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亲手把女儿从“懒惰消极”变成“努力上进”:父母掌握这3个“杀手锏”,孩子一天比一天勤快

0
分享至

▲家有青春期孩子,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11月2日晚上7点,我将直播分享

《帮助厌学躺平孩子回到学校》

欢迎预约直播

01

女儿今年13岁,上初一。进入青春期这一年,我跟她几乎没办法好好沟通,我说什么她都不愿意听,喜欢顶嘴对抗。

让她在初中这个紧要关头,抓紧时间,好好努力。

可她呢,嘴上说着要努力,要上进,将来要考重点高中。

可在行为上,却看不到什么行动,一直都是三分钟热度,喊口号没几天,就又变回原形。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控制不住贪玩的心,让她的成绩一直都是中下水平。

我很着急,没少督促她:

现在跟小学时候不一样了,你也回家抱怨初中课程难,作业多,你还像过去那么懒散,连中等都保不住! 你别平时喊口号震天响,一到行动就现原形,用点心,要点强行不行啊! 就你这样,还考重点高中?做梦吧!

可女儿却振振有词:

你怎么知道我不行?你天天就会打击我! 我就不学了!怎么着吧! 你越这么说,我越不想学,我干脆一点都不学了,就是不要强,行了吧?!

看着她那副叛逆对抗的模样,我真是气的半死,恨不得狠狠抽她一顿。

可女孩大了,又在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我还能怎么动手打?

催不动,说了不听,跟她发火,她就跟你干架。

那段时间,看着她每天这么懒散,没有一点学习动力,我真的很上火,嘴角反反复复的溃疡!

初一下学期开学测试,女儿不出意外,又考砸了。

看着她又在那立志,发誓,接下来一定用功,努力学习,我连信都不信。

可在心里,又愁的不行!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她不把斗志停留在嘴上,而是真正唤醒学习动力?


02

我也是在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孩子厌学,缺乏学习动力的问题后,看到了一个老师的分析,他说:

不要轻易给孩子打上厌学标签,尤其是那些有努力意愿,却困在行动“瘫痪”中的孩子。

孩子卡在“想做好”和“做不到”之间,往往是陷入了三个隐形陷阱:

一是,完美主义导致的启动恐惧:

这样的孩子求好心切,内心其实对自己要求很高。

但由于太想做到完美反而不敢开始,从而陷入行动困境。

它的本质,是害怕失败引发的“瘫痪”状态。

二是,奖励延迟带来的反馈缺失:

大脑天生偏爱即时反馈,这是进化形成的生存机制。

但在如今漫长的学习周期里,孩子当下的努力,需要期末考试等关键节点,才能验证结果。

这让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即时反馈,丧失了坚持的韧性。

三是,自我怀疑形成的负向循环:

习惯了喊口号和三分钟热度的孩子,因为缺乏行动带来的成绩,会逐渐陷入自我怀疑的负向循环中,内心也认为自己不行,更加不敢采取行动。

长期的自我怀疑会改变大脑结构,孩子会走向“越失败越怀疑,越怀疑越失败”的循环。

认知、行为、情绪三个层面都进入阻塞状态,孩子虽有心努力,却无法自控的困于懒散。

大脑如同陷入认知的沼泽,每一次挣扎都让困境加深。


想想也是,如果女儿完全不想努力,她何必几次三番的喊口号,常立志?

这说明她内心是向好的,渴望自己能做到。

但坚持不了,三分钟热度,说明她现在的能力和认知,不足以做到自己期待的那样。

这个时候,逼迫责骂不仅无用,反而会加重孩子的恶性循环。

我也终于明白,对于习惯喊口号、懒散消极的孩子,唤醒内在动力的关键在于绕过意志力对抗,构建“低阻力”到“高反馈”的行动闭环,下面分享3个“杀手锏”!

