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载光阴如水,江湖梦远,侠影未渺。10月28日上午,金庸铜像在他的母校衢州一中落成。在金庸先生逝世八周年之际,他的精神以一种更永恒的方式,回归了梦开始的地方。(一事能狂便少年!1941年,求学衢州的金庸发表处女作)
“真的太像了,和照片简直一样!”当遮盖的幕布徐徐揭开,金庸晚年的儒雅形象豁然呈现于众人眼前——他坐于官帽椅中,面容温润,言笑晏晏,仿佛正与来访的宾朋畅谈他笔下的快意恩仇与人生棋局。身旁案几陈列棋盘、书卷,既暗含其挚爱的围棋雅趣,又象征其煌煌武侠著作。背景屏风上,石梁镇静岩村的山水意境与“一事能狂便少年,书剑人生侠客行”的对联相映成趣,更呼应先生诗中“石梁静岩夜夜心”的缱绻追忆。
![]()
这座铜像由泽西国际控股监事长、衢州一中1998届校友完霞女士捐赠,中国美院博士张润团队历时八个月精心打磨,捕捉了金庸“最具辨识度的亲切形象”,展现一代文豪的豪迈与温情。
![]()
“之前总有人问我,你叫完霞,那姓什么呢?”仪式上,完霞动情地分享了自己与“大师兄”的渊源。“其实答案能从‘大师兄’金庸的作品中找到线索,《射雕英雄传》以完颜金国与南宋并立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完颜氏人物,正是我们家族的先祖。这份跨越时空的历史共鸣,让我总觉得自己与大师兄早有一份特别的‘历史情缘’。”
![]()
不仅是历史渊源,完霞和金庸有着几乎重合的“追梦轨迹”,“当年金庸大师兄从衢州一中走到香港中文大学,成为先驱者。而我也循着他的脚步,从衢州一中慢慢走向了香港。作为他的后辈,我也希望自己发挥优势,做好连接衢江和香江的纽带,为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
![]()
衢州一中党委书记赵海亮在现场重温了金庸作为“衢中少年”的成长印记,“温雅豪迈衢州人,同学少年若弟兄,六十年中常入梦,石梁静岩夜夜心”,道尽其对母校的终生缱绻。他表示,这座铜像将成为校园内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激励学子们执笔为剑,心怀家国。
![]()
如果说,铜像是侠义精神有形的丰碑,那么仪式上另一项庄重的举动,则为金庸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打开更广阔的天地。铜像揭幕后,海宁市档案馆、海宁市袁花镇人民政府、嘉兴市第一中学、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签订了《金庸电子档案资源共享协议》。
![]()
这份协议的签订,意味着散落在金庸故乡(海宁袁花)、求学地(衢州一中、嘉兴一中)的珍贵档案史料——无论是泛黄的手稿、珍贵的照片,还是尘封的文书,都将突破地域的藩篱,在数字空间汇聚,展现金庸更立体的人生轨迹。
![]()
活动期间,香港中文大学刘民教授,香港博文明道学院校监、校长李志强博士作主题讲座,《大侠金庸》总导演段欣分享了她拍摄纪录片的幕后故事。
来源:三衢客户端
编辑:姜波
一审:余怡婕
二审:周小明
三审:周奕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