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往期优秀营销数字化案例
主笔:李文慧 编辑:舒紫花 排版:习丌
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东鹏饮料2025年前9个月营收为168.4亿元,同比增长34.13%;净利为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扣非后净利为35.4亿元,同比增长32.92%。
![]()
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61亿元,同比增长30.36%;净利为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扣非后净利为12.69亿元,同比增长32.74%。
![]()
这样的增速,在快消行业整体面临“渠道红利见顶”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按照前9个月的营收规模推算,东鹏特饮今年冲击200亿营收目标已近在咫尺。
在传统消费市场增长承压的背景下,东鹏为何能持续保持高达30%以上的增速?
![]()
数字化赋能“网点扩张”
回顾东鹏的全国化征程,其渠道网络的快速扩张是早期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发展经销商、铺通毛细血管式的终端,它从广东本土走向全国,终端网点数量一度突破420万家,这也是其上市后连续多年保持30%+增速的关键。
借助“一物一码”技术直接连接消费者(C端),积累初始的流量和数据;然后逐步将数字化能力向渠道后端渗透,特别是连接终端小店(b端),最终实现对渠道的精准管控和高效赋能,从而支撑网点的快速扩张和精细化运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东鹏特饮数字化的起点,源于2015年推出的“开盖扫码赢红包”活动。这一举措在当时颇具开创性。通过在瓶盖内赋码,东鹏特饮成功打破了传统快消品依赖层层渠道的营销模式,实现了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消费者扫码后可以参与红包等活动。
![]()
有趣的扫码活动和直接的红包奖励,也刺激了产品的动销。终端小店老板发现东鹏特饮好卖,自然更愿意主动进货和陈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渠道开拓的难度。
在成功触达C端并积累了可观的流量后,东鹏特饮开始将数字化的触角伸向渠道的末梢神经——数以百万计的终端小店。
![]()
在“扫码赢红包”的基础上,东鹏特饮推出了“一元乐享”等活动。消费者中奖后,只需支付一元即可在门店兑换新饮料,而门店老板收集到中奖瓶盖后,可以扫码获得核销券,凭券可向邮差商或经销商兑换整箱产品,从而获得额外利润。这套机制极大地提升了终端门店推销东鹏产品的积极性。(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为了更系统地管理终端,东鹏从2017年启动商户会员注册,并投入“一箱一码”系统,鼓励终端小店老板注册成为会员。这标志着东鹏开始与终端建立直接的、数字化的联系。
从2019年开始,东鹏下决心对产线进行改造,实现了“五码合一”。即通过盖内码、盖外码、箱内码、箱外码和垛码的关联,让每一瓶饮料、每一箱产品都有了唯一的“数字身份证”。这不仅实现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可追溯,更能有效监控和防范“窜货”行为,稳定了渠道秩序和各级利润。
![]()
最终实现了对超过400万终端网点的有效触达和精细化运营,为后来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渠道基础。
![]()
数据驱动“存量提效”
随着快消行业的终端网点密度已经趋于饱和,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再想靠“新增网点”拉动增长,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
一方面,快消行业的终端网点密度已经趋于饱和,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再想靠“新增网点”拉动增长,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早期扩张时“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逐渐显现:部分网点陈列不规范、产品动销慢,甚至出现库存积压,反而拖累了整体效率。
接下来的增长必须从“增量网点”转向“存量提效”。
2023年之后,东鹏的终端网点拓张速度从之前的40%+降至13%左右,但单点产出却在持续提升。2024年全国终端单点年营收达到0.32万元,虽然还不及广东大本营的30%,但这种“向每个网点要效益”的思路,已经成为其增长的新引擎。
![]()
(图片来源:海豚投研)
东鹏正致力于让现有的每一家小店、每一个冰柜,产出更多的销售额。通过冰冻化陈列和渠道精细化深耕,最大化挖掘每一个终端网点的潜力。
而要实现“存量提效”,靠传统的“人盯人”管理根本行不通。420万终端网点,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单靠业务员跑店,既管不过来,也无法精准判断“哪个网点需要调整陈列”“哪个产品在哪个区域卖得好”。这时,数据就成了打通“终端管理”的关键钥匙。
![]()
数据驱动怎么落地?
