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十二)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1)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2)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3)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4)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5)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6)
孟娜: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7)
1977 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正式确定每年 5 月 18 日为 “国际博物馆日”,我国1983 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围绕主题开展丰富活动。今年的5月18日,恰逢博物馆日我们要去医巫闾山,路上几乎全是车,慢悠悠的向前挪动,我们被拥挤在整修好的进山路上,亲身体验了“望山跑死马”的感觉。
![]()
虽然,历代帝王都是对山神以国礼祭拜,但五岳的地位确立较早,据《汉书・郊祀志》,武帝将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与泰山并列为“五岳”,而五镇是在后来逐渐形成的,以北镇山为例:自隋开始,医巫闾山才成为“北镇” 的五大镇山之一。若研究镇山发生变化的历史,是很有意思的课题,在此就不说了。
医巫闾山长45公里,我们的父辈并非也从这里进山,只见战史记载:"医巫闾山与黑山、大虎山共同构成了东北野战军的“口袋底”,廖耀湘兵团的覆灭标志着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黑山、大虎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的关键节点,而医巫闾山则是这一防线的重要侧翼依托。
![]()
1948 年 10 月 20 日,东北野战军第 1 纵队奉命从杏山关出发,连夜翻越医巫闾山,向锦州、沈阳之间的大虎山地区急进。第 1 纵队在徒涉冰冷刺骨的大小凌河、克服险峻山路后,迅速抵达指定位置,为后续围歼战奠定了基础。这一行动的目的是切断廖耀湘兵团的退路,并配合其他纵队形成合围。
![]()
以上战史记载的黑山、大虎山,这次我们均去拜访了。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期间,发生在辽西黑山、大虎山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与东北人民解放军之间的一场著名战斗。有人将辽沈战役中的黑山阻击战与塔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并称为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我在后面有专写塔山阻击战的心得,“红旅活动”一路的思考记录,是我对军史补课的作业,不求高分但求及格足矣,毕竟我有过实地踏查的经历。
![]()
再就是到了医巫闾山,我没有爬上去,在山脚下照了几张很好的照片,算是来过。因为,祭拜山神的庙宇基本都在山脚下,只有北镇庙和曲阳的北岳庙,是对山神遥祭的。
寻觅父辈的战斗足迹——四野38军子弟东北行(十三)
塔山阻击战
随“红旅”东北行的进程,我们要去父辈塔山阻击战场遗址,就这样来到了原名“锦西”的葫芦岛。
因为,这次要到葫芦岛参观塔山阻击战遗址,我有些懵圈,军史称塔山阻击战为“锦西战役”,并没有提过葫芦岛战役。人生啊,真的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锦西是在1994 年才更名为葫芦岛市的,且现在跟锦州为同级别的地级市了。
![]()
塔山阻击战遗址纪念馆坐落在葫芦岛市,如民国时期,1914 年,因全国有多处名为“宁远”的地方,为避免重名混淆,辽宁的宁远改称“兴城”一样。发蒙是我自己,人家只是改名而已。再者,习惯的依赖铁军整理的军事资料,没有自己动手预习线路,下次再来一定改正。嘿嘿!自己给自己开脱调侃:还要来,是努力改正不足的最为有效的保证。
![]()
我是第一次来到塔山,最想知道塔山到底有没有塔,因为在历史长卷的记载上,有塔的地方至少县志上就会有记载,我就可以查到此地的故事。但发生在塔山阻击战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来到父辈们战斗过的地方,我们没有见到塔,更没有见到山。
在酷似大平原的地方作战,我的父辈们啊,你们是咋做到的呢?听故事可以发问,但亲身来到这无遮无拦的战场,我有些不敢发问了,其实,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说:孩子们啊!脚步放慢些,再放慢些“我们好疼……”
我们好像听到了……
![]()
今天,跟随大部队参观葫芦岛市的塔山阻击战遗址和纪念馆,参观完塔山战役纪念馆后,我想把从纪念馆展览中积累的知识看点,试着比较国共两军的对决,知道这个题目很大,但有对父辈们敬仰的勇气,在此也就记录一下下自己的思考,算是交“红旅”活动的一个作业吧:
塔山,只是一个地名而已的塔山,就这个小到只有在军事地图上才有标识的地方,却在世界军事史上很出名。竟然能够让毛泽东在1949年进京阅兵时,为塔山“英雄连”的旗帜举手敬礼;竟然能在西点军校的教课书上,作为以少胜多的战例出现,这塔山该有多么大名气,多么大的礼遇啊!塔山扬名地球、被领袖级别的人物敬重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当时国民党将"五大主力"都投入到主要战场,塔山为主要战场之一。国民党的新1军、新6军、第5军、第74军的突出特点是:装备好全美械装备;官兵军事素质较高;大多有美军顾问训练;对日军作战中战绩不俗;军事主官大多是孙立人、廖耀湘、王耀武、张灵甫、胡琏等能打仗的;有较强的战斗意志。
![]()
面对国民党的"五大主力",我军在塔山阻击战的表现,我想用西点军校,对中国近代防御战案例,塔山阻击战研究说明:这场战役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他们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带,通过灵活战术和顽强意志,成功阻击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研究重点为战场工事构筑、部队动员机制和战场指挥系统。
另外,美国前国防部长助理曾亲临塔山战场遗址考察,对解放军在缺乏制空权、火力劣势的情况下守住阵地表示“难以想象”。他特别指出塔山无天然屏障却形成严密防御体系的现象,认为这颠覆了传统军事理论中“地形决定论”的认知……。我只记录了这些自己的思考,您若想知道更多,请挪步到此纪念馆。
![]()
![]()
![]()
其实,葫芦岛和兴城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
先说兴城(宁远),兴城是葫芦岛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大明代著名古城之一,那里有九门口水上长城、还有我们保定高阳人孙承宗守边的战场和业绩。
当我第一次在兴城火车站广场见到袁崇焕雕像时,脱口便说此人是孙承宗,当地老乡告诉我:那是袁崇焕,当地人喜欢他很崇拜他。我给他们讲了为什么我说是孙承宗的原因:孙承宗是我们保定人,所以我多有了解,且袁崇焕是孙承宗的下级。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力主以“辽人守辽土” 的策略构建宁锦防线,奠基了“宁远大捷”,并提拔袁崇焕为宁前道兵备佥事,是孙承宗战略的坚定执行者。当地人摇头,他们说没听说过。
![]()
再说兴城,我回想了一下,这很可能是1994年前,我们从兴城县城到葫芦岛市,其实并没有走出葫芦岛,就如孙承宗是保定高阳人,高阳是保定辖区的一个县,他也是保定人一样。
当时我们在葫芦岛坐木船海边游玩,以为葫芦岛就形似个葫芦很小的,这次才真正体会到人们为啥喜欢葫芦的原因了,葫芦就是“福禄”的谐音啊!且葫芦会长大的。
文中图片均来自38军子弟东北行活动群,鸣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