一键预约直播

《帮助厌学躺平孩子回到学校》

03

1、化解完美主义,给孩子精神减压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往往存在两种认知扭曲:一是把目标定得过高(吃成胖子),二是要求立即达成(一口气)。

这需要家长帮孩子降低目标设定,增加时间预期,从而一步步化解完美主义,给孩子的精神减压。

以前,女儿每次给自己加油打气,说“我想考前十”“我一定要学好数学”时,我都会回应:你肯定行。你那么聪明,一定没问题的。

我以为这样是给孩子鼓劲儿,也是激励,却没想到是亲自挖了一个“捧杀陷阱”。

家长越说孩子聪明,越相信孩子肯定行,孩子的压力反而会增加,变得精神紧绷,担心自己做不到,让父母失望。

更好的方式,是在孩子给自己施压时,帮她从心态上降级目标。

可以用调侃的口气说:

要不要先试试当第十一名?第十名太挤了~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有这个心气就挺好,结果怎样都是你努力的证明。

我发现,我这样跟女儿开玩笑沟通后,她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因为通过我的反馈,她能感觉到,妈妈对她的期待没有过高,只要自己去做就好。

这样,思想中的完美主义倾向就会减弱,不那么畏惧失败。

卸掉了心理包袱,精神上的压力减轻了,行动力才会真正获得提升。


2、强化“微小成功体验”,让孩子不断收获良性反馈

有心努力的孩子很多,但能成功坚持的孩子很少。

因为人性决定了,收获的反馈越多,人的行动力才会越强,越持久。

而现在孩子的学习模式,恰恰欠缺这一点。

现有教育模式无法改变,但家长可以通过刻意制造“微小成功体验”,让孩子不断获得反馈,强化行动力。

我建议女儿拆分目标,不要把期中和期末考试,当作检验自己学习的时间节点。

而是将一学期的目标,分散到每个月,每一周。

不要想着下次考试,我要考多少分,名次要提升到多少。

而是拆分成多个“微行动”,每天背10个单词,弄透一道错题,抄一句散文美句等。

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每天要执行的“微行动”里,而不是在过高和遥远的目标里,患得患失,精神内耗。

为什么网络游戏那么让人上瘾,即使过程充满重复的动作?

因为每完成一点任务,系统都会给你爆出金币,这种收入囊中的获得感,会让人主动自发的执行下去。

女儿这样做了一段时间,整个人变得积极了很多,学习也不必我督促,非常主动。

因为她每做完一项任务,完成一天的行动打卡,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和收获感。

这种真实的价值感非常上瘾,让女儿逐渐习惯了这种源源不断的正反馈,进入良性循环。

虽然每一天的“成功”都很小,但却在大脑里刻下了永久的行动路线。


3、家长要角色转型:不做监工,而是引导者

在家庭教育种,很多家长在有意无意中,都在扮演“监工”的角色。

每天俯视监督,不断纠错,用“必须”和“不准”来要求、命令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扮演这个角色,尚能推动孩子学习。

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主意识萌发,监工式管理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短期内,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引发权力斗争; 长期看,还会阻碍孩子自主能力发展,叛逆贯穿一整个青春期。

所以,家长要克服自身的焦虑和控制欲,学会从监工的角色种卸任,转而成为孩子的引导者。

比如,孩子懒散消极,抱怨学习难,作业多时,不要急着批评督促:快去写作业!你总是这样磨蹭不自觉!

而是提供情感支持和价值引导:

这听起来确实挺让人头大的,现在当学生也很辛苦。 我们单位新来的那个毕业生,现在回想起来高中时候还吐槽呢,不过她现在更多还是感激。 因为她说,如果当时没有坚持,就没有今天的选择权和高薪工作。 我想,这可能就是辛苦的意义吧。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直接给命令,告诉孩子怎么做。

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即使家长的建议是对的,他也有一种被迫要求执行的感觉。

女儿数学一直不太行,以前我都是斩钉截铁的给她定调:

你就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回家给数学留的时间还最少。 你根本不爱学,成绩能好吗? 这个暑假给我去补课,别总想着玩!

女儿不爱听,也不肯去,我们没少吵架。

现在,当女儿做不出题,跟我抱怨“数学好难啊”时,我没有直接给答案和建议,而是引导她思考:

我昨天刚好看了一个数学老师的视频,他说多年的从教经验发现,初中数学,完全不涉及学生的智商,只跟对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熟悉程度有关。 做题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你觉得这道题的关键信息是什么?之前学过类似的解题方法吗?

通过在必要的时刻,提供关键的引导和点拨,让孩子自己思考该怎么做。

没有了批评和苛责,女儿的情绪沉静下来,关注点都集中在题目和知识点本身。

没那么多害怕情绪,上课也静下心来专心听讲,有什么不明白的会主动提问,跟过去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我明白,这是她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而不是被家长催着学,逼着努力,才会真正充满内在动力。

每天看着她充满行动力的身影,朝气蓬勃的神情,我都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

身为家长,我们真应该摒弃“监工”的角色,温柔引导每一颗种子的花开。

当孩子感受到学习是出于收获与成长,而非恐惧与压力时,他们的内在引擎才能真正发动,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如果你孩子出现厌学、躺平、不想学习、不想努力、自暴自弃,整天沉迷手机,一提学习就发脾气,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同学,三天两头就想请假......

