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10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阿里雷扎·坦格西里在布什尔港的讲话中直言:“波斯湾与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由伊朗武装力量全面掌控。”
这番表态不仅是对国内民众的承诺,更是向美国发出的区域自主防卫宣言。
他强调,地区国家有能力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维护稳定,并批评外国势力通过“捏造威胁”为其军事存在与军售铺路。
![]()
伊朗的底气源于其军事技术的快速迭代。
2025年1月,革命卫队在“大先知”演习中展示了搭载人工智能的精确制导导弹,部署于国产“莫哈杰尔-6”无人机及升级版“卡伊姆”导弹系统,显著提升了打击精度与射程。
与此同时,伊朗通过联合行动扩大影响力。
2025年3月,与黎巴嫩、伊拉克、也门在波斯湾至里海的广阔水域举行联合海上阅兵,动员逾3000艘舰艇,以声援巴勒斯坦为名,实则在演练多区域协同作战能力。
![]()
霍尔木兹海峡,全球能源的咽喉
这片狭窄水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21%的石油贸易经此运输,日均通过量占全球消费量的五分之一,一旦封锁,国际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30美元,触发全球性能源危机。
伊朗深谙其战略价值,近年来持续强化反介入能力:部署“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速度达4马赫的“霍尔木兹-2”反辐射导弹,并利用无人系统昼夜监控航道。
然而,区域合作仍面临隐忧。
![]()
新闻报道截图
![]()
新闻报道截图
尽管坦格西里称“波斯湾国家愿与伊朗联合军演”,但沙特、阿联酋等传统美国盟友虽与伊朗关系缓和,却未公开响应此提议。
这表明地缘信任的建立绝非一蹴而就,共识止于利益交叉点,却难越意识形态鸿沟。
![]()
美军调整部署与伊朗的“反控制”博弈
面对伊朗的强势姿态,美国也在调整战略。
2025年6月,美军撤离了长期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的海岸警卫队西南亚部队,转而计划向波斯湾部署濒海战斗舰。
这些舰艇配备新型扫雷套件与无人侦察系统,更适合狭窄水域的快速反应与情报收集,意在加强对航道的“灰色地带控制”。
![]()
外媒报道截图
伊朗则以“全场盯防”反制,革命卫队副司令阿里·法达维宣称“美军舰艇完全在伊朗监控下”,并通过频繁演习展示非对称打击能力。
例如2025年9月,伊朗军方在阿曼湾模拟击沉靶船,演练了针对大型军舰的饱和式导弹攻击。
![]()
能源命脉与全球博弈的代价
这场较量牵动着全球神经,2025年6月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警告,若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引发“灾难性经济冲击”。
博弈的核心仍是能源主导权,伊朗一面强化“沿岸国自主安全”叙事,一面加速与印度等国的能源谈判,试图将对美出口依赖从76%降至60%。
而美国则通过制裁与航道管控,维系其石油定价影响力。
![]()
其实,波斯湾的安全困局实为“主权与霸权”的拉锯。
伊朗的“区域自治”主张虽具道义正当性,但需以开放合作替代对抗;美国若持续以“护航”之名行“控油”之实,恐将推动地区国家进一步向中俄靠拢。
当航道安全沦为大国角力的筹码,最终买单的仍是每日经过此地的3000万桶原油背后的普通消费者。
他们为地缘裂痕支付着看不见的“风险溢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