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0
分享至

文 | 难得君

▌“诡异经济”指当前中国消费领域出现的反常现象:高性价比商品遇冷,而情感寄托型产品(如高价玩偶、虚拟陪伴服务)需求激增。

你肯定见过这种新闻:一个造型有点奇怪的塑料玩偶“拉布布”,在拍卖会上被人用108万买走。你心里可能咯噔一下:这玩意儿值一套房的首付?



你也可能注意到,你的父母或者他们那一辈的人,手机里放着那种剧情夸张、制作粗糙的短剧,总裁穿越、逆袭打脸。

你不知道的是,就这种东西,一年能烧掉504个亿,悄悄超过了我们年轻人花在电影院里的425亿。



身边的朋友,月薪五千,却舍得花两千给猫买进口粮、做美容。还有那些让你无法理解的,熬夜排队,就为了买一个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的盲盒。

所有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是不是中国人的钱太多了?烧得慌?

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这不是钱多,而是钱太“少”了,少到只够买一样东西:情绪。

那么,到底是谁,在如此疯狂地为情绪买单?

答案藏在两个看似无关的数字里:中国单身人口已经有2.4亿,预计明年会到3亿。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刚刚突破了3.1亿。这两拨人加起来,接近6亿,几乎是中国人口的一半。

这6亿人,正在创造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他们是第一批可以、也愿意纯粹为自己花钱的中国人。

要理解这件事有多诡异,我们得先看看过去。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钱包,都被“养家糊口”这四个字牢牢锁死。你挣的每一分钱,都有它明确的、不容置疑的去处:孝敬父母、养育子女、人情往来……等到这一切都安排妥帖,轮到你自己时,口袋里已经没剩几个子了。我们的消费,从来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家庭这个生产单位的集体循环。

但现在,这6亿人,把这个循环打破了。

那3亿单身的人,没有家庭需要他们去“养”;那3亿多老年人,已经把“养家”的任务完成了。他们的收入,第一次,可以完全由自己说了算。这看起来是个人选择,背后却是一股谁也无法阻挡的洪流。

我们先来看看这3亿单身大军是怎么来的。

很多人想当然地觉得,是因为“穷”。结不起婚嘛。没错,现在结婚成本是高,房子车子彩礼,百万起步。但你想过没有,过去的人,比我们现在穷得多,为什么反而结婚没那么难?

真相,藏在生产方式的变革里。

在农业社会,婚姻是一个最小的“生产单位”。夫妻俩一起下地干活,男的力气大,女的能织布,搭伙过日子,效率更高,能活下去。那时候,结婚是为了生存。



可到了工业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生产线上的一个螺丝钉,或者写字楼里的一个打工者。我们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工资,不再需要另一半来组成一个“生产车间”。

婚姻,从一个“生产工具”,慢慢变成了一个“消费单位”。它不再创造生存资料,反而开始大量消耗资源:房贷、车贷、孩子教育……成了沉重的负担。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中的关键:女性地位的革命性变化。1980年,城镇女性就业率才30%,现在超过了60%。当女人自己能挣钱,能独立生活的时候,她为什么还要急匆匆地进入一个传统的、要求她牺牲和付出的婚姻结构里呢?

与此同时,男性在996的压榨下,也常常感到无力独自承担“养家”的重担。

所以,这3亿人的单身,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下的一个必然结果。这种生存状态的巨变,直接改写了一套全新的消费逻辑。我把它叫做“二次元消费法则”:极度压缩生存消费,极度膨胀情绪消费。

你仔细想想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人:买生活必需品时抠门到极致,50块的外卖要比价半小时,10块钱的运费能让他放弃购物。但买起那些“没用”的东西时,眼睛都不眨一下。为了抽中一个隐藏款的盲盒,平均要花掉8496元。给猫主子买的进口猫粮,比自己吃的水果还贵。

这不是人格分裂,这是一种在新的社会现实下的“精明”。现在,维持一个人基本生存的成本其实很低。那么省下来的钱,干嘛用?全部投入到“快乐生产”中去。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几个疯狂膨胀的市场:

宠物经济,规模已经做到了2793亿,预计明年要冲上3600亿。为什么?在这个高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里,只有宠物,能提供无条件的、确定的情感回报。这种确定性,是比黄金还稀缺的资源。

“一人经济”全面开花:单人火锅、迷你电饭煲、小包装食品。这不是因为他们吃不起大份,而是因为“一个人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虚拟陪伴产业悄然崛起:AI聊天伴侣、永不塌房的虚拟偶像、各种线上兴趣社群……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正在精准地填补现实世界中大片的情感空白。