都可以找我聊聊,我跟你一起分析一下孩子的问题,给你一些有效的建议,尽我所能帮助你跟孩子!

跟老师详聊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巴基斯坦飞行员很清楚:驾驶美制F-16战机,就等于和建功立业绝缘

巴基斯坦飞行员很清楚:驾驶美制F-16战机,就等于和建功立业绝缘

云上乌托邦
2025-11-03 11:30:52
中国提出的模式,特朗普回国后最终同意了,并罕见自我“检讨”

中国提出的模式,特朗普回国后最终同意了,并罕见自我“检讨”

基斯默默
2025-11-03 18:03:48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中国南海战略大变化!不再填海建岛,却用钢铁浮桥将菲律宾逼入绝境

林子说事
2025-11-01 02:46:24
原来,比预制菜更危险的,是自己做饭

原来,比预制菜更危险的,是自己做饭

陈天宇
2025-11-02 00:21:01
17.64亿!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创纪录,主动担责撬动行业规范变革|封面独家

17.64亿!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创纪录,主动担责撬动行业规范变革|封面独家

封面新闻
2025-11-01 10:21:03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风信子的花
2025-10-24 23:59:39
假若爆发战争,各国有平民愿为国而战?美59%,日德10%,中国多少

假若爆发战争,各国有平民愿为国而战?美59%,日德10%,中国多少

花花娱界
2025-11-02 17:51:06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他们“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美国终于明白,当年他们“误炸”中国大使馆,中国为什么不反击

蜉蝣说
2025-10-07 16:08:53
下放1天就反悔!杨瀚森被火速召回,是卖票还是藏招?队记揭秘

下放1天就反悔!杨瀚森被火速召回,是卖票还是藏招?队记揭秘

春秋论娱
2025-11-03 19:57:15
吕布死后三国第一猛将,近80人死在他枪下,蜀汉或因他延寿40年

吕布死后三国第一猛将,近80人死在他枪下,蜀汉或因他延寿40年

愚鉴
2025-11-03 15:40:29
师徒变死敌?刀郎撤回版权不到一年,云朵终于反击,结果大快人心

师徒变死敌?刀郎撤回版权不到一年,云朵终于反击,结果大快人心

凡知
2025-09-29 10:37:29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科学发掘
2025-11-02 07:57:50
李连杰状态太好了,手术3个月豪宅游泳,62岁脱光上衣自证清白!

李连杰状态太好了,手术3个月豪宅游泳,62岁脱光上衣自证清白!

娱圈小愚
2025-11-03 10:30:35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3 18:18:49
刘强东问蔡磊钱够吗?蔡哽咽:儿子才1岁!随后刘的决定令蔡泪崩

刘强东问蔡磊钱够吗?蔡哽咽:儿子才1岁!随后刘的决定令蔡泪崩

瑶卿文史
2025-10-29 22:56:09
北约威胁抹去莫斯科,普京亮出波塞冬核鱼雷,先拿一国测试下?

北约威胁抹去莫斯科,普京亮出波塞冬核鱼雷,先拿一国测试下?

第一军情
2025-11-03 11:45:03
“安世大劫案”越闹越大,巴西找中方要说法,荷兰被“公开处刑”

“安世大劫案”越闹越大,巴西找中方要说法,荷兰被“公开处刑”

沧海旅行家
2025-11-03 19:39:54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18:32:57
德军在莫斯科成片冻死,为什么不砍树烧木取暖?苏联人做法很绝

德军在莫斯科成片冻死,为什么不砍树烧木取暖?苏联人做法很绝

丞丞故事汇
2025-10-30 13:56:04
电火灶已经量产,引发行业变革,燃气公司需转型升级

电火灶已经量产,引发行业变革,燃气公司需转型升级

阿离家居
2025-11-01 00:39:39
2025-11-03 20:40:50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擅长处理青春期阶段孩子厌学问题;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家有青春期孩子,请关注我。
69文章数 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11月1日雅思大作文示范写作 | 科技农业 VS 天然种植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教育
房产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亲子要闻

关于父母为什么总盼着孩子上学

教育要闻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数学物理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