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优秀,外界对他的期待也就越高,父母如此,社会亦是如此,可过高的期待也会导致落差过大,就拿咱们国内顶尖名校清华北大来说吧,大家总是理所当然的觉得——清北的学子都是国之栋梁。
这些人不仅智商高、也非常努力,关键是还享受着国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那这些人毕业后就理应为社会的发展和科研的进步做出贡献,而不是和普通人一样沦为赚钱的工具。可这种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足以让人颠覆认知。
![]()
“北大培养的,都是赚钱的机器吗?”,2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公布
大环境下清北的学子固然是天之骄子,可在学校内部,他们和其他高校的大学生一样,也会为了一点学分跟老师周旋、也会为了奖学金跟同学竞争,就拿北大来说吧,北大固然资源丰富,但内部竞争却也同样激烈。
无论是奖学金、保研、出国还是各种夏令营、竞赛,这些机会都决定着北大学子未来的命运,只不过这些都是外人看不到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网友,在看到北大25届毕业生去向后,看到唏嘘甚至是失望了。
![]()
北大数学学院声名在外,可当北大数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去向公布时,网友们纷纷坐不住了,有人直言不讳:北大培养的,都是赚钱的机器吗?
在这份仅26人的就业数据中,除了6人选择出国就业外,其余多数人都选择了国内著名的“大厂”,前几个人从事的算法工程师好歹是没浪费自己北大数院的学历,可后面几个人的去向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
![]()
除了几个去中学做教研的,其他人直接把目标放在了校外培训机构上,评论区的说法虽然不同,但是态度却都是一致的,不外乎是觉得大材小用了,甚至有人觉得:教培机构还真是自产自销。
高中的时候在教培补课,考上了北大数院,毕业后又回到教培机构赚钱去了,这怎么不算是另一种“自产自销”呢?不过考上北大的人需要在教培机构补课吗?这个问题还有待思考。
![]()
北大学子的毕业去向,令网友看清了现实
无论这26人选择了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无一例外都是冲着赚钱去的,有网友总结了评论区:北大数院的目的是培养一批赚钱的人,而不是做科研的人。现实就摆在面前,可这样的现实却也颠覆人们的认知。
在固有印象中,北大数院毕业的人,理应成为数学家,继续为数学领域的难题攻克和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而不该像普通人一样,沦为赚钱的机器,这样的观念未必是偏见,而是大家对北大数院的期待值太高了。
![]()
需要强调的是,这份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仅仅是北大数院的本科生,而大家期待中“做科研”的北大学子,自然是不会放弃继续深造的,无论是保研还是考研、亦或者是出国深造,总之他们不会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而能出现在这份名单上的人,除非是想深造却有难言之隐的,否则多数人的目标都是很明确的——就业,那既然选择就业,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也没什么问题,若是真找了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评论区肯定又有人会说浪费学历了。
![]()
想做科研、搞学术的人早早地就规划了一条明确且清晰的努力道路,本科是做不了什么科研的,也难以出成果,即便是在北大这样的地方,想做科研还是需要深造,就业去向的多样化需要基本的理解和尊重,没一份不同的选择都是一样的未来可期。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