务实的应对路径。在马来西亚出席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相关会议期间,他主动向媒体释放善意信号,明确表示加拿大已准备好随时重启与美国的谈判进程。
![]()
14
他强调,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政府谈判团队,均已处于待命状态,只等美方发出初步接触邀请即可迅速对接。这种姿态传递出清晰信息:加拿大愿以开放姿态寻求解决方案,而非陷入长期对抗。
15
不过他也坦承一个现实细节:尽管同处一场多边峰会,他与特朗普并未有任何形式的接触,既无正式会晤安排,也未通过第三方渠道进行间接沟通。双方高层对话机制实际上处于冻结状态。
16
分析人士指出,卡尼特意在国际场合发声,意在借助全球媒体聚焦的力量,增加美方重新开启对话的政治动力。对加拿大而言,长时间陷于贸易争端代价高昂:不仅年度GDP增长可能因此放缓0.5个百分点以上,还可能促使部分跨国公司将生产环节转移至墨西哥或其他替代市场,动摇其在北美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
17
就在美加关系持续紧绷之际,特朗普的外交重心已悄然南移至亚太地区。10月28日抵达东京后,他第一时间前往皇居拜会日本天皇德仁,双方就深化美日同盟、印太安全架构及应对区域潜在冲突展开闭门交谈。
18
会谈简洁高效,回避繁文缛节,直指战略协作关键议题。按既定行程,特朗普将于次日与日本首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举行正式峰会,重点探讨半导体产业链联合布局、关键技术投资审查机制以及新能源合作框架。
![]()
19
此举释放出明确信号:在特朗普政府当前的外交优先序列中,巩固与日本的战略协同,远比立即化解与加拿大的短期摩擦更为紧迫。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他对卡尼保持冷处理态度——资源有限,必须集中火力应对更具地缘战略价值的挑战。
20
这场本属双边范畴的贸易博弈,实则牵动着全球资本神经。10月28日上午,当被问及中美经贸进展时,特朗普突然提及“预计本周晚些时候将与中国达成一项重要协议”。此言一出,金融市场立即作出积极反应。
![]()
21
投资者信心迅速回升,全球股市集体走强。欧洲市场率先启动上涨行情,伦敦富时100指数全天震荡上行,最终收于历史最高点位,反映出市场对跨大西洋经贸关系回暖抱持乐观预期。
22
美股表现尤为强劲,标准普尔500指数单日涨幅达1%,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飙升1.7%,消费类与信息技术板块领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亦上涨0.5%,三大股指全线飘红,交易大厅洋溢着乐观氛围。
23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贵金属市场的降温趋势。几周前,受中东局势升级及俄乌冲突延宕影响,国际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每盎司4300美元大关,创下阶段性新高,反映出市场强烈的避险需求。
![]()
24
当时投资者纷纷抛售风险资产,抢购黄金作为安全港湾。但随着中美达成协议的前景明朗化,叠加美加争端未进一步恶化,全球不确定性情绪逐步缓解,资金开始回流股市与企业债市。
25
截至10月28日收盘,现货黄金价格回落至每盎司4000美元以下,较前期峰值下跌整整3.5%。这一走势清晰揭示了一个规律:金融市场对贸易政策高度敏感,只要主要经济体之间未爆发全面贸易战,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便会自然减弱。
26
眼下,美加贸易僵局仍维持“美方强势压制、加方主动求谈”的格局。APEC峰会能否成为破局窗口,尚存变数。对加拿大来说,主动伸出橄榄枝并非示弱,而是出于对本国产业稳定的现实考量。
![]()
27
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一方面是对加拿大此前广告行为的惩戒,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在为未来重启谈判积累筹码。在国际贸易博弈中,先发制人地展示决心,往往能在后续磋商中赢得更多让步空间。
28
但从长远看,美加经济深度融合的局面难以逆转。若僵持不下,最终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为加拿大进口食品、木材和能源支付更高价格,通货膨胀压力再度抬头;而加拿大企业则可能失去最稳定的出口通道,导致产能萎缩与就业岗位流失。
29
随着APEC峰会正式开幕,中美协议进展、美日协调节奏以及加拿大是否能争取到哪怕一次非正式碰面,都将决定这场危机的走向。真正的出路,或许不在于谁压倒谁,而在于双方能否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
30
归根结底,现代全球经济早已织成一张密不可分的网络,任何一国的单边决策都不再只是内部事务。一次关税调整、一则政治表态,都可能像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波及千里之外的工厂、超市与家庭账本。这对每一个普通人和市场参与者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警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