说完了单身群体,我们再来看看那3亿多银发族。他们的消费觉醒,某种程度上,更具革命性。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退休阶层”。过去的老人,要么劳作到死,要么转身就成为子女的免费保姆,带孙子、做家务,直到油尽灯枯。

但这批60后、70初的老人不同,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很多人有稳定的退休金,有部分积蓄,子女也已经独立。突然间,他们发现自己拥有了人生中从未有过两样东西: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

然后,一场“补偿性”的消费爆发了。

数据显示,有90%的老人选择线上学习,每个月花费几千块,学钢琴、书法、舞蹈、唱歌……这些,都是他们年轻时,在困苦的年代里,想都不敢想的梦。这不是简单的“培养兴趣爱好”,这是对他们被耽误的青春,进行一种迟来的补偿。

那些你觉得土掉渣的中年短剧,为什么能烧掉500亿?因为那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穿越逆袭成首富”的荒诞剧情,恰恰满足了他们当了一辈子螺丝钉,内心深处被压抑了一辈子的幻想。辛苦了一生,现在花点小钱,做个几分钟的梦,过分吗?

这6亿人,来自生命的两端,却把他们的消费指向了同一个核心:情绪价值。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绪价值”?

传统经济学里,只承认两种价值:使用价值(这东西有什么用?)和交换价值(这东西能卖多少钱?)。但现在,出现了坚不可摧的第三种价值:情绪价值。也就是商品带给人心理满足的能力。

一个拉布布玩偶,它的使用价值几乎为零,但它能让你觉得与众不同,让你在圈子里获得认同。一杯蜜雪冰城的奶茶,成本没多少,但它能给你带来几分钟简单的快乐。一门线上课程,可能学不到什么实质东西,但它让你感觉“我还在进步,我没有被时代抛弃”。

这些产品,它们的物质价值趋近于零,但它们的情绪价值,趋近于无限。这是一种全新的价值创造和财富分配方式。

那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这种“诡异经济”在此时此刻集中爆发?

因为三重变革,在同一时间点,交汇在了一起:

第一,经济基础发生了质变。我们的人均GDP突破了1万美元。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的食物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胃被填饱了,心却空了出来。精神需求像压抑已久的火山,必然要喷发。

第二,消费主体完成了革命。6亿人,前所未有地摆脱了家庭经济的束缚,成为了独立的消费单元。这个规模,是史无前例的。他们构成了情绪经济的绝对基本盘。

第三,技术条件完全成熟了。大数据能精准识别你内心深处自己都未必察觉的情绪需求,算法能像喂饭一样,把你最想要的情绪产品推到你的眼前。情绪,可以被标准化、批量化地生产和投喂了。

资本的鼻子是最灵的。它们早已闻风而动,重兵布局。银发经济的规模现在已经突破了12万亿,预计明年要接近50万亿,将占到GDP的12%左右。对比一下房地产最巅峰时期占GDP的16%——情绪经济,几乎就是下一个房地产。



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它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要真正理解这场变革,我们必须看到这6亿人狂欢背后,那份深不见底的孤独。

改革开放40年,本质上是一个旧的社会结构解体,新的社会结构重建的过程。我们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从单位体制里被解放出来,现在,又从传统的家庭束缚里被解放出来。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但自由,是有代价的。

过去,我们被土地、单位和家族束缚,但同时也被它们保护。那个熟悉的村庄是一个安全网,那个终身的单位是一个保护伞,那个庞大的家族是你的后盾。

现在,这些都没了。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大都市丛林里的独行侠,像原子一样飘荡。这种“原子化”,是现代化支付的代价。工业化需要劳动力自由流动,市场经济需要打破人情束缚,个人主义鼓励我们摆脱集体依附。

结果就是:人越自由,就越孤独。



所以,这6亿人的情绪消费,本质上,是在为现代化的“副作用”买单。买一个拉布布,是为了制造一点小小的归属感;喝一杯奶茶,是为了获取一点廉价的快乐;养一只宠物,是为了填补陪伴的空白……这些消费看似荒谬、非理性,但却是现代人维持心理平衡的“必需品”。

过去,这些需求通过血缘、地缘、邻里关系来满足。现在,这些旧的纽带松散了,我们只能转向市场。这就是情绪经济的全部真相——用商业的手段,来解决现代性带来的精神问题。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

你说它是进步吧,它至少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让孤独的心灵有所寄托,让缺失的情感有所弥补。在这个意义上,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提升了部分人的幸福感。

