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教委主任荆洪阳、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高秀梅、天津科技大学校长路福平、天津市职业大学校长吴宗保、河西区教育局局长杨琳出席,介绍“十四五”时期天津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相关情况,并回答问题。
针对《天津日报》的“‘十四五’期间,天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请问,教育在其中有哪些积极作为,取得哪些重大进展?”荆洪阳提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是激发天津市高质量发展动力、提升人才储备和支撑、深化教育赋能城市新质发展的战略之举。为提升教育的支撑力、贡献度,我们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人才供需适配。一方面,将学科专业建设从自我发展“小逻辑”,向服务国家和天津发展“大逻辑”转变,制定鼓励增设专业和控制增设专业两个清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及时响应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提高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五年新增紧缺本科专业179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本科专业105个。通过努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稳步提升,更多学生选择留津发展。另一方面,坚持“真实任务驱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比如,前面提到的产教联合体、共同体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新型学院建设,新工科改革,等等,目的就是构建产学研用多要素融合、多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把企业最新技术、真实项目、工艺难题变成教学科研内容,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二是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出台高校分类考核、教师分类评价等相关文件,引导高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强有组织科研,打造高水平科研队伍,产出一大批创新成果。获批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医学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8项,占全市国家科技奖的60%。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千团千企融合创新计划”,围绕京津冀企业1280项技术需求开展校企协同攻关。2024年高校横向科技合作项目数、合同额较上年分别增长44.1%、36.9%。
三是提高成果转化质效。除了前面向大家介绍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个一”行动,我们还全面推进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解开束缚科研人员的细绳子。将成果转化列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可选基本条件,列入专任教师年度考核工作量,激发教师成果转化动力。举办系列校企对接会活动,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一大批科研成果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
![]()
声明:麦可思研究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18602824882),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关注“麦研文选”,获取更多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