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西抚州乐安县公溪镇江边村,一片青砖楼房静静立于相山脚下,像是被岁月尘封的旧日记。这里曾是闻名一时的721矿,亚洲最大的铀矿基地,如今只剩下褪色的墙壁与无声的站台,在风中低语着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
上世纪50年代末,航空普查队的一次飞行,让伽马仪的警报打破了相山的宁静。随后,“421矿”在此诞生,后更名为721矿。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汇聚于此,在荒山中建起一座“铀都”。最热闹的时候,这儿人口超过十万,学校、医院、俱乐部样样齐全,火车轰鸣,人声鼎沸,俨然一座山中繁华小镇。
![]()
那段岁月里,721矿人的生活写满了艰苦与荣光。他们住草棚、睡通铺,靠酱油拌饭填肚子,却凭着“一定要造出原子弹”的信念,一次次走进矿井。
![]()
粉尘弥漫,辐射如影随形,许多人的健康被悄悄吞噬,有人患上矽肺病,有人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
公溪河畔的山坡上,300多位地质工作者长眠于此,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核工业人的坚守与奉献。
![]()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一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正是721矿开采出的铀矿石在默默支撑。此后多年,这里年产铀矿石占全国五分之一,探明储量巨大,“亚洲最大铀矿”之名不胫而走。
![]()
然而随着国家战略调整,721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这座万人矿山完成改制,人们陆续离开。如今的江边村,厂房空荡,铁轨生锈,俱乐部里只剩破碎的玻璃,医院墙壁爬满青苔。一切仿佛静止,唯有记忆还在流淌。
![]()
好在,那段岁月并未被完全遗忘。矿史展览馆里,老照片与旧物件仍带着温度,许多“矿二代”“矿三代”也在新的岗位上延续着父辈的精神。而这片废墟,就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记录了一代人无悔的青春,也见证了一个国家从无到有的崛起与转身。
![]()
站在这废墟前,你心中会响起怎样的回音?
欢迎分享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