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比市跟随加拿大联邦政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和温哥华市政府的脚步,成为了最新一个为历史上歧视华裔行为道歉的城市。
据新华社11月15日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伯纳比市15日举行仪式,承认历史上针对华裔加拿大人的歧视,并为此郑重道歉。“我们谴责过去针对华裔加拿大人的歧视,承诺提升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认知,包括纪念重要人物、地点和事件,并让这些故事永不被遗忘。”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伯纳比市市长赫尔利在11月15日的仪式上郑重宣告。
![]()
赫尔利当日还召集市议会举行正式会议,一致通过了一项动议,废除三项歧视性地方法规。
1892年至1947年间,伯纳比市曾出台多项歧视性政策,包括禁止华裔在市政等单位就业,限制华裔拥有土地,剥夺华裔的选举和被选举权等。这场迟来七八十年的道歉,为被打压的华裔群体,找回了曾被剥夺的尊严。
中加关系的双重转折
伯纳比市的道歉,恰好发生在中加关系迎来转折的关键节点。
回望近年,两国关系曾几度紧张,2018年孟晚舟事件引发中加关系紧张,2023年,加拿大财政部长下令要求加拿大第一财富银行的三大华裔创始股东剥离股份,退出运营,理由仅仅是“涉嫌与中国政府有联系”。今年6月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的打压,种族与政治的纠葛从未停止。两国在贸易、科技等领域的摩擦持续升温,关系一度遇冷。这不禁让人质疑,加拿大是否真正从历史歧视中吸取了教训?
然而近期,中加关系确实已显现回暖信号。
![]()
2025年10月17日,中国外长与加拿大外长阿南德会谈,明确以建交55周年为契机重启各层级对话。10月31日,在韩国庆州APEC会议期间举行会晤,中加领导人时隔8年首次正式会晤,双方同意恢复各领域交流合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巩固双边关系转圜势头。卡尼称此次会晤为“转折点”,并接受访华邀请。11月3日,中方宣布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加拿大团队游业务,加方对此表示欢迎,认为此举是双边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11月5日,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就中方恢复团队游表态,强调两国关系改善符合共同利益,并透露双方正加速解决油菜籽、电动车等敏感贸易问题。11月14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在《环球邮报》发表署名文章《中加关系登高望远、未来可期》,强调双方应坚持互利共赢、深化合作,并呼吁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
而伯纳比市的道歉,正是基层社会对中加关系回暖这一势头的呼应。
中加关系的回暖,本质是加拿大务实主义的理性回归,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无可替代,在本国经济失去中国市场遭受沉重打击后,加拿大企业渴望重返中国。其次外交对话渠道的逐步恢复为关系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民间纽带的有力维系和全球议题的合作需求则成为推动两国走近的力量。
什么推动加拿大道歉?
为何伯纳比市的官方道歉,迟来了近八十年?19世纪末,逾万名华工用血汗铺就太平洋铁路,却在铁路贯通后被贴上“廉价劳工”标签,伯纳比市随即出台一系列歧视性政策。彼时华裔人口占比不足1%,在“白人至上”主流思想中毫无话语权。
![]()
这种转变既源于内部觉醒,也离不开外部推力。内部层面,1988年《多元文化法》的通过,将“尊重文化多样性”写入法律,使得反思历史歧视成为社会义务;随着华裔群体从未停歇的抗争以及华裔人口增长超170万,成为加拿大不容忽视的少数族裔,其在经济、科技领域的贡献日益凸显,社会话语权持续提升。外部层面,特朗普推行的美国贸易霸凌政策,让加拿大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风险,日前,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与美关系终结,开始寻求多元外交伙伴,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也促使加拿大社会重新审视华裔群体的桥梁作用,加之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的增强,让加拿大不得不正视华裔群体的利益。正是这内外因素的叠加,促使伯纳比市在此时进行道歉。
![]()
历史无法改写,但记忆可以被唤醒,尊严可以被重塑。道歉文书仅仅是开始,真正的和解,将谱写在现在与未来之间的道路上。当伯纳比市道歉的那一刻,这不仅是加拿大华裔的胜利,更是人类文明在反思中前行的有力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