你说它是退步吧,它又显得那么悲哀。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陪伴、认同、归属感,竟然都需要明码标价,变成一门生意。我们的温暖,需要靠购买来获得。

然而,历史不会因为我们内心的这种纠结而停下脚步。随着城市化不可逆转地继续,随着人工智能更深入地介入我们的生活,需要这种情绪商品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一个新的时代大门,已经轰然打开。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最大的产业,可能不再是钢铁、煤炭和房地产,而是“生产快乐”的产业。最稀缺的资源,可能不再是石油和黄金,而是真正有效的“情感陪伴”。

这6亿中国人,正在用他们的钱包投票,用他们的消费行为,探索一个终极问题:在传统的社会关系纷纷解体的今天,人,应该如何相互取暖?如何安放我们孤独的灵魂?

市场,给出了它的答案。这个答案或许并不完美,它把温暖标上了价格,把陪伴做成了生意。但这至少,让无数孤独的个体,能够借此活下去,并且,活得稍微不那么冷一点。

这,或许就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

既然孤独已经成为这一代人的宿命,那就让我们想方设法,让这份孤独变得可以承受。既然情感的缺失已成为一种常态,那我们就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新供给,来填补这片空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老干妈放弃遵义椒始末:立善立德不立威的陶华碧输给了人性

诗意世界
2025-11-07 09:35:12
惊呆!社交巨头被曝去年靠诈骗及违禁广告收入上千亿元,成全球“欺诈经济”重要支柱!美国证监会正在调查,公司回应:没那么多

惊呆!社交巨头被曝去年靠诈骗及违禁广告收入上千亿元,成全球“欺诈经济”重要支柱!美国证监会正在调查,公司回应:没那么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0:42:04
消息传来!上海虹桥⇋浦东只要10分钟,价格有望低至59元

消息传来!上海虹桥⇋浦东只要10分钟,价格有望低至59元

鲁中晨报
2025-11-08 22:31:04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毛主席每年遗体防腐费用不菲,但中国人直呼:“花得值!”

百态人间
2025-11-08 05:45:03
文班18+18马刺险胜鹈鹕 福克斯复出首秀24分墨菲41+9

文班18+18马刺险胜鹈鹕 福克斯复出首秀24分墨菲41+9

醉卧浮生
2025-11-09 11:27:34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潇湘晨报
2025-11-09 12:43:19
4-0!38岁梅西率队晋级半决赛:1V4乱杀+3场砍5球 解锁生涯400助

4-0!38岁梅西率队晋级半决赛:1V4乱杀+3场砍5球 解锁生涯400助

风过乡
2025-11-09 11:18:43
英媒:英国已准备好出动步兵战机与乌军并肩作战,挪威铁肩担道义

英媒:英国已准备好出动步兵战机与乌军并肩作战,挪威铁肩担道义

史政先锋
2025-11-08 15:56:02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面孔

115岁的李陈氏,出生于清朝的“老宝贝”|面孔

大象新闻
2025-11-09 09:38:06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40万元级豪华SUV  问界M8为何成了香饽饽

40万元级豪华SUV 问界M8为何成了香饽饽

车文驿
2025-11-09 12:50:20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俄副总理自曝参战:用狙击步枪还击乌军!俄对乌发动大规模空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2:55:11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A股:大家要做好准备,行情很明朗,明天,11月10日,很可能这样走

A股:大家要做好准备,行情很明朗,明天,11月10日,很可能这样走

云鹏叙事
2025-11-09 09:29:16
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对百余议员发表“台独”演讲,中方罕见震怒

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对百余议员发表“台独”演讲,中方罕见震怒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9 12:48:23
祖院长报警就对了!这事明显的是被人做了局,必须要严惩偷拍者…

祖院长报警就对了!这事明显的是被人做了局,必须要严惩偷拍者…

火山诗话
2025-11-08 07:54:20
四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开炮,18万菲军当肉盾,巡逻区域变大

四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开炮,18万菲军当肉盾,巡逻区域变大

博览历史
2025-11-08 14:52:59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6 21:03:20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新退出选手大赞泡面“太好吃”,目前仅剩16名选手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新退出选手大赞泡面“太好吃”,目前仅剩16名选手

极目新闻
2025-11-09 11:38:20
房产中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迎来史上最大竞争对手,庄家出手了

房产中介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迎来史上最大竞争对手,庄家出手了

火山诗话
2025-11-09 10:21:02
2025-11-09 16:11:00
难得君 incentive-icons
难得君
这是难得君的网易号
1160文章数 70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本地
手机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四喜》;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消息称苹果 iPhone 17 系列国内激活销量超 825 万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