东鹏特饮通过“开箱有礼”与“一元乐享”活动成功吸引大量终端门店参与,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精细运营动作,为品牌销售增长和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1.运营架构与核心指标设定
构建明确的门店运营架构,按层级划分全国、区域、城市和门店四级。不同层级承担不同管理职责,全国层级制定战略规划和政策标准,区域层级负责区域内资源调配和市场监督,城市层级执行具体营销活动和门店服务,门店则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为衡量运营效果,设定了销售额、销售量、动销率、客单价等核心指标。各层级围绕核心指标开展工作,确保运营目标实现。
![]()
2.深入洞察门店数据,绘制精准画像
收集和分析门店基础信息与运营数据是精准运营第一步。如门店所在地理位置,繁华商业中心、居民区或交通枢纽的门店,消费群体和销售情况区别大。品类分布也需关注。同时,销售数据能帮助分析门店销售规模和销售趋势,划分销量高、中、低不同等级门店,了解销售季节波动和消费热点变化。(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3.数据驱动门店分层:为差异化运营提供依据
通过对门店运营数据的分析,品牌商可以全面了解每一个门店的销售情况、产品库存、消费者偏好等信息。对门店进行分层分等就有了科学依据。
通过数据智能BI系统对收集到的门店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分析,基于RFM模型对终端门店进行科学分层。以F(进货频率)为“活跃度”(季/年)指标,M(进货金额)为“贡献度”(季/年)指标,对终端进行分层,通过R(进货间隔时间)来制定差异化赋能策略。(点击链接,了解更多:)
根据门店分层类别(分为ABCD类终端门店),进行差异化资源投入,通过持续不断地精准门店深度运营,针对性提升门店的单店产出,优化资源投放效率。
4.差异化运营策略:提升终端网络整体战斗力
不同层级的门店,面临的市场环境、消费群体、运营痛点都不相同。针对不同等级的门店,制定差异化的运营策略,才能让资源投入与门店潜力匹配,提升整体终端网络的战斗力。
A类终端作为业绩核心,需要通过立体深耕策略巩固优势。比如优先铺新品、提供定制化陈列方案、配置专属业务支持,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其高销量背后的原因(如特定品类受宠、周边客流稳定),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同类型门店。
B类终端有一定基础但潜力未完全释放,重点在于激活和挽留。可以通过针对性促销活动提升其动销率,比如根据其周边消费群体特征推荐适配产品,或通过阶段性返利激励其提升进货量,同时密切跟踪数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避免其下滑。
C类终端处于培育阶段,需要以潜力挖掘和常态培育为主。从基础铺货开始,搭配简单的陈列指导和小额激励,逐步提升其对品牌的认可度,同时通过数据观察其成长节奏,避免过度投入。
D类终端则需要通过关注召回和流失放弃策略优化资源。对数据长期低迷、改善无望的门店,及时停止无效投入,将资源转移到更有潜力的终端;对暂时下滑但有回升可能的,分析原因后制定针对性召回方案。
通过数据驱动的分层和差异化运营,品牌能将“千店一面”的粗放管理转变为“千店千策”的精准运营,让每个终端都能获得与其需求匹配的支持,最终实现整体终端网络战斗力的提升。
![]()
增长的本质,是“用数据把渠道做透”
数字化不是目的,而是解决业务问题的工具。比如经销商关心的“窜货”“利润”,终端网点关心的“动销”“库存”,品牌关心的“增长”“效率”,这些问题都能通过数据找到答案。
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名词,也不需要追求“一步到位”的数字化体系。像东鹏那样,从解决一个具体的痛点(比如窜货)开始,用“五码合一”打通数据链路;再到终端运营,用数据指导陈列和库存;最后延伸到新品,用数据精准匹配渠道和人群。一步一步,把数据和业务真正结合起来。
总结来看,东鹏特饮冲向200亿的临门一脚,其力量并非来源于继续狂奔,而是来自于通过数据驱动,对已有阵地进行的深度挖掘。从渠道扩张到渠道深耕,这不仅是一条东鹏的进阶之路,或许也将成为所有寻求持续增长的快消品牌们的必经之路。
扫码添加数字化星球企业微信
与500+快消品业内同行共同交流
还可获得东鹏特饮、泸州老窖等头部企业
营销数字化白皮书
点击下方关键字,查看原创热文
行业案例:| | | | | | |
业务场景:| | | | | | | | | | |
系统应用:| | | | | |
数智科普:| |
米多是国内领先的营销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企业提供顶层设计(营销数字化蓝图/架构/体系等)、系统规划(一物一码/智能营销/渠道管理)及运营落地(扫码发红包/一元换购/五码合一等)提供服务,用数字化驱动业务增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