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还是电影《东极岛》,都让发生在80多年前的那次事件重新映入人们眼帘,鬼子是那么的凶残,中国人民是那么的善良,即便是今天,里斯本船的船长后代依旧态度死硬,一副欠抽的样子。
然而,我们在回忆追思东极岛救助事件的时候,有谁还记得100多年前,发生在黄海的那次沉船事件。当1894年丰岛海战中,那艘名为“高升”的英国商船上搭载着1100多名中国陆军沉没的时候,连同那段日军射杀落水士兵的血腥记忆,又有多少中国人知晓?
![]()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偷袭我北洋水师护航军舰济远、广乙。战斗中,“浪速”舰舰长东乡平八郎(后来的日本海军元帅)在明知“高升”号是英国商船(尽管上边运载的是准备入朝的清军)且表示要回到原出发港口的情况下(船上清军在统带官高善继的带动下宁死不降),下令侧舷开火,对这艘商船进行射击。
“高升”号的清军用手中的步枪进行还击。到了下午的1时46分,“高升”完全沉入水中,附近海面上漂浮挣扎的清军士兵随处可见,“浪速”号上的小口径速射炮开始对海中射击,短时间内就发射了1125发炮弹,同时“浪速”放下一条舢板,一面搜救落水的欧洲人,一面射杀海面上还活着的中国士兵,而“浪速”的舰长东乡平八郎就站在军舰的飞桥上,冷漠地注视着这场大屠杀。
![]()
清军的鲜血染红了这片海域,1116人的清军,最后只有200多人幸存,其中大部分,是依靠当时恰好在附近海域的英舰“播布斯”号、德舰“伊力达斯”号、法舰“利安门”号的救援,以及一些勇敢的朝鲜渔民的搭救,才得以生还。
当时中日两国并未正式宣战,高升号上虽然搭载的是中国士兵,但是它是英国船,日军舰长在明知这些情况下,还下令开炮。事后,明明是小日本做错了事情,清朝政府占理,但最后日本人控制了舆论,英国的两次调查听证会完全被日本把控,清政府不但死了人,还输了官司,最后向英属东印度公司赔偿损失。
然而,高升号的事情还不算完!
![]()
高升号上打捞出的银块
2001年,一家韩国公司于7月31日宣布要打捞在朝鲜半岛西海岸白翎岛附近海域的“高升号”沉船。而这次打捞的动机,并非为了追寻历史的真相或告慰亡灵,而是源于一个诱人的传说——这艘沉船里可能藏有价值连城的600吨银锭,合8800多万美元!
潜水员潜入黑暗、冰冷的海底,传说中满载财富的船舱被打开。然而,600吨银锭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发现是:在船体深处,未被湍急海流冲刷走的角落,静静地躺着7具清朝陆军士兵的遗骸。其中一具遗骸的手上,还紧紧地握着步枪!
![]()
韩国打捞公司在高升号上打捞出水的带有团龙图案的皮带扣、鹰洋、银杯。
然而,更令人差异、惊讶、寒心的是,如此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强烈情感的发现,在国内几乎没有掀起任何波澜!没有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没有社交媒体上的热议刷屏,没有历史学界的深度讨论,更没有官方或民间的纪念活动。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石子,只泛起了微不可察的涟漪,便迅速归于死寂。
难道那“600吨银锭”的传说,比7位(以及同船千余位)为国捐躯、在黑暗海底沉寂了107年的同胞英灵,更值得关注吗?高升号和上边牺牲的清军将士,就这样再一次,无声无息地沉入了遗忘的深渊。
![]()
冲锋的致远舰
回到里斯本丸、东极岛事件本身,纪录片和电影的上映引发了媒体的聚焦、公众情感的投入,这是对历史和人性的尊重。但是反观“高升号“事件,2024年还是甲午战争130周年纪念,国内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宣传,没有什么影视作品。那2001年在沉船上清军将士遗骸的发现,那份刺骨的“沉寂”与和今天东极岛事件的宣传形成了天壤之别。
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甲午战争已经过去130年了,缺乏亲历者后代持续有力的讲述和传承,没有鲜活的记忆载体,那段历史对现代人而言,似乎过于遥远和模糊?
还是近代史教育中,这个事件不是考试大纲所以再教科书和主流历史叙事中,被简化、被边缘化?甚至被回避?
还是舆论宣传愿意追逐热点,喜欢被更有娱乐性的内容话题占据?
![]()
要知道韩国人从1925年起就开始惦记上了高升号的那些银锭,当时的韩国媒体就在报道题目中大肆充斥着“海底银块”、“百万圆”、“海底马蹄银”等词汇,直到2001年的这次打捞任务完成。
根据韩国法律规定,执行打捞任务的金船公司将获得打捞所得物的80%,而对于这艘船上具体打捞的财物价值,金船公司并未明说。其中一部分文物2015年开始在韩国仁川的市立博物馆展出。
![]()
高升的船钟
令人惊讶的是,当年韩国准备打捞高升号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国内的学术界、考古界居然一度怀疑韩国人是不是搞错沉船了,因此并没有积极介入此事。
当被问及这些打捞上来的文物和清军将士遗憾未来是否会回到中国时,韩国仁川市立博物馆展示教育部部长裵晟洙在接受国内某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遗产类的东西大部分归政府管辖,没有政府的许可不允许外出,如果要回到中国“我想这个为题应该是政府之间商讨的事项。”
![]()
时至今日,那7具清军遗骸应该还在韩国,没能回到国内。
当《东极岛》的旋律在影院回荡,我们为异国军人的命运揪心时。我们是否也该为这七位紧握步枪、沉睡在自家门口冰冷海底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同胞,献上一份迟来的、深沉的缅怀?我们能否俯身看看自己来时的路,那条浸透了先辈血泪与屈辱的足迹?
那支海底紧握的步枪,仿佛穿越时空在问:1894年的血,白流了吗?我们,被遗忘的同胞,你们……还记得吗?
![]()
历史的记忆需要平衡。铭记《东极岛》所代表的人道光辉是人类的良知。但唯有同时将“高升号”这样的本土惨痛记忆,从遗忘的深渊中打捞出来,郑重地安放在民族记忆的殿堂里。我们的历史观才算完整,我们对和平的珍惜才更有根基,我们对尊严的捍卫才更加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