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些在‘十四五’规划中出现的热词,竟在“十五五”规划中集体“消失”了。这是政策的退坡,还是风向的转变?
![]()
”十五五“规划不提长租房、保租房
10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公布。
关于房地产或住房租赁行业,具体有以下这些内容:
五、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5)大力提振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
六、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19)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流动顺畅的劳动力市场、转化高效的技术市场。编制宏观资产负债表,全面摸清存量资源资产底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完善并购、破产、置换等政策,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完善工商业用地使用权续期法律法规,依法稳妥推进续期工作。
十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1)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城镇工薪群体和各类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和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50)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能力,统筹推进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有序化解,严防系统性风险。
而对比“十四五”规划,涉及住房租赁行业相关是这么提的: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机制,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经过5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已经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国家首部《住房租赁条例》也已经于今年9月15日正式施行。
“十五五”规划不提长租房,也不提保障性租赁住房,此举为何?
![]()
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十四五”开局之时,“租购并举”刚提出不久,租赁市场特别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存在巨大短板。因此,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这是一个增量扩张型的指令,目标明确,火力集中。
回顾历史,“十四五”规划发布后,2021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
国家队正式下场,国企房东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紧接着,任务下达——“十四五”期间全国主要城市计划完成筹集建设870万套(间)保租房。
经过5年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
同时,国家首部《住房租赁条例》的施行,标志着住房租赁行业有了基本法。
此时,租赁市场的核心任务不再是单纯追求数量,而是如何高质量地融入整个房地产大系统。因此,它不再被单独列出,而是被统摄在“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个更大的命题之下。
在“十五五”规划中,第15条与“提振消费”挂钩,提出“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这里的住房消费,不仅仅是针对买房,也指向租房。
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租房人口3亿人,住房租赁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
一个稳定、有保障的租房市场能够释放居民的消费能力。当年轻人不为住房过度焦虑时,才敢在其他领域消费,这赋予了租赁市场拉动内需的战略使命。
“十五五”规划第19条与“要素市场化”挂钩,明确提出“盘活用好低效用地、闲置房产、存量基础设施”,这意味着,未来租赁住房的供给主力,可能从新增建设用地,转向存量资产的改造和盘活。
目前已经有城市在鼓励企业将闲置的商业办公、酒店、老旧厂房等非住宅物业改造为租赁住房;支持地方政府和机构盘活闲置的存量住房。
这为住房租赁行业,特别是专业机构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清晰的商业模式指引。
第50条与“防风险”挂钩,统筹化解房地产风险是重中之重。
住房租赁市场能有效分流购房需求,平滑市场波动,避免房价大起大落。因此,发展租赁市场本身就是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重要手段,其战略意义不降反升。
第41条,提出“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规划强调了几个关键点,这些同样适用于租赁市场:
“好房子”: 未来租赁住房的品质将被提到新高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将成为标配,这倒逼租赁企业进行产品升级。
“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这直接关系到长租公寓的运营安全和管理规范,与《住房租赁条例》的精神一脉相承,预示着监管将日趋严格和精细化。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虽然没提“保障性租赁住房”,但“优化供给”意味着政策将从“盖了多少”转向“分给了谁、管得怎么样、效率高不高”,更注重精准化和效率。
毋庸置疑的是,未来政策将更倾向于支持那些真正有能力盘活存量资产、提供高品质运营服务、具备稳健财务模型的专业住房租赁企业。
随着存量盘活成为重点,与资产证券化(如租赁住房REITs)相关的金融创新或许会得到进一步鼓励,但前提是底层资产必须优质,现金流必须稳定。
结语:不是放弃,而是升维
总而言之,“十五五”规划不提“长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是政策的退潮,而是战略的进化。
它标志着我国住房租赁行业已经告别了需要“特殊关照”的幼儿期,进入了需要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协同发展的青年期。国家正在为行业铺设一条更坚实、更宽阔的赛道——一条与消费、要素配置、风险防控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的赛道。
当我们再读“十五五”规划时,不应为“长租房”、“保租房”字眼的消失而感到失落,而应看到,住房租赁的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要素市场化”、“高质量发展”和“防风险”的国家战略血脉之中。一个更成熟、更稳定、也更值得期待的住房租赁时代,正悄然来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