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属卡箍深陷树干,勒痕触目惊心,一“请苏州相关部门过来看看,帮帮它们吧!”,一位苏州网民发布的视频显示,相城经开区蠡塘河路的行道树被金属卡箍紧紧束缚,随着树木生长,这些卡箍已深深嵌入树干,形成明显勒痕。
视频迅速引爆网络,单条视频点赞量已超过4000,数百条评论充满了对树木的心疼和对管理部门的质疑。
这已不是苏州首次为树木松绑。
今年4月,园区12345接诉即办,为万科美好广场西面东环路的九棵银杏树拆除了紧紧束缚它们的铁制环形固定支架。
更早的去年,姑苏区中街路社区甚至为一棵近200年历史的古柿树解开了11根晾衣绳。
当新闻记者联系苏州相城经开区相关部门时,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派人前往现场查看,正在了解具体情况。
![]()
![]()
在社交媒体上,网民们对树木被绑事件的观点呈现鲜明对立。
一方观点直指管理缺位:“这些卡箍明显是安装后就没有人管了,园林部门难道只种树不养护吗?”这样的质疑在评论区获得高赞。
有网友痛心疾首地写道:“树木的生长是以年计算的,安装固定装置时就应该预见需要定期调整,这是典型的缺乏长远规划。”
在吴兴区的案例中,检察官发现多数抱箍本身具备调节功能,但有关部门未能履行定期管护职责,未能随着树木的生长及时调整抱箍,从而导致了问题加剧。
另一方则为管理部门辩护,认为市政养护力量有限:“全市那么多树木,怎么可能每棵都照顾到?应该给管理部门一些理解。”
这种观点认为,城市绿化管理面广量大,难免有疏漏。
还有网友说一件小事,层层上报,这类事情太普遍了,一反应问题就是等待上级通知。
更专业的网友则指出技术层面的争议:“为什么非要用金属卡箍?没有更科学的固定方式吗?”有自称园林专业的网友介绍,现在已有可降解的固定材料或弹性支撑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硬束缚”对树木的伤害。
![]()
解决之道在于精细化、人性化的治理模式。
从中街路社区的经验看,解决树木捆绑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要统筹考虑居民实际需求。
树皮对树木至关重要,它作为木本植物的皮肤,能把昆虫、细菌和真菌隔离在外,同时为树木留住必需的水分。
在树皮里面有两圈由一直在分裂的细胞构成的重要圈层,叫形成层。它们的位置相对较浅,如果被破坏会造成树木停滞生长,甚至死亡。
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只见人绑,不见人解,不是少数情况